李东阳稍稍停顿了一下,缓声道:“自土木堡之战后,我大明王朝的赫赫威名遭受重创。依老臣之见,此次应当派出重兵,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北方诸族。微臣斗胆进言,恳请陛下御驾亲征,以此重振我大明昔日的雄风与威望!”
此言一出,在场的几位大臣不禁面面相觑,满脸惊愕地望向李东阳。
要知道,这位李大人向来老成持重、行事稳健,按照众人对他的一贯了解,提议出兵本是情理之中,但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力荐皇帝御驾亲征。
毕竟,距离那惨烈无比的土木堡一战不过几十年而已。
在土木堡之变以前,除了朱高炽在位时未曾亲征外,其他历任皇帝皆有过御驾亲征的经历。
然而,经此一役过后,便再无哪位皇帝胆敢轻举妄动、亲身涉险了。
只因大家都心有余悸,唯恐遭遇不测。
尤其是那位被戏称为“叫门天子”的朱祁镇,更是给大明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和耻辱。
倘若再有类似情况发生,恐怕就连一向积弱的大宋都会公然耻笑了。
更重要的是,作为朝中重臣,竟敢贸然提出让皇帝御驾亲征这等建言,其背后的心思实在令人难以揣测。
一时间,有人焦急万分地向李东阳连连使眼色,示意他莫要再说下去;也有人暗自摇头叹息,心中暗骂道:“李东阳啊李东阳,你可真是糊涂到家了!”
就在此时,一阵爽朗而洪亮的大笑声突然在宽阔的大殿内轰然响起。
坐在龙椅之上的朱棡,此刻龙颜大悦,面带笑容,目光炯炯地看着下方的李东阳,心中对其越发满意起来:“哈哈,好!说得真是太好了!朕正是这么想的!此次,朕决定御驾亲征,亲自率领将士们上阵杀敌,扬我大明国威!”
一旁的朱棣听闻此言,眼中也不禁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不愧是内阁首辅,见解独到,深谋远虑!大明可不是那软弱无能的大宋,若有敌人胆敢来犯我大明疆土,定当让他们付出惨痛代价,十倍偿还!皇兄此番出征,不知需要多少大军相随?待稍后,我便给你调来。”
朱棡闻言,爽朗一笑,大手一挥说道:“哈哈,十万万朝联军已然足矣!凭此兵力,必能大败敌军。”
朱棣却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若是仅为打败他们,十万兵马足够,但想要一战彻底解决漠北隐患,恐怕这十万兵力还是稍显不足。不如这样吧,目前大本营可以抽调三十万大军以及二十万新军,全力协助三哥,如此一来,漠北再也无忧。”
打败敌方军队并非最终目的,关键在于能否一劳永逸地消除漠北这个长期存在的隐患。
否则的话,一旦将来某天大明国力有所衰弱,漠北那些虎视眈眈之人说不定又会趁机卷土重来。
每每想到历史上大明最终竟被那大辫子所取代,朱棣心中便是一阵窝火与不甘。
朱棡缓缓地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向着朱棣深深地行了一礼,朗声道:“多谢老四你的鼎力相助!这份情谊,为兄铭记在心。不过,皇兄在此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四弟能够应允。”
朱棣连忙上前一步,伸手扶住朱棡的双臂,豪爽地说道:“咱们兄弟之间,何需如此客气?三哥但说无妨,只要我力所能及,定当全力以赴!”
朱棡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决然之色,沉声道:“若是此次出征遭遇不测,三哥不幸战败,我绝对不会被俘虏,当第二个朱祁镇。届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给自己补上一枪!待到那时,四弟只需在这荒凉的边关随意寻一处空地将我掩埋即可,千万兴师动众修建陵墓、树立墓碑之类,配不上。”
朱棣听后,神色凝重地注视着朱棡,沉默片刻后,用力地点了点头,郑重地应道:“好!三哥放心!”
一旁的大臣们却不禁面露惊色,纷纷出言劝阻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此去战场凶险万分,虽胜券在握,但仍需以防万一。不若派遣几员猛将跟随陛下左右,护您周全。想我正德大明,人才济济,军中更是不乏身怀绝技、能征善战的虎将良才啊!”
近年来,朝中武将备受文官打压,心中早已憋闷已久。
有着土木堡一战,还敢御驾亲征,让一众武将对其钦佩不已,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翻身的曙光。
他们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必须要紧紧抓住,在新皇帝面前一展身手,重振武将雄风。
“陛下亲征,末将愿为先锋!”
朱棡大悦:“好,朕答应了!”
朱明笑着说道:“既然这样的话,你们马上准备准备,等会我就带你们过去,早就有侦察兵跑地图,随时都能够过去。”
皇宫外的一片空旷之地上,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数十万大军。
这些士兵们全副武装,队列整齐,士气高昂,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朱棡率领着满朝文武赶到现场。
除了朱棡本人以及朱棣等少数几人显得镇定自若之外,那些来自正德大明本土的大臣们无一不面露惊愕之色。
他们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规模宏大、严阵以待的军队。
任谁也没有想到,短短时间内,竟能够集结起如此庞大且训练有素的兵力,并迅速完成所有战斗准备工作。
朱明上前一步说道:“朱老三,我刚才过去看了看,那边负责跑图的将士,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传送。”
朱棡满脸笑容:“此次多亏朱哥相助,不然的话,没个十天半月,估计过不去,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过去吧,早些击败敌军,大明便可减少许多损失。”
手臂挥动,一道漆黑如墨的神秘通道骤然浮现在众人面前。
对于这条通道,在场的士兵和一些大臣已经见识过其神奇之处。
没有过多犹豫,保持秩序,鱼贯而入。
很快,原本聚集在此处的人们便尽数消失得无影无踪。
下一个瞬间,当众人再次睁开双眼时,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荒芜萧瑟的土地之上。
四周风沙漫天,满目苍凉,与之前所在的繁华京城形成了鲜明对比。
远处能够看到边城。
朱明去传送大军的时候,朱棡决定,满朝文武随军出征。
让他们赶紧派人回去送信告知家人。
他们还以为再快也得几天时间。
结果,上午决定。
中午就准备完成。
并在边关吃上了午饭。
效率惊人。
“大帅,鞑靼部族五万人马,驻扎在一点钟方向十里的地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