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书友投了4张月票。)
一个叫今井荣次的当地商人,冒着风险,向着石见银山这边儿运来了一批粮食和布匹。
交易就在李十月指定的地点进行,交易过程很是公平,银货两讫。
通过这次交易,今井荣次他不仅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还意外的得到了一面绣有“李”字、带有浪涛纹样的令旗。
会说倭语的暗刃告诉他:“只要你将此面旗帜悬挂在船头,那么,在我们镇海军控制的海域,你的船必定安全无虞!”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什么事儿都是有一就有二的。
今井荣次的成功,以及他得到的那面看似简单却代表着安全通行的令旗,彻底点燃了倭国其他商人的热情。
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商人对于李十月这个外族人,还是个对他们而言的——“入侵者”,这仇恨就都可以轻轻放下了。
很快,通往岛根县镇海军大营的道路上,商队开始络绎不绝起来。
粮食、布匹、药材、甚至是一些奢侈品,被源源不断的运来,换走的则是沉甸甸的白银。
岛根县的稳定和白银的产出,为李十月构建更宏大的商业网络提供了坚实的支点。
她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倭国本土。
“我们的船,不能只用来打仗。”
李十月在海图上指出,“我们要让它们变成连接财富的桥梁。”
她下令,抽调部分经过修复、性能较好的倭船以及部分“破浪”号,安排镇海军组建起了专门的护航船队。
以强大的镇海军为后盾,用他们前不久赢得的胜利为基础,李十月她正式向所有航行在东海海域,特别是途经对马海峡至江南沿岸航线的商船宣布——镇海军将为此航线提供武装护航,清除残余倭寇及别的海盗,确保航道安全。
作为回报,所有受益于此航道的商船,需根据货物价值和船只大小,给镇海军缴纳一定的“护航费”或着“贸易税”来。
这个消息从岛根县传了出去,东海航线上的大小商号顿时都是一片哗然。
有人质疑,有人痛骂这是“坐地收钱”,但与之前穿越这条航线需要面对的血本无归甚至是会丢掉性命的风险相比,缴纳一笔明确的、可承受的费用,无疑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的。
很快,第一支悬挂“李”字护航旗的大福船,从江南的一个港口出发,在镇海军战船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驶向岛根县,在大岛港停留了五天六夜后,重新装满了货物的大福船,就再转而去往建安。
沿途,零星试图靠近窥探的海盗船,在看到镇海军战船上那狰狞的撞角和黑洞洞的炮口后,就都识趣的远远避开了。
这一次成功的航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向整个东海贸易圈证明了,她李十月有能力,也有决心掌控这条黄金航道!
而这艘大福船的主人,就是李十月的老朋友——严九娘!
对,就是严九娘!
严九娘是大隆东部沿海上第一个给镇海军交银子,支持李十月的大贾。
这并不是李十月让金雕传信求来的,而是严九娘她主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