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重生东京1986 > 第441章 我是英雄

第441章 我是英雄

第441章 我是英雄

“你回来了。”

“嗯,我回来了。”

“欢迎回家!”

半个月都被媒体包围的竹下雅人身心疲惫,他很不喜欢却又不得不面对这一场面。

但此刻,随着泉水姐的两声简单问候,以及接过外套和文件包的温柔亲昵动作,青年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他每忙忙碌碌为了什么?

固然有改变世界,让部分人活的更轻松的梦想,但也有家庭和子女幸福的现实。

而现在,他觉得自己近乎实现了后半个想法。

并且这种情绪,随着女儿竹下慧先是睡眼迷糊,到看到自己揉眼睛瞬间清醒而愈加肯定。

“爸爸,爸爸你回来啦!”

“嗯,我回来了。”

看到向自己飞奔的女儿,竹下雅人连忙蹲下身体接住。随后更是高高抱起,亲昵的连亲了好几口。

“有没有想我呀。”

“想了,但妈妈和报纸说爸爸在做英雄,我就忍住了。嘻嘻!”

“额,妈妈每天都让你看和我相关的报纸吗?”

竹下雅人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报纸上把他写的太过高尚,也太过浮夸。

以朝日新闻为例,在他前往东北大学宣读政策的时候,一篇名为《谁是日本真正的良心的文章横空出世。

“1991年,国内经济泡沫被戳破,企业利润大减。最先倒霉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学生群体。”

“他们的前辈,毕业时会被四五家公司抢夺。很多知名学校的毕业生甚至每周都被企业请吃饭,临近毕业的时候更是被企业以招待的形式接到游轮等地方玩上几个月。”

“目的嘛,无外是担心自家看好的苗子,被别的公司以更高薪水和待遇挖走。”

“很多大学生干脆不就业,而是以毕业生的身份到处蹭吃蹭喝的大赚特赚。”

“没错,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可以赚钱。因为企业为了抢人,必须给来应聘的学生丰厚礼金才行……”

文章先是回忆了一下泡沫经济时代大学生的美好光景,但很快就话风一转。

“然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美好的时光,注定如同流星一般短暂。”

“随着经济的持续萎靡,大学生还是大学生,却不再抢手。”

“1993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于80%;1994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于70%;1995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更是低于60%……”

“去年,也就是1996年,随着校园招聘政策的废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重新回暖到70%。”

“结果今年,星海集没有出台新政策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再次下跌。”

“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了?”

“为什么救助企业的政策接连不断的出台,拯救大学生的政策却只有让人考研?”

……

朝日新闻很喜欢和自民党对着干,这一次同样不例外,直接将矛头对准国家和自民党。

可以说拉动情绪方面,朝日新闻处于日本第一流水平。

不过朝日新闻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拉踩自民党,更主要的是捧自己的大股东竹下雅人。

是的,青年不仅是每日新闻报社和tbs电视台最大股东,也在朝日新闻占有很大比例股份。

这些股份无法影响朝日新闻大局,但数量摆在那里,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

当然,这份影响力主要是来源于星海集团的支持。

前世的软银孙正义,同样有朝日新闻的股份,却无法拥有相同的影响力。

无它,孙正义早期并没有被日本最核心的利益集团接受。

至于原因,自然是民族因素在作祟。

东亚国家,到了现代都非常的保守。非国家主导民族成员,根本就进入不了核心利益集体。

当然,这一点欧美国家也是如此。

为什么很多华人觉得,西方国家人们没有人情世故?

因为很多华人根本就融入不了人家的圈子,对于客人自然要客气一些。

如果真的没有人情世故,苹果总裁库克也不用送白宫新股神黄金底座的礼品了。

至于某个岛屿事件,更是美国人情世故的变态体现。

简单几句问责后,朝日新闻很快将文章收回来,开始拍自家大股东的马屁。

“但我要说的是,国家忘记了你们,绝大多数企业疏忽了你们,不代表星海集团也把你们遗忘。”

“自1993年始,星海集团连年扩招。”

“1993年招聘24526名大学毕业生;1994年招聘32755名大学毕业生;1995年招聘40821名大学毕业生……”

“而到了今年,更是将招聘额度提高到6万人以上,高达全日本大学毕业生数量的8%。”

一连串数字摆在人们面前,就算很多原本对此呈现怀疑态度的读者,也不禁被星海集团感动。

因为星海集团在别的企业缩招的时候,反而选择迎头而上不断增加招聘人数。

这样的企业,在经济低迷时怎能让人不爱?

“更值得我们敬佩的是,星海集团是新企业,员工的招聘基本以学识和才华为主。”

“是的,星海集团在招聘时基本以这两项为基本。不走招聘流程的员工,数量不会超过5%。”

九十年代,正是日本代际传承最严重的时代。

千人以上大企业每年招人数量不足15万人,却有一半以上的岗位被关系户内定。

这个盖子,在全日本都讳莫如深,朝日新闻自然不敢直接揭开。

但不敢直接揭开,不代表朝日新闻不敢隐晦的表达。

反正有星海集团在,就算其余大手公司不在朝日新闻打广告,来自星海集团的广告也可以填满。

“如此夸张的招聘数字,如此少的内定名额。”

“这一次又在各顶尖大学举行包分配政策?”

“星海集团,不愧是日本企业的良心!”

“竹下雅人会长,不愧是日本活着的英雄!”

虽然是夸自己和自己所创立公司的文章,但竹下雅人回忆起来心中自豪的同时,又难免有那么一丝尴尬。

尤其是被女儿这样说,更是让他有些不自在。

他并没有报纸上说的那么高大上,招人完全是出于集团发展的考虑。

星海集团发展太快,自然就需要招聘更多的大学生。

星海集团还处于不断进步的阶段,自然以人才为主导。

等什么时候星海集团不再进步了,估计也会步入日本大手公司的后尘。

招聘上,关系户的比例将大幅度提高。

当然,前提是青年不在了。

只要他在一天,星海集团就不会堕落。

这也是唯一股东的好处,不会受其余势力的掣肘。如果换成别的大公司,负责人单单出于拉拢股东们的考虑,都会塞很多关系户。

唯一让他小不满的是,自家企业被称为日本良心。

这不禁让他想到某个号称美帝良心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