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晋阳首要之事,对赵基而言不是去皇宫里拜谒监国皇后,也不是去找祖父商议、总结这大半年里的军政事务。
更不是去各处别院看女人和孩子。
家庭很早以前就不是赵基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发动安邑兵谏之后,从那个时候开始,任何的家庭只会成为赵基的拖累。
要么战死在外面,要么事业失败遁走匈奴诸部中……总之,安邑兵谏之后,赵基已经不可能通过整体的家庭建设以联姻的方式壮大自身。
强行建设一个家庭,并视这个家庭为精神依靠、灵魂港湾……那这么大的软肋插在头顶,会成为一切灾难的源头!
哪怕到了如今,赵基依旧维持着一股光脚、光棍精神……大不了打烂一切,让所有的东西从头再来一遍。
这不仅是对敌人的威慑,也是对内的警告。
带着这种若有若无的毁灭气息,赵基返回晋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登上城西龙山,前往山中英烈陵园洒扫、祭奠历年征战时阵亡的吏士英灵。
陵园其实也是一处马场,这里坟墓都埋在半坡平地上,如似梯田一样。
坟墓纵横有序,仿佛阵位一样。
不适合挖坟的陡坡,也会挖出三尺见方的平地,用来蓄水和种植树木,树木以板栗、松柏为主。
平阔处会采割杂草灌木,持续种植、移栽苜蓿。
说这里是马场的原因也在这里,陵园区域内任由马群自由觅食,由这些马匹日夜陪伴陵园中的英灵。
赵基来洒扫时过于突然,陵园令未能提前做安排,以至于陵园被赵基的卫士忽然接管时,陵园内还有两千余匹马分成大大小小的马群,于各处觅食。
战车抵达,赵基望着道路两侧松柏绿植构建成的林木护墙,这种人工栽植的林木带十分密集,可以很好的将大型牲畜隔绝。
道路两侧是各种果树,不管谁来陵园祭奠,必须带五棵拇指粗的树苗。
马超勒马左右观察,神情好奇。
此刻的马超穿戴他特意改制的鎏银明光盆领铠,外罩绯紫、鲜红斜纹交织文武绣袍,而头顶上又是前帽檐特意制大、曲线上翘的毡笠。
为了好看、不影响射箭,马超这顶毡笠的两侧被削短了一些。
在赵基看来,马超这顶特制毡笠就是一个十分夸张的飞机头发型的改版。
马超左右观察……他其实对这种地方感到很不适应,很不理解赵基的心思。
对绝大多数正常的官吏而言,间隔将近大半年才返回晋阳,理应快些入城与家人团聚,然后设宴会见旧吏,交流各种事情、观点,传播新的指导精神。
可赵基倒好,竟然来到龙城陵园。
这里本就清凉,马超时刻保持着凛然、警醒的状态。
赵基倒是情绪如常,在陵园护林前下车,又换马入内。
他观察道路两侧的坟墓,都是在坡上重新整理出平地,然后才挖坟。
所以坟墓之间间距齐整,可坟墓群之间因地形变化,错落于各处,又有各种新移植果木如似旗帜,使得各处陵墓群仿佛军阵一样。
又行快五里地,周围地势更开阔、平整,可这里平地大量闲置……阵亡的吏士数量有限,还没填过来。
这里附近有涓涓山间溪流,水量相对充沛。
所以也挖掘溪流,垒土石淤积做坝,形成一处十几亩大小的平静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