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才能不如其父,但也是中人之姿,察觉陈群抓住了脉络,就问:“长文何以见得?”
“若是蓟侯畏惧赵氏凶暴,又岂会收留朝廷敕使?”
陈群温声讲述,见刘松挑眉要发问,陈群又抢先说:“蓟侯虽是刘太尉门生,与君侯有同窗之情谊。不过这样关乎生死、宗族兴衰的时候,以蓟侯之果决,又岂会顾念旧情?”
“有理。”
刘松心中大定,眼神开慰看着陈群:“那长文以为,应当如何能游说蓟侯,使之举兵勤王?”
陈群身子向刘松挪了挪,低声张口吐出两个字:“矫诏。”
闻言,刘松皱眉:“如此可能成功?若是蓟侯知我等诓骗于他,又将如何?”
陈群很有信心的模样,依旧低声:“他不在乎。”
刘松皱眉更深:“若是如此,袁本初处如何回应?”
矫诏,自然不可能给公孙瓒加封冀州牧这种无意义的操作,只能从爵位上着手。
上一次朝廷敕使到幽州,就是被公孙瓒挟持,强迫敕使矫诏,给了公孙瓒蓟侯、都督四州、假节的权限;还逼迫敕使,杀了刘虞。
当年那位敕使有被胁迫的记录,但诛杀刘虞……公孙瓒有这个动机,敕使身后的长安朝廷、天子、李傕郭汜,也是有这个动机的。
毕竟刘虞虽然拒绝了袁绍的劝进,可这种事情参与进来,不管拒绝与否,就该有死亡的觉悟。
总之,刘虞死了,公孙瓒也因此元气大伤。
而现在如果再次矫诏……刘松真没什么好怕的,他反正下定决心不回许都了。
他从吕布手里两次逃命,还不是吕布顾忌太多,也多凭老爹太尉刘宽的遗泽深远,所以杀与不杀不影响关键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不杀刘松。
吕布可以装傻放过刘松两次,而许都朝廷方面,绝不会放任他矫诏策封公孙瓒为公爵。
可现在的形势也非常的明确,唯有给公孙瓒一个燕公或蓟公的爵位,才能勾动公孙瓒,使之举兵。
否则东北方面十几万军队相互掣肘,会错过这最关键的决战。
决战打输,一切都就完了,还扣着虚无的王爵、公爵做什么?
这些滥发的王爵、公爵以后造祸,那是以后的事情。
抵挡住吕赵二贼的叛逆攻势之后,许都朝廷才有以后、将来。
陈群提议之后,刘松想也不想,就决定这么干。
王爵他是不敢矫诏策封,估计公孙瓒也不敢接受。
赵基都没王爵,公孙瓒若是接受朝廷策封的王爵,有概率引来赵基的直接、重锤打击!
反正此刻,他光禄大夫、逯乡侯刘松是朝廷敕使,他临时发伪诏策动公孙瓒举兵,这是为了挽救国难,他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等以后许都朝廷打破白马之誓,不得不策封另一个外姓臣子为王爵、公爵时,那今日刘松矫诏的后遗症也就算是清除了。
想清楚这些,刘松感慨说:“如今能为国家做的,也只是如此了。若是朝中诸公早下决定,重赏赵氏,又何至于沦落到如此境遇?”
陈群不语,等他从塞外返回,就是这种模样了,他无力更改什么,甚至直接返回许都也很难保住自己的命。
朝中许多人肯定认为是他陈群办事不力,没能安抚好赵氏,也没能及时向朝廷传达赵氏的需求,这才让误解越来越大……
如果杀陈群并给赵基封公,就能结束战争的话,以陈群对许都朝廷公卿百官的了解,很多人不介意杀陈群试一试。
反正试一试就算失败了,也无关紧要。
比起平息这场波及天下的大战,陈群个人的性命真有些不值一提。
死得其所,大概说的就是这种。
可惜,陈群不想死,就跟着刘松在冀州、幽州晃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