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兴华胡同。
说来现在林兆喜考上燕京医科大学,这后面新学期开学也就会成了大学生,林有成也是真正有了实感自己的女儿长大了。
“喜儿,这后面上大学,你要不要还住家里?”
林有成也是知道这大学肯定是要住学校宿舍的,不过想到林兆喜这后面有很长时间就不住四合院里,林有成都能感受到孩子以后长大陆续离开了这里。
虽然他并不是一个人,但是内心多少还是有一些恍惚感。
林兆喜笑着说道:“爸,我大学有时间会回来住的,毕竟学校就在京城。”
这可能也是另外一件喜事,这要是换了别的外地学校,可能林兆喜就要一个人独自去外地求学。
林兆喜知道,这也是她这位父亲为他们创造的条件,外地的那些学生可能想要考入京城,而她就在京城。
林有成点了点头,说道:“这假期你要是有什么想买的,就直接买,钱不够就和爸说。”
林有成这边给林兆喜也送了礼物,一些临床医学相关的书籍,他也知道林兆喜爱看书学习,当然也会想着给钱林兆喜了,毕竟林兆喜这边十分懂事压根就不会乱花。
像以往的压岁钱,林有成都直接让林兆喜自己存着,至于其他几个小的则不一样,还是他这边先保管着。
林兆喜笑着说道:“我知道,我的钱够用。”
林有成自然不可能断了自己女儿的钱,他现在还有在想要是林兆喜在学校宿舍住的不习惯,要不要给孩子在学校附近买一套房子,当然这个念头他也只是想了一下,房子虽然可以买,毕竟他本来就在京城买房子,现在不过是另外换一个地方买房子而已,但还是没必要让孩子住。
虽然说林兆喜小时候就过苦日子,十分懂事,但毕竟还没有大学毕业,还是在学校上学,一切都和其他学生一样最好。
更别说林兆喜本就在京城住,这后面随时也是可以回四合院住。
林有成是不需要操心林兆喜的,他要操心的还是其他几个小的。
当然,这几个小的也有林兆喜帮他管着,他这个父亲一直以来省了不少心。
热闹喜庆的日子其实在兴华胡同的四合院时不时就会发生,现在林兆喜考上了燕京医科大学,另外宝岛那边也有消息传了过来,应该说不是宝岛那边传过来的,而是威尼斯电影节那边传来了消息。
侯晓贤拍摄的那部电影《爱》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毫无疑问,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相当知名的电影节,创立于1932年,可以说是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电影节,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作为世界首个国际电影节,其最高奖项金狮奖与戛纳金棕榈奖、柏林金熊奖并称国际电影界最高荣誉。
电影节以“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为宗旨,坚持“提高电影艺术水平”的核心目标,将纯粹的艺术性作为唯一评判标准,每年8月末至9月初在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举办。
国内电影圈子里面自然都是知道侯晓贤这部电影《爱》可是林有成写的剧本,而且当初这两位传出合作的消息,就有消息称林有成写了一个相当牛逼的剧本给了侯晓贤。
这两人强强联合,现在电影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也是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要知道这次入味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除了侯晓贤和林有成合作的电影《爱》,另外还有张国师的那部《秋菊打官司》。
这两人可是要同时角逐金狮奖!
话说1989年,侯晓贤的那部《悲情城市》作为华人电影届第一个拿到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影片,也是相当厉害,那个时候还有国内的导演谢缙担任评审团中的评委,这次主竞赛的评审团并没有华人评委,甚至都没有亚洲评委。
究竟这两部影片哪部能够拿大奖,也是让国内不少电影工作者十分好奇。
要知道,侯晓贤这要是拿了金狮奖,那可就是第二次拿金狮奖了。
林有成很清楚,在原本另一个时空国内金狮奖二封的导演就是张国师,一部《秋菊打官司》,还有一部《一个都不能少》,都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至于这一次,《秋菊打官司》和《爱》竞争,虽然林有成知道《秋菊打官司》很强,但是他同样也知道《爱》不弱,原版的电影《爱》可是拿下了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金棕榈,又拿下了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要不然当初侯晓贤在看了剧本之后六迫不及待地想要拍这部影片。
侯晓贤本就擅长拍细腻的情感片,这次的丈夫因为爱杀死自己的妻子是绝对相当撕扯,相当极致的人性故事,现在能够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就绝对证明这个故事不会差。
郑小龙虽然是在电视剧圈,但是也很清楚欧洲三大电影节有多高的地位,现在林有成写的剧本《爱》拍成电影后入围威尼斯电影节,这自然也让他很好奇。
“有成,之前都说你和侯晓贤合作,写的这个本子《爱》相当牛逼,究竟是什么故事啊?”
林有成听见郑小龙这话,不禁笑了,其实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之前藏在《朗读者》里面的那一笔带过的名字。
真正知道这个故事还是少数,那个时候侯晓贤也是因为想要拍《朗读者》,林有成这边才和侯晓贤说的《爱》这个故事。
“《爱》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老夫妻,妻子因为中风后偏瘫,想要寻死,后面丈夫就成全了妻子,用枕头闷死了妻子。”
“……”
简单的几句话却是让郑小龙整个人都僵住了,他正在拿着茶杯的手都悬在半空中,一动不动。
郑小龙怎么也没有想到林有成写得这部《爱》的剧本居然会是这样的故事,这真得让他都懵了一下。
完全没有想到啊!
简单几句话,但是在郑小龙耳边却是如惊雷般炸响,他也是文艺工作者,自然能够想象到这个简单描述背后的故事究竟有多沉重,杀人吮血,刻骨铭心,甚至让他都觉得有一种莫名的真实感。
这股诡异的真实感,似乎意味着真得会有人因为爱,亲手杀死了自己中风瘫痪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