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日晚上820天气:晴
06
“陈萧,你检查出了什么吗?死因有没有查出来?”王晓问道。
“初步断定被害者为机械性窒息导致死亡。不过目前还不知道被害者是自杀还是他杀,我们还在对被害者进行下一步的尸检,主要是着重对几个部位检查看看是否有外伤。”玉明配合着陈萧对尸体进行了检查。
又过了一个小时后,陈萧和玉明已经正打算给被害者的胸腹腔开始缝合。李放民刚想问被害者的情况,谁知还没等他问出来,陈萧就回答“尸体没有可疑的地方,颈部就一个索沟,在索沟的周围有吉川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抓痕,说明被害者在死前应该有过挣扎。到时候我会出一份尸检鉴定结果,你们到时候看这份尸检鉴定结果就可以了。”
“既然没有可疑的地方,那我们就先走了,到时候案子直接移交给江汉区分区民警就可以了。被害者的尸源信息分局会调查的,就不需要我们操心了,我们只要把这案子交接好就没我们的事了。”
王晓、李放民和许芷若正准备一脚踏出解剖室屋外的时候,陈萧喝声制止道“你们等一下再离开解剖室。”
他们三人听见陈萧的制止声,立刻停住了即将下落的那只脚,悬浮在半空中。随后他们又转身,问“怎么了?”
“你可能还不知道发生的事情。”
陈萧随即讲述了在缝合的尸体过程中遇到的奇怪事情,但是就在玉明给尸体缝合的时候,他发现尸体的肚子部位有异常就用手抹了一下,随后用手一按一个银白色的针状物从尸体肚脐眼下方被拔出来了。
“这根白色银针是什么东西?”王晓好奇地问。他们谁都没有看过这根银针,而且之前尸检的时候都没有发现这根银针。
“目前我们也不知道这白色银针是什么东西,不过这根银针已经足以证明被害者不是自杀了,也不是意外事故了,而是他杀案件了。”陈萧说道。
他们三人走近后仔细观察到这根银针,从尸体上体内拔出来的是一根长40厘米直径有10毫米的银针。因为有针,这就不是简单的自杀了。于是陈萧和玉明又重新对尸体进行检查。
他们三人不可能在解剖室一直等着陈萧解剖完尸体,所以他们也就先回省厅去了。他们刚回到省厅,詹教就把他们三人找了过去。
“之前那件案子你们有没有出勘现场?现场的勘查情况怎么样?”
詹教直接抛出一系列的疑问等着他们的回答,他们一时被詹教问得有点懵…
“我们刚刚从殡仪馆解剖室回来,之前检查现场时,我们初步怀疑这有可能是一件自杀案,可是陈萧在检查尸体的时候却发现一根银针,因为有针,所以这件案子绝不是一般的自杀案那么简单,完全很有可能是他杀了,于是陈萧又打算重新对被害者进行检查。现场倒是没什么太多的线索,很多线索可能被围观的群众毁了。之前我们怀疑过被害者可能有异装癖,或者可能是性窒息引发的意外事故,这么看起来的话之前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排除了。”王晓将内部现场的情况讲述了一遍。
“我们也问过了当时报警的环卫,环卫称,当时他第一眼看见被害者被吊在树上的时候非常害怕,所以他尖叫起来。周围的环卫工人都被他的这声尖叫声吸引过来,是其他人帮他报警的。他说,他当时并没有看见陌生人。汉河平时也很少有人来,而且从马路上也根本看不清大樟树上居然还吊着一具尸体。如果不是环卫工发现这具尸体的话,恐怕几天都可能发现不了,被害者就有可能要一直要被吊在这里。”
李放民停顿了一段时间继续说:“傅靖和游浩宇也询问了其他的环卫工人,他们都称被害者这样的死法都有很大的怨气,吊死都是有怨气的死法,他们不敢有任何评论。他们怕评论了会引来樟树灵的不高兴,他们也会受到惩罚。报警的那名环卫工人也是如此,他们很害怕受到樟树灵的惩罚,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敢说出来。”
“我知道了,你们要知道这个世上根本不存在鬼,这件案子一定是人所为,然后嫁祸到樟树灵的身上,让居民都以为是樟树灵的惩罚,从而躲避自己的惩罚。”詹教说道。
“很多网友都在微博上发表评论,政府也很重视这次案件,上级希望我们平息这次恐慌,全力找出案件的凶手,千万不能再继续增加社会恐慌,否则我们都要完蛋。”
“师父啊,你这又是在给我们增加压力啊,我们实在是扛不住啊。我现在就想睡觉,好困。我现在只想好好休息几天,睡个觉。”许芷若疲倦地说。
“等办完这件案子再去休息好不?”
“好吧,师父吩咐的徒弟哪有不从的道理。现在师父你是怎么打算的呢?”
“我想好了,我们负责两边来。李放民和我两个人来负责之前的自杀案,王晓你负责这件案子,顺便带着李放民的一些人一起调查。之前的自杀案我会偷偷地调查,绝不会泄露一丝痕迹的。”
“好吧,那就这么办了。”
“在明天的案件分析会上我会说这件事,你把手机交出来,和家里面说好,然后我带你去调查,时间我先说好,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够调查结束。”詹教说道。
从詹教办公室出来后,许芷若就回去一趟,她打算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
她回家洗完澡躺在床上,美美地睡上了一觉,她醒来后,说:“睡上了一觉真舒服,还是家里的床睡起来舒服。办公室的沙发太硬了,睡起来一点都不舒服。”
我们的第一印象和决定也会成为印记,这个印记反映到行为经济学中,就称为“锚”。锚定效应,是指我们接受的第一印象,第一价格,往往会成为以后认知和决策的标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