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老得意的哼哼:“不然你以为老头子我咋会跟了东家,就是因为我们东家不是一般人!”
小小千户之家,东家还是个女娃娃,她就敢动世家私仓里的粮食。
真的,比武兴帝都有种!
关书吏给他们二人深深一揖,道:“此事已出,不得不做;此事凶险,还请二位老先生帮忙带动学子,促成此利国利民利战的好事。”
荀老看向他,啧啧道:“老姑爷,你也不老实啊,比我们东家都会扯大旗。”
筇老没说话,心里却很认同,又暗道:这毕竟是他们魏皇室的江山,他总得出点力气。
关书吏没说话,只笑着,一直行礼。
直到筇老点头答应后,他才站起身。
筇老道:“关书吏你也尽快回去,请你祖母的几封信,这天下有些人家就认你祖母的信。”
放在以前,让关老夫人做这些大动作,就是想让关家祖孙去死。
但现在不一样了,换皇帝了,燕国公还说,关家该出来见见人了。
关书吏心下微沉,最终同意:“诶,晚辈回去问问祖母。”
关书吏跟秦二叔离开了。
姜大郎没回家,是直接离开泰丰镇:“二叔,您帮我跟小米说一声,我离开一趟,这事儿得请梁将军帮忙镇场子。”
“诶去吧。”秦二叔又交代:“有空就偷懒补个觉,你这样来回奔波,睡不够,很伤身的。”
“……好,二叔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姜大郎言罢,策马离开。
上辈子、这辈子,给他亲情的都是秦家。
姜大郎/盛霆再如何帝王心术,也有所触动。
啪,他扬鞭打马,让战马跑得更快两分……他会助秦家、保秦家,不会让粟粟这辈子的家像上辈子的家一样,因他的疏忽与无能,落得凄惨下场。
到镇上后,关书吏没去司吏坊,而是先回家。
秦小姑见到他回来,眼里露出惊喜,迎上来道:“回来了,可是有事?”
如今可不是下差的时辰。
关书吏点头,笑道:“有事儿找祖母。”
他也没隐瞒秦小姑,说了秦小米要夺世家粮仓的事儿。
又说了他们准备闹大,将矛盾与危险转移给朝廷。
毕竟好处最终是朝廷的,危险与后果,自然该是朝廷扛。
秦小姑惊愣住,很快就恢复过来,道:“我知道了。放心,我没事,你先喝杯水,我去喊祖母。”
关老夫人很是闲得慌,听说薯种的事情后,问秦家要了一箱薯种,这段时日待在后院,弄了个暖窝棚,正在做室内育苗。
见秦小姑来了,是招呼她:“孙媳妇快来看,这山薯豆还真冒小芽了。”
“是吗,我瞧瞧。”秦小姑笑,蹲下,看向关老夫人指的小坑:“果真冒芽了,还真能在室内育苗。”
关老夫人道:“这个温度还是不够低,我打算把种下的山薯芋薯都挖出来吃了,等冬月时,再种一批下去,看它们能冒芽不?”
关老夫人说干就干,立马让婢女把薯种挖出来。
啊这?
秦小姑笑得不行,祖母太好玩了,总是想一出是一出。
她很快又说了关书吏回来找她的事儿。
“我给祖母看着,定不会少挖一块薯种。”
关老夫人却道:“这些杂事儿,让阿环她们做就行,孙媳妇你跟祖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