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重生1983我赶山打猎发家致富 > 第747章 我求你借钱 给二寧整哭了

第747章 我求你借钱 给二寧整哭了

柴兵皱眉道:“贷款不得给利息啊?你费那劲干啥啊,你说你缺钱,还不愿意张嘴,整得好像我们求你借钱似的。”

“咋说话呢?老三!你这话不是让二寧多想么。”柴良玉呵斥道。

徐寧紧忙摆手:“別別別,大爷,我三哥说的也没毛病。那、那我稍微借点?”

柴绍笑道:“你也別稍微借了,你就说差多少吧。”

“誒呀,那可差老多了,要想把汽车修理厂开起来,最少得需要50万呢。”

柴良玉有些发懵,道:“需要这么多呢?那大爷个人借给你5万块钱!剩下的你自个凑。”

柴绍、柴锋和柴兵三兄弟对视一眼,柴绍先说:“大哥给你拿两万吧!”

柴锋挠挠头:“二寧,二哥没法给你整太多,卖店也得进货,外头赊帐也没还呢,只能给你拿一万。”

柴兵喝口酒说:“我掏三万!今年酒厂收益不错,全靠你三叔介绍的人。”

徐寧闻言差点热泪盈眶,这是一种啥感觉呢,就是有一种哽咽在喉的感觉,有点难受、有点激动、甚至想拍桌子大笑。

他回来交下的这些朋友,只有老柴家人对他是最真挚的、最无私的、最实在的!

徐寧深吸口气,闷掉杯中酒,说道:“大爷,三位哥哥,你们给我整的都快要哭了!”

柴良玉笑骂道:“哭啥玩应,没出息!这钱不用你著急还,你也不用想著给利息,你啥时候有,啥时候给就行。”

“妥,我知道……那我三位嫂子……”

大嫂闻言转过头说道:“我们都商量好的,你放心用吧。”

“谢谢嫂子,那我啥都不说了。”

孟紫烟瞅著老柴家如此行为,心里是有点懵的,她不知道自家男人是咋和老柴家人处这么好的,想必是用真诚打动了真诚吧。

晚间,徐寧和孟紫烟睡在小屋炕上,她悄声说:“柴大爷和仨哥哥对你真好。”

“嗯吶,这才处几年啊?敢在这么困难的时候,凑出来11万借给我,这不是感情能说明白的。”

孟紫烟说:“我爸妈也说要给你掏钱了,但你那边还没开始干,他俩就没掏出来。”

“快拉倒吧,让你爸妈把钱留著,等过两年给银河娶媳妇吧。”

孟紫烟有些不高兴:“我没闹笑话,他俩那天都跟我说了,为啥没敢跟你说,就怕你不乐意。”

“我有啥不乐意的啊,给我掏钱做买卖,这不是好事么。”

孟紫烟红著脸说:“就是怕你不好意思拿老丈人的钱。”

“誒妈呀,我还能不好意思?他俩给我,我就要唄,嘿嘿……”

孟紫烟全身缩了缩,攥著他手说道:“现在宝哥的木材厂和楞场都不需要投资钱了,但你明年又要养蜂、又要养牛、还要开汽车修理厂,能忙得过来吗?”

“养牛不著急,保全姐夫正八经得学两年呢,养蜂让虎子搁家就行,我马大爷也能照看……”

孟紫烟往他怀里钻了钻,说:“反正大嫂她们都说了,她们投完1万块钱,兜里还能省点,你要用就拿去用。”

徐寧点点头,揽著孟紫烟缓缓入睡。

翌日,徐寧和孟紫烟、王虎、关收拾东西准备走了。

柴良玉依依不捨的站在院门口,对著徐寧连声嘱咐,柴绍给他递来一个布兜,说道:“这里边是11万块钱,你先拿著用。”

“誒妈呀,都给预备好了啊?”

“嗯吶……”

柴良玉说:“知道你主意多,你自个看著整吧,咱家也就能帮这点忙了。”

“大爷,这都帮挺大忙了。那行,我就先拿著了啊。”

“拿著吧,回头有啥事往家里来个电话。”

“知道。”

徐寧將布兜放进副驾座椅的储物箱里,便和老柴家人挥了挥手。

老东风缓缓向著北方行驶,沿著松江再朝东行驶,一路直奔三道河。

柴良玉转身回了屋,柴绍笑说:“爸,二寧办事有谱,你不用惦著。”

“我可没惦著,这孩子和旁人不一样,他想整汽车修理厂,那是早就研究好的,要不然他让人整倒骑驴干啥?整倒骑驴的那几个人挣了不少钱吧?二寧一分钱都没捞著,他不是不愿意要,而是这份钱不能进他兜,换句话说,他是借著倒骑驴的买卖交朋友呢。”

“是,我也是这两天才琢磨出来的,他之前跟我说园参要掉价崩盘,一开始我也不太信……”

“现在信了吧?你瞅瞅吉省那边的报纸,种园参的增加了上千户,再过两年园参肯定掉价,咱们从明年开始慢慢缩减种植面积吧,把重心往酒厂挪一挪,老三不是打开庆安市的市场了么,你多和咱们市里的人接触接触。”

“明白,过两天我就去找他们喝酒,顺便嘮嘮。老二说他想把小卖店进货的事交给宝童,爸,这事我不太愿意,宝童……”

“他年纪不小了,该让他锻炼锻炼了,你总是护著小树苗啥时候能长大?就算它长的笔直,最后不也是被砍了当耗材么?既然你不乐意,那就让宝童继续跟著他三叔整酒厂吧,酒厂更锻炼人。”

柴良玉说罢,柴绍点了点头,这时柴锋进了屋,说:“爸,要不然我雇个人开车得了,进货的地方都谈妥了,按期给他们结帐就行,我带著宝童去吉省跑跑,兴许能低价收点参……”

“现在还不到时候呢,等明后年吧,你再熬两年,行不?”

柴锋笑说:“行,那咋不行,干啥不都挣钱啊。”

从这就能看出,老柴家的格局相当大,並且听取了徐寧的建议,关注到了吉省参农的一些变化,隨即开始调整家里生意的重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