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神皇陛下!”
“神皇万岁!帝国海军万岁!公民万岁!”
“参军获得公民权”的口号打了出去,士兵们激动而振奋地欢呼着,士气空前高涨。霍雷肖很清楚他们渴望的是什么,而他,则会用这些士兵们最需要的珍贵之物,来换取他们绝对的忠诚。
白服蓝甲的士兵们热情洋溢地在他们的新载具上刷上与制服一样的白色底漆,然后用深邃的虚空蓝色泽油漆,在车体侧面涂上大大的帝国海军轨道登陆部队缩写“o·d·t”orbital drop troopers,然后在炮塔侧面刷上同样的蓝漆,作为连、营的识别标志。
还真别说,纯白的底漆加上虚空蓝的识别标志,显得格外清晰醒目,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上面承载的信息。
至于伪装……嗯,都第41个千年了,对于大规模的合成化作战部队而言,谁还在乎那点迷彩?
在铺天盖地的炮火与轨道打击面前,快速识别敌我才是大规模合成战斗群最需要的。
尤其是对于帝国海军序列中最为核心的空中飞行单位来说,这一点更加重要。
飞行员们只有极短的时间能够识别地面的敌我载具,但如果把己方载具涂成醒目的白色涂装,从高空俯瞰下去便能轻易分清楚,从而将误伤的概率降到最低。
“多好看的涂装啊!就像卡利西斯传说中的‘白骑士’!”雅德维加上校看着这一辆辆有着优雅蓝白配色涂装的载具缓缓启动,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激动万分地说道。
“没错。我站在这儿,都能看见一公里外的轮式战车属于哪个营、哪个连。
这对未来需要与你们经常协同的空中飞行单位来说,会非常友好。
我想,法夏她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友军地面载具的位置了。”
忽然,霍雷肖听见旁边有人在快速靠近。他扭头一看,是行色匆匆的波尼亚托夫斯基半旅长。
“发生什么事了?”霍雷肖问。
“事关数十万人的生死,长官。”
“以后请称呼我为‘舰长公民’吧,波尼亚托夫斯基公民。”霍雷肖干脆选择入乡随俗,顺应着卡利西斯星区这股浓烈的“共和”之风。
男子闻言一愣,但瞬间便意会过来。
“是,舰长公民!轨道上停泊的那些遇难客船上的乘客,他们……他们正在凄惨地死去!”
——
解决了载具军备问题,但又一件突发情况摆在了霍雷肖面前——他护航而来的客船上的移民,已经无法抵达他们的目的地辛提拉或波拉贝瑞亚了。
船上的乘客只能被迫滞留在密涅瓦。他们的数量足有百万之众,这绝不是一个小数字。当地的星界军当局想在这片黄沙漫天、气候恶劣的星球上,于短时间内安置这么多人,也显得力不从心。
于是,在密涅瓦星上临时搭建的简陋滞留营地中,人种与阶级间的摩擦也愈演愈烈。
那些衣冠华丽的辛提拉人,肆意驱赶着长着马耳朵的波拉贝瑞亚移民,痛斥他们是“三等公民”,甚至是“卑贱的亚人”。
犯罪、斗殴、群体性的争端在安置营地内频发。
最终,在钞能力、人情世故与政治权利的多重作用下,负责维持秩序的辛提拉燧发枪部队,竟将所有的波拉贝瑞亚人赶进了用铁丝网围住的难民营,公然实行起了种族隔离政策。
这些同样因客船搁浅而不得不滞留在这片黄沙之上的三等舱乘客,就像囚犯一样被监禁了起来。
又因辛提拉当局对辛提拉人的公然偏袒与不平等的物资供应,导致了难民营中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与饥荒。妇孺老弱在夜间寒冷的沙漠中,甚至连一件避寒的衣物都没有。
那些四处漏风的破布帐篷,只能提供极为有限的温暖。
很多体弱者,一觉睡去,便再也没能看见第二天的太阳。
霍雷肖思考了片刻,他从中嗅到了征兵的机会。
两个营扩充成六个营,部队还远远没有达到满编的程度。而眼前,正好又有一群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难民,如果方法得当,他们能够成为绝佳的劳动力,更是潜在的兵源。
“位置在哪里?”
“就在我们东南方向五公里处。您从这儿,就能看见那些由铁丝网组成的高墙。”波尼亚托夫斯基指向远处黄沙中若隐若现的围挡。
“雅德维加上校公民!”
“到!有何指示,舰长公民!”
“第一个任务开始了。动员第一营。”
霍雷肖眯起眼睛,看着那道如同监狱般的铁丝网围挡,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要去燧发枪团,把那些正在被歧视致死的帝国平民救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