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有时候也比较害怕女士们会坐下来,讨论怎么瓜分他。
而且最近又加入了新的势力,好在他还有任务在身,叶卡捷琳娜也不至于强留他一直在巴黎过冬。
现在使团一行改变了原来的行进路线,改乘马车经过比利时前往荷兰。
不过在比利时,也只是玛丽太后出面来接待,在布鲁塞尔住了两天。
只不过,比利时虽然也是个小国王,但是他的父亲在四臂村的战场被一颗流弹给打死,开国的君主连加冕仪式都没进行,就已经装进了棺材,这也是少见的情况。
不过考虑到隔壁勃艮第,几百年前被瑞士佣兵开瓢,导致哈布斯堡白嫖这块地这么多年,也都是小意思了。
而玛丽对于索洛维约夫,那是非常感谢的。
当初在彼得堡生下女儿的时候,也是他帮忙取药和诊断,又找来医生。
于是小公主见到索洛维约夫的时候,都是直接行礼的。
昭梿听说了索洛维约夫的风流韵事,不过这里却是比较感人的故事,而且玛丽太后还是俄国皇后的胞妹,这里面多少也是有俄国在背后撑腰。
他们这一家就能够带来英普俄三国的独立保证,奥地利和法国对于比利时也没有什么要求。
这样看来,比利时也要经过一段和平的时光,要是能够发展起来,自然也是很好的。
“玛丽,你也不必这样招待。”
“这有什么不好呢?我儿的王位,也有亚历山大陛下的斡旋在内,当初腓特烈还在的时候,你们两个在战场上也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
话说到这里,索洛维约夫也感慨,昔日战友好多人都已经不在。年纪大的自不必说,有些人可是正在壮年。
回来路上斯特罗加诺夫伯爵又去世,虽然他不过36岁,朋友们也都很年轻,但是他们却都定格在了这里。
倒是自己,目前为止身体健康,也很少出状况。
在他初次踏上战场的时候,还有上两辈的老将在战场上,过去十几年的征战,已经陆续有同龄人成为将军。
等到下一个时代,大概他还要和年轻人一起上阵。
有时候,也得感慨,这时间就是狂奔的野驴。
哪怕是在索洛维约夫身上体现的不那么明显,流逝的比较缓慢,也总是会让他感慨时光的流逝。
等到了荷兰的时候,就要感觉自己有些老了。
毕竟安娜才22岁,而且刚刚和王储有了一个儿子。
虽说安娜对丈夫有些厌恶,一方面是他在外面一定是有情妇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奥兰治亲王似乎是双向的。
孩子出生以后,倒是让她不再担心这些问题,再说奥兰治亲王在儿子出生以后,总是收敛了一些。
王储夫妇来迎接的时候,还带上了年幼的威廉王子,也是未来的国王威廉三世。
“没想到是两位殿下亲自迎接。”
“伯爵,你这一次回来,访问阿姆斯特丹,也是我们的荣幸。”
奥兰治亲王在礼节上,看起来还是很到位的。
安娜出嫁的时候,和姐姐们不一样的是,她就是要远离彼得堡那个环境,太后对于小女儿显然不算好,只是不算坏而已。
但是到了荷兰以后,她才发现自己的丈夫是怎样的人。
只不过此时公婆对她很好,姐姐们有时间也会派人来探望。
哪怕是和她关系不睦的四姐,也时不时的会派信使过来。
说起来,她更想念的是两个一起长大的弟弟,尼古拉过一阵子也要结婚了,要在柏林迎亲,然后在彼得堡正式成婚。
“殿下,请允许我为你们介绍,这位是来自中国的礼亲王昭梿,是中国皇室尊贵的世袭亲王,以及翰林院相当于我们的文学院的翰林龙汝言,他是1814年文官考试的第一名。”
昭梿在巴黎可能还需要向太后和小皇帝单膝下跪,做个请安的动作。
到了这里,也更不用行大礼了。
以后行礼这块,也就到彼得堡可能要行个大礼,而且也是欧洲这边的样式。
在阿姆斯特丹的游览,市民也好奇的看着搭载中国使团的马车进入了王宫。
荷兰国王也是热情招待,不过更要紧的事情,还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协定,这可要尽快落实。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荷兰的财政状况很糟糕,现在都快要揭不开锅了,任何能够改善荷兰本土经济的措施,都是值得荷兰王室去尝试一把的。
索洛维约夫也发现了,威廉一世在奥兰治家族复国以后,实行的是开明专制。
荷兰本身是有非常浓厚立宪和自由基础的国家,政治氛围如此,而国王还要搞专制,那一定会有很多事情发生的。
也就是此时能给荷兰撑腰的国家,都支持王室,这才没有造成什么麻烦。
危机解除,要等到威廉三世1890年去世,他的女儿成为荷兰的女王,才有所缓解,以后荷兰就是彻底的君主立宪国家,荷兰王室在这个小国当中,也享有很高的威望。
不过荷兰这地方,未免也太过自由了一些。
哪怕是在19世纪初,管制这么严格,安娜甚至觉得阶级之间界限分明,都能够看到社会上的活动非常活跃,至于
有些事情,亮红灯的,就不要在意细节了。
毕竟荷兰这个国家,就是靠着商业立国,以低地不大的一小块地方,甚至不少地方都是填海造陆得来的,能够和英法两国在海上较劲,也总是有些本事在里面的。
比如说,伦敦现在的欧洲金融中心地位,很大程度上都是英国通过几次战争,从荷兰手里给抢去的。
拿破仑战争期间,伦敦也成为了黄金的结算中心,只是目前荷兰的证券结算功能还在。
要是他们能够保证这一金融中心的仍然存在下去,荷兰还是很有价值的。
索洛维约夫也知道,荷兰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掉钱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