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1007章 027嘉庆那愚蠢的欧豆豆哟

第1007章 027嘉庆那愚蠢的欧豆豆哟

嘉庆多次强调,俄国不算是“宗藩”,而且还是平等国家。

法国大体上也是这个待遇,荷兰和葡萄牙夙来恭顺,而且也只认钱。

瑞典其实也认钱,只是没那么优良的殖民地,但瑞典也是有公司经营印度和中国这条贸易路线的。

现在是和平时期,大家也都想挣钱,赶紧恢复些经济实力,要不家里该揭不开锅了。

尤其是从1816年到1818年之间,大西洋两岸的温带地区,可以说是年景极差。

俄国和清朝在这几年当中,虽然也有灾害,但是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太多。

喜马拉雅山这么一引导,加上伊朗高原和高加索山,这些火山灰都卷到西欧那边去了。

要是能够在清朝皇帝这里得到特许,展开贸易的话,在富裕的市民阶层当中,也能够进一步的卖出茶叶和生丝,其利润也是很丰厚的。

俄国的姻亲小国呢,也就是来领个赏,也就奥尔登堡临近汉堡,梅克伦堡自己有港口,算是勉强能算是有些贸易能够分润过来,大概是往德意志邦联内部倾销,但也要看着那里离谱的关税阻碍。

索洛维约夫被允许入驻城内,也是他一家人都前来。

但住在和珅昔日的官邸里,感觉也有些奇怪。

这里本就有主人,哪怕是和珅被赐自尽,家产大部分抄没以后,十格格和丰绅殷德,还拥有一半和府的使用权,另外一半是嘉庆的胞弟永璘的。

和府这里,在永璘和十格格病故以后,最后到了咸丰年间,才被从庆亲王一系回收。

至于庆亲王系,最后能够发展成铁帽子王,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永璘现在也不是铁帽子王,他这个王爵是递降袭封的,而且他要因为实在是有点不着调,虽说嘉庆对于胞弟很是照顾,但是也只是给他封了个郡王。

到了嘉庆二十五年,他快要病死的时候,这才封了亲王,算是给了弟弟最后的一点恩典。

但该罚的时候还是要罚,之前永璘就因为传递奏章违反规制,被嘉庆斥责罚俸,这会儿正憋屈着呢。

对于来了个洋人使者,拖家带口要住他家里,前一天晚上,他在和嘉庆见面的时候,还在提到这个事情。

“十七弟啊,你知道朕为什么这么安排么?”

“臣弟愚钝,实在是不知。”

“英夷使者,前后共来三次,朕也是看到了俄罗斯使臣的奏疏才知道的。”

“皇上,臣弟也记得,皇阿玛还在的时候,英夷遣马嘎尔尼来朝贺。前日又是英夷阿美士德前来,因其不行礼仪,皇上还斥责了办差的官员。这也不过两次而已,何来的三次?难不成是皇阿玛内禅让的时候.”

“永璘啊,你平日里糊涂的很,这些事情倒是记得很清楚。乾隆六十年前来的红夷使臣,自荷兰而来,倒是用了法国的译员,南弥德前日给朕演说西洋各国之事,也提到这点。只不过他也在我大清多年,西洋之事如何,还要通过和广州的商馆通信方知。”

这也是为什么,嘉庆和群臣的情报一直都做的不错,可是消息却总是延迟。

南弥德从小斯当东那里得到的情报,都是过期的,甚至可能是英国有意渲染的。

至于永璘这小子,他当初能成为贝勒,嘉庆都记得是怎么回事。

这还是看在早逝的额娘有些情分,要不然怕是跟那因为生母吃了瓜落的十二哥一样地位。

但他聪明的很,当时还在的兄弟四个坐在一起,他就是想要和珅的宅子。

这皇位他从来都不想,也没有兴趣。

而且小错还不断,大事儿上倒是没犯过错误,甚至记得还挺清楚。这个邪门的态度,真是可惜了没有学到五叔的那些技术,毕竟五叔走的早,他们那会儿都还年幼。

于是嘉庆又提到了,在马嘎尔尼之前,英国还有一次出使,只是因为使者在半路病死才未能成行。

至于乾隆六十年的内禅大典,乾隆也邀请了英国人,但是没有再来。

“原来如此。”

“此事朕也是从这奏报中才知道啊,光是这英夷诸事,就值得这个俄国使者,住在你家里,要好生招待。”

“臣弟怎敢不竭力办差,只是这次的差事.”

“哎呀,朕要你去办,你就去办好了。他可是带着家眷来了,更是要招待备至,要显示我天朝上国的礼数和威仪,此外”

永璘是佩服自己这胞兄,要交代什么事情,说的还特别细致。

要是招待的好,他的罚俸就回来了,虽然不见得能给个亲王,但郡王的双俸还是会有的。

至于和俄国使者多聊聊,没准又能讲到些洋人的事情。

看起来皇兄是被英夷气的够呛,要不然也不能这样。

就是英国人不知道什么情况,那也是要给天下人看的,顺道让俄国和法国使者到时候,把这些事情都传回欧洲去。

永璘接了差事,便回到家里。

这会儿索洛维约夫一家,正从马车上下来,换了轿子进城。

不巧还是从西直门进来的,下面就是车公庄,来北京坐过地铁的,可能还会有点印象。

比如说什么九十年代能够看到地铁的终点站苹果园之类的.

至于过门税,这个他都准备了,只不过是俄罗斯的银卢布,在清朝算是“双头鹰洋”的一种。

苏楞额要一直陪着进城,他是觉得这个俄国正使,越发的透着邪性,就好像是大清国的子民,但是举手投足之间,又有很多地方不像。

连入城门的这一步,都提前准备了,也是要比英夷上道的多。

恰克图那边通商的俄国商人,似乎也渐渐的有些变化,来到买卖城的人,也变得精明了起来,弄不好都和他有关系。

苏楞额在粤海关办过夷务,多少是对洋人了解一些,甚至也是此时少数懂经济的满蒙官员。

他真的就猜对了,索洛维约夫从开始在恰克图求书开始,就经常给那些商人写信,提醒中国人的规矩都是如何。

至于进城以后,要到前海西沿,从那里进门。

这地方,前面其实还是个前海,只不过这会儿还没有填湖。

“米什卡,虽说这里是在契丹的首都,建筑风貌不一样,倒像是回到了宫堤的前面。”

“是啊,只不过这里也是王府,听说还是中国过去一位掌玺大臣的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