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超维术士 > 第4247章 升华秘仪

第4247章 升华秘仪

兔子女孩在帮安格尔完成了“认地图”的考验后,便转身踏入了第二幅油画。

这幅油画的画面,是一汪盛满未知液体的水池。

当她的身影融入画中,落脚处恰好就在水池边缘。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封闭的洞窟里。周围空旷荒芜,看不到任何的活物,甚至连半株野草都见不到。

整个洞窟漆黑一片,唯有身前的水池散发着微微泛蓝的荧光,成为了唯一的光源。

她知道泛位面不少海洋里都有发光藻类,其中不乏能发出蓝光的品种,但那些藻类的光芒总是时明时暗,就像黑夜里闪烁的萤火,带着细碎的跳动感。

可眼前这水池的光截然不同,它不是黑背景下的零星闪烁,而是整池水都透着光,仿佛池水本身就是由光凝聚而成。

其实在踏入油画前,她就对这水池有种隐隐的怪异感,总感觉像是某种带着辐射的污水。

此刻亲身体验,这种感觉愈发清晰。

她能明显感知到一股微弱却持续的能量辐射,而辐射的源头,正是这汪泛着蓝光的水池。

“如无意外,这幅画的谜面应该就是水池。”

直觉告诉她,整个洞窟中最怪异的水池,一定就是谜题所在。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在洞窟中绕了一圈。

确认没有发现异常,这才重新走到了发光水池附近。

水池的光度虽然不强烈,但因为是“自发光”,注视它还是有一种瞳孔的晕散感。

兔子女孩看了半天,除了忍不住揉了几次眼睛,其他实在看不出来。

“谜题该不会是要下水吧?”

兔子女孩迟疑了一下,操控魔力之手触碰了一下发光水池。

也就在触碰的那一刻,文字栏跳出了一道新的提示。

「村民发现了山洞中的这汪水池,一开始他们以为这是神迹,纷纷前来跪拜;但数日后,所有来过山洞的村民,纷纷病倒,靠近水池甚至触碰水池的村民,更是一个接一个的死亡。」

「于是,村民将这里视为魔窟,封闭了这里。」

「直到一位巫师到来,才解开了这座水池的谜题……」

兔子女孩:“……就这些吗?没了吗?”

这不就是故事背景么。

但也没说水池有什么谜题啊?

就在兔子女孩愣神的时候,突然,耳边传来了安格尔的声音。

“谜题在水下。”

兔子女孩愣了一秒,倏地反应过来:“安格尔?你那边过了吗?”

安格尔:“已经过了,我现在已经在外面大殿里,准备稍歇片刻就去进行第二次考验。”

简单解释了一句后,安格尔把话题又重新导向兔子女孩当前的局面:“我刚才用上帝视角看了一眼,你这边的谜题如无意外,就在水下。”

兔子女孩疑惑道:“水下有什么?”

安格尔:“有一个阵势……”

安格尔的视角看向水下。

水池底部其实距离水面就两三米左右,但因为水中能量太过充盈,让水一直闪烁着明光,完全看不到底。

只要潜入水下,其实就能看到水底的“异常”。

不过,这个异常在不懂阵势的人眼中,就只能看到大量的……能量宝石。

是的,水下起码有上百枚能量宝石。

各种颜色、各种属性。

冰、火、风、雷……几乎所有元素属性的宝石,都能看到。

“这么多能量宝石放在水下?难道这座水池发光,也是能量充盈导致的?”兔子女孩似乎发现了一个华点。

但很快,她又否定了这个答案。

“不对啊,如果是能量充盈导致的发光,那就说明这里的能量宝石很活跃啊。活跃的、各属性的能量宝石,怎么可能同时聚集在一块?”

一般来说,能量宝石基本都是惰性的,只有激活了它,才会让能量表达一改懒散,对外释放能量。

只要宝石的能量处于惰性,那么不同属性的宝石放在一起是可以的。

可一旦处于能量活跃的状态,不同属性的宝石很有可能产生能量反应,甚至出现剧变与爆炸。

所以在兔子女孩看来,既然水下的宝石各个属性都能和谐待在一起,那就代表着它们的能力是惰性的。

既然惰性,就不可能往外释放能量,所以水池发光肯定不是能量充盈导致。

不过,这时安格尔却是开口道:“不,水池发光的确就是能量充盈的缘故。”

“???”兔子女孩一脸疑惑。

安格尔继续道:“水下的宝石,也全是处于能量活跃的状态。”

“??!”兔子女孩表情带着震惊。

水下的能量宝石全处于活跃状态?那为什么这水池看上去如此的平静?

虽然空气中有某种能量辐射,但这种感觉并不强烈,顶多对普通人产生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对仙境提示里的村民,就有很大的威胁,但对兔子女孩而言,这点辐射就真的不值一提。

她忽然反应过来:“难道是你刚才提到的阵势?”

安格尔颔首:“没错,它们之所以能和平相处就是因为水下有一个阵势。这个阵势和外界困住巨魔的阵势很相似,都是魔能阵与仪式进行某种结合。”

“仪式我不太懂,似乎结合了地势……不过仪式在阵势里不算重要,重点还是魔能阵。”

根据安格尔的观察,这个魔能阵将水下的能量宝石按属性划分成九个区域,大小错落分布。

当各属性宝石释放出活跃能量时,魔能阵会引导这些能量沿着固有回路流动,让不同属性的能量在阵中形成一种特殊的“牵引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