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要不是怕被秦淮如沾上,何雨柱真的想感谢一下她。
厂里的领导吃招待这个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他们打的旗号是为了厂里好,实际上呢,就是为了自己享受。
他们不像李怀德,那是真的懂吃菜。他们就知道吃好的,喝好的。
什么是最好的。
何雨柱亲手做的菜就是最好的。
尤其是孟博弄进来的那些人,每天恨不得一天三顿饭,都让何雨柱亲手给他们做。
何雨柱虽然能找理由拒绝,但那样太得罪人了。
那些人别的本事没有,整人的手段一套接着一套。
何雨柱为了减少麻烦,就只能泡在后厨。
秦淮如闹了一场之后,厂里所有的人都盯着后厨。
尤其是何雨柱去后厨的时候,好多的工人都在外面盯着。
这种情况下,谁敢轻易去食堂吃招待。
除了必要的招待,厂里的那些领导都不敢提了。
不仅招待取销了,就连领导的小灶也取消了,所有的人,都跟工人一起吃大锅饭。
何雨柱一下子就清闲了下来。他把食堂的工作,交给了马华几个人,自己天天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就可以了。
每天听着赵康成的抱怨,何雨柱都觉得不向秦淮如道谢,心里都过意不去了。
“赵主任,能者多劳。你要嫌累,那就把你的主任位置让给我。”
赵康成哼了一声:“你做梦。”
两人合作多年,彼此很了解。赵康成知道何雨柱懒得管事,不会把何雨柱的话当真。
何雨柱哈哈一笑:“不愿意放权,那就别在这里说风凉话。”
赵康成摇着头道:“我这叫为工人服务。没有我的后勤保障,咱们厂的工人,能有底气努力工作吗?”
何雨柱嘁了一声,继续看自己的报纸。报纸上每天都在说上山下乡的事情。
前世,他对这个时期的了解并不多,只能从各种不正规的渠道,了解一些。
如今亲身感受,才知道他们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看着那些损失,何雨柱真的是痛心不已。
这是何雨柱第二次感到自己的无力。
那一次是何雨柱第一次感觉到失落。
赵康成看到何雨柱不说话,就问:“报纸上有什么消息?”
何雨柱道:“没什么特别的消息。老赵,你家的孩子都工作了吗?
要是没工作,就尽快安排。”
赵康成一下就明白何雨柱说的是什么:“你说的是上山下乡的事情吧。
放心吧,我家的孩子基本都安排好了。
就只有我二大爷家的那个小子不听话,说要响应领袖号召,非要去插队。”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何雨柱也不奇怪。
“家里就没好好劝劝他。”
赵康成道:“劝什么劝啊。你这边说一句,他那边回七八句。手里拿着红宝书,要造家里的反。
我估计我二大爷要不是他的亲爷爷,他都能去歌委会把我二大爷给举报了。”
何雨柱没忍住,笑了起来。
两人就聊起了上山下乡的事情。要说这个事情,最头疼的还是人事科的余科长。
天天都有人去找他求情,想要一个进厂的名额。
轧钢厂的多余名额,早就分配出去了。领导都不够分,更别说给工人了。就是打死余科长,他也拿不出来。
余科长都不敢回家,把老婆孩子送回了娘家,自己天天找地方住。
看着快到下班的点了,两人才结束了聊天。
何雨柱慢悠悠的去了食堂,检查一下,准备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