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正有这个想法。”范用点头同意。
“这下儿我能和江弦同志去报个喜了吧。”
沈昌文乐呵呵的说道:“这么三篇序作,加上这么一篇画作,我不信他江弦还感受不到咱们三联书店的诚意。”
“哎,老沈。”
就在沈昌文有些按捺不住之际,范用又一次的把他叫住,仍是一脸神秘:
“你别急啊。”
“别急?”
沈昌文听到这话,这下儿是彻底懵了,声调儿都拉高许多。
“怎么?还有?!”
“.”
见范用不说话似是默认,沈昌文也顾不得身份了,嗖的一下儿抓住范用肩膀。
“老范,还有谁啊?”
“别急嘛,到时候你自然会见到。”
范用笑着卖关子,不到最后一刻就是不把这谜底给沈昌文揭晓。
“哎呦。”
沈昌文急的直转圈,一个劲儿的在脑海里猜想,范用究竟还会找到谁
不过答案很快也就揭晓了。
一位女同志亲自来他们三联书店送了一封信。
这位女同志呢,自我介绍说自己叫兀真,是叶圣陶先生的大孙媳兼秘书。
沈昌文一听,登时愣愣的看向范用,见对方满脸意味深长的笑容,沈昌文心中便有了个答案,迫不及待的拆开这封信。
一看,果然是叶圣陶先生亲笔,小字潇洒率意,透露出极为娴熟的书写技巧与强烈的书卷气息。
先生虽然曾自言“不懂书法”,这当然是先生的自谦,以叶圣陶全面的书法修养,以及书法作品中洋溢着的文气,是远远超过很多所谓的“书法家”的。
而他的书法很多人其实都见过。
因为“语文”这个词是叶圣陶提出的,所以在上学时候,语文课本上的“语文”两个字就是由叶圣陶亲手题写的。
但要是年纪小一点,恐怕就见不到了,见到的大概是郭末若的版本,或是书法家启功的手笔。
沈昌文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心中震撼了。
众所周知,叶圣陶先生是近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而他的另一个身份也比较有趣,他被誉为“文坛伯乐”。
当年从事编辑工作的他,尤其善于发现和帮助新人作家,经他提携后成为名家的有茅盾、丁凌、戴望舒
那么如果要谈资论辈,叶圣陶先生比已经过世的茅盾、丁凌辈分都要更高一些。
拿到一篇叶圣陶先生亲手所作的序作,这简直是做梦一样的事情。
沈昌文感谢过这位女同志兀真,说自己改日一定会登门拜访叶圣陶先生,辛苦他老人家作这么一篇序。
另一边,范用也是迫不及待的赶紧看一遍叶圣陶所作的序。
这一看吓了一跳,原本只指望叶圣陶老先生写个一两百字,没想到老爷子竟然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承出版社嘱托,为江弦先生的《小王子》作序,展读之际,不禁想起四十年前与夏丏尊先生共译《爱的教育》时的光景,竟都是从孩子的目光看待世界,写的同样的好,处处动人心弦,感人肺腑。
这部作品看似浅显,实则蕴含着深厚的人生体悟,小王子在各个星球的游历,恰似对现代文明的一番温润审视,如:只听得进命令的国王、不停计数的商人都在提醒我们:若一味追求权威与占有,便会失却生命的本真。这与孔子‘仁者爱人’的教诲、墨子‘兼爱’的主张颇有相通之处。
当前全国人民正致力于奔向四个现代化,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人尤为重要。
《小王子》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责任与承诺的坚守,于我所见,恰可作为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辅助读物。
此外,用心去看才能看得真切的提醒,于成人读者亦是一种警策,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不可放松精神文明的提升。
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能从这个小王子的故事中获得启迪,不仅用眼睛看世界,更要学会用心去感受,培养爱护他人、关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我也相信江弦先生这部作品必将为促进我国儿童文学发展、丰富我国人民精神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范用仔仔细细来回看个几遍,叶圣陶先生文风朴实严谨,作为一名教育家,又时刻不忘审视当中的教育意义,写的朴实而真挚。
“老范啊老范。”
沈昌文感觉自己受到了太多的震撼,这会儿已经是有气无力,“我可要问清楚,你不会还有什么惊喜要给我吧?”
“没有了。”
范用苦笑两声,“以我的能力,也就做到这样了。”
“这还叫‘也就’?”
沈昌文咳嗽几声,“这阵仗说出去,不知道得多少人眼红?哎呦,说不定咱们三联书店的作者都得说咱们厚此薄彼。”
“怎么会是厚此薄彼呢。”
范用一脸坦然道:“要是他们能写的和江弦一样好,咱们也给他们凑这么一阵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