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华伟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揭示了她内心深处最深的恐惧!飞马牧场看似强大,实则如同抱着金砖行走于闹市的孩童!这乱世之中,没有足够的实力,拥有珍宝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柳宗道在一旁听着,那只独眼中也充满了忧虑和凝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牧场的处境,只是从未有人如此直白、如此犀利地点破过!
“先生……有何指教?”
商秀珣的声音带着一丝干涩,看向易华伟的眼神,之前的清冷疏离已被一种被看穿后的慌乱和迷茫所取代。
易华伟并未直接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乱世洪流,无人可独善其身。是随波逐流,成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还是主动选择,为自己、为牧场、为这万千生灵,搏一个真正的安宁未来?”
他留下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不再多言,转身缓步走向那幽静的小院方向。
“言尽于此,商场主,好自为之。”
商秀珣怔怔地望着那个消失在院门后的身影,覆面轻纱下的贝齿紧紧咬住了下唇,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抉择,沉甸甸地压在了她的心头。
……………
易华伟并未立刻带着焕然一新、心绪激荡的鲁妙子和单婉晶离开飞马牧场。
“《天魔策玄奥精深,本座需寻一清净之地参悟几日。”
易华伟的声音平淡地响起,打破了小院外的沉寂,也打断了商秀珣纷乱的思绪:“鲁先生,婉晶,我们便在牧场盘桓几日。”
鲁妙子闻言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复杂光芒。
他明白,这哪是为了参悟秘策?分明是这位深不可测的盟主,在给他这个不称职的父亲……一个最后的机会。一个或许能弥合些许裂痕,哪怕只是让秀珣知晓他并非全然无情的……机会。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感激,更有深沉的羞愧。
商秀珣听到易华伟要留下,覆面轻纱下的嘴唇微动,最终只是清冷地应道:“牧场后山有清幽之处,先生若不嫌弃,可自便。”
她心绪烦乱,易华伟那“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话语如同魔咒般在她脑海中盘旋,牧场未来的沉重压力让她无暇多想其他,只盼着这几位不速之客早些离开。她指派柳宗道负责安置,便带着复杂难明的心情策马返回城堡,背影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仓惶。
易华伟并未选择靠近城堡的清幽院落,而是让柳宗道将他带到了后山一处最为险峻之地——飞马牧场城堡后方,那万丈悬崖的边缘。
此地怪石嶙峋,劲风呼啸,脚下是深不见底的云雾深渊,头顶是浩渺无垠的苍穹。背靠山崖,面朝云海,远离尘嚣,独对天地,正是参悟玄机的绝佳所在。
柳宗道安置好简单的蒲团与清水,便恭敬退下。单婉晶在不远处守护,枣红马王安静地卧在她身边。鲁妙子则被易华伟留在了半山腰那幽静小院中,给了他一个“整理毕生所学心得”的名义,实则让他心神不宁地等待着那渺茫的、与女儿沟通的可能。
易华伟盘膝坐于悬崖之巅的蒲团上,青袍在呼啸的山风中纹丝不动。他缓缓打开了那承载着魔门至高秘密的黑色小匣。
匣内并无书卷,只有一片薄如蝉翼、非金非玉、触手温凉的奇异骨片。骨片呈暗金色,上面布满了无数细密到肉眼难辨的天然纹路,这些纹路并非雕刻,更像是某种天地道则的具现,蕴含着深邃、诡异、却又直指本源的磅礴信息!
《天魔策十卷之六!记载着魔门最核心的“道心种魔大法”以及诸多失传的秘术精要!
易华伟深邃的目光落在骨片之上,心神沉入其中。
刹那间,无数玄奥诡谲的意念、图象、心法如同决堤的洪流,冲入他的识海!那并非文字,而是最本源的道则显化!
天地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魔门之道,虽偏执诡谲,所求亦是打破藩篱,超脱束缚,直指那天地未分、混沌初开的一缕本源魔性!
其核心精义,在于“夺天地造化,侵宇宙玄机”,以人心代天心,化万物为魔国!
易华伟的心神如磐石,任凭这魔门至理的洪流冲击,岿然不动。他并未被其诡异偏激所迷惑,而是以自身早已超脱凡俗的“生灭由心”之境,如同高居云端的神祇,冷静地剖析着这魔道洪流中蕴含的、被扭曲却依旧指向大道的核心真意。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这句源自《易经的至理,如同一点灵光,骤然在他浩瀚的识海中亮起,与那奔涌的魔门道则发生着奇妙的碰撞与交融。
“五十”乃天地圆满之数,象征着宇宙万物运行不息的完美秩序。在这种圆满状态下,万物各归其位,法则恒定,一切皆在“道”的框架内运转,无有变数,亦无有生机。如同一个完美封闭的圆环,无始无终,却也……死寂永恒。
而“遁去的一”,便是那打破永恒死寂的变数!是混沌中的一点灵光,是秩序中的一丝混乱,是完美圆环上的一道微小裂痕!
正是因为这“一”的缺失,那看似完美的“四十九”才得以流转变化,阴阳交替,五行生克,万物得以孕育、生长、衰亡、轮回!天地才有了四季更迭,日月才有了盈亏轮转,生命才有了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这“遁去的一”,是变易之源,是造化之机,是宇宙得以生生不息、而非僵化死寂的根本所在!
易华伟眼中精光暴涨!识海中那奔涌的魔门道则洪流,在“大衍之数”的照耀下,其本质豁然开朗!
魔门所求的“打破藩篱”、“超脱束缚”、“侵夺造化”,其根源,不正是试图掌控那“遁去的一”吗?!
道心种魔,种下的是魔种,实则是在人心这方寸之地,强行开辟出一个变数,一个不属于天道秩序的“遁去之一”!以此为核心,侵染、扭曲、甚至取代原有的天地法则,最终化天地为魔域!这是何等霸道、何等逆天的手段!
然而,魔门之法过于偏执,只看到了“遁去的一”带来的破坏与掌控之力,却忽略了它亦是生机与变化的源头。强求掌控,反而落了下乘,易遭反噬,如同祝玉妍之于鲁妙子,最终走向毁灭。
易华伟的“生灭由心”,境界更高。他并非强求掌控那“一”,而是自身已近乎“道”的化身,心念流转间,生灭轮转,自身便是那变化的源头,亦是那秩序的制定者!他无需刻意“种魔”,一念起,万物可生;一念灭,万法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