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美食各异。
每个地方那都是不一样的,像是蜀地、山城这边麻辣重油为特色。
当地人也就好这一口,外地人还真就吃不太习惯。
但这代表了一个地域特点,形成这样的饮食习惯那也是地理环境差异。
比如山城这边潮湿,大家吃点麻辣的去去湿。
像是东边北边那边被网友戏谑的称之为什么给盘大酱能炫一整条“绿化带”。
他们就连吃小茄子什么的都能生吃,饭桌上绿油油的。
但这也是因为那边的土壤足够肥沃,种出来的蔬菜足够多汁鲜甜。
大多数蔬菜从地里摘出来洗洗就能吃。
但这只适用于当地,要是其他大部份地方种出来的蔬菜可不一样。
像是黄瓜、西红柿之类还好,其他的就不行,压根没那口感。
到了南边,粤城那边讲究一个鲜。
因为在科技还没发达起来,压根没电器的长久古代。
食品缺乏了保鲜的东西,尤其是在南方几个气温比较高的城市。
那种地方不管是水里游的还是地上跑的,那只要是处理好了不迟。
过半天都不用一天的时间就能臭了或者馊了。
所以食材一旦就位,那就得快速处理好,这样食物才不变质。
这样长久下来,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而且冰箱冰柜什么的也都普及开来了。
但这个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
他们这边美食讲究一个鲜字,而且要求食材本味,不太用重油重盐去掩盖食物的本味。
这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
大到省城,小到县城甚至是镇子与镇子之间有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不光是语言之间的,还有饮食习惯方面。
所以林哲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不着急,找家当地的小馆子尝尝看。
就当是工作之外顺带着感受一把风土人情了。
……
吃过饭后林哲上车,车子直接开往固城县郊的哲通电力厂区。
小县城地方小,这一路开过去也很快。
十多分钟的时间,畅通无阻的从县城中心到了县郊的哲通厂区。
走到了门口,林哲看了看。
地方确实不大。
不说什么滨海、鄂城这些地方的大厂区。
就是这段时间前两天去的各个新厂区,也都没这么小。
这规模倒是和当初的石马镇厂区有点像了,不过比那稍微大点。
其他厂区那门口大都能开个少说四车道,但这里也就是个双车道。
门口也就一个门卫室,门口还站着一个穿着两个安保制服的工作人员。
这也是因为林哲要来,所以两个人站在这里。
不然按照平时的配置,也就放一个人在门卫室里。
看到林哲下车,这俩人显然有些兴奋。
甚至不由自主的伸出手敬了一个礼。
林哲笑着上前一问,果然都是退伍下来的,怪不得有这习惯。
他们固城厂区的保卫科一共七个人,其中六个都是退伍的。
从大门走进去,这里面人可多着呢,全都是员工们。
看到林哲的瞬间气氛瞬间热烈了起来。
林哲也是笑着打招呼,虽然等会仪式现场是在会议室里面。
但大家还都是来到了外面一起迎接一下。
大伙的热情很高,林哲也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