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往后,墨门弟子只会将自己的才能造福于民,不会再用于战争神兵。”
她又环顾四周,“皇帝要锻造铁犁,因为铁犁耕田更加便利。
这一想法很好,值得夸赞,却不够完美。
我们神州有最强的仙道文明,为何不能将玄门道术用于民生?
铁犁比木犁锋利,可铁器价格贵,却很容易朽坏。
如果用锻造法宝的方法,将支撑千丈大厦的铜精柱子融掉,锻造成法宝级别的铁锹、铁犁,岂不是能使用几千、几万年?
如果墨家弟子对铁锹、铁犁进行符文处理,不用窃取天地灵机,只要接收农夫的内力,耕田挖地的效率提升十倍,大秦还不得真正成为天朝上邦、人间神朝?”
羽太师说这话时,情绪颇为激动,眼里有光,对自己描绘的场景很是期待。
可阳礼、关真人等人,神情略显平静,看她的眼神还有些奇怪。
“太师,您的这种想法,先皇也曾短暂拥有过。
都没有开始实践,只是在纸上推演了几天,先皇便彻底终止了这一念头。”关真人道。
“喔,难道有我尚未发现的难点?”羽太师好奇道。
关真人道:“技术上的难点,一点也没有。主要是代价太大,收益却极低。
比如,正常情况下,一位真元境的武者,只能照顾一百亩地。
如果给他法器锄头与铁犁,让他能照顾一千亩地,中原却没那么多地给他们,他们会干什么?”
小羽奇道:“还能干啥?当然是继续耕那一百亩地。
难不成他还会为了耕更多地,去杀人放火,抢占同乡的土地?
他只是个真元境,法器铁犁也只是让他耕田更快,不是让他武力暴涨。
过去没能力反抗衙门差役,现在也一样。”
关真人道:“他的确只能耕一百亩地,可过去他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在照顾一百亩地。
现在他可能空出大半时间。”
小羽越发不明白了,“这不就是我的目的?空出时间来干别的事儿,或者读书,或者练武,或者提上宝剑、背上行囊,游侠千里,阅览神州名山大川。”
关真人惊道:“这正是先皇与众臣忌惮的呀!
《商君书》明确说了,万万不能让百姓有多余的钱粮,有空闲的时间。
一旦百姓盖了三间大瓦房,有了满仓粮食,还空闲下来.几百、几千个武夫聚在村头闲扯,该多恐怖啊!
一旦闹出事儿,衙门完全压不住。
如果再允许他们到处跑,全天下亿万万人,如何管理得过来?”
羽太师皱眉道:“先皇就是被这种未来,吓退缩了?太可笑了。”
“先皇倒不是被吓退缩了。太师也晓得,大秦律明确规定,百姓不可擅自离开居住的村镇。
如果百姓闲下来,他们肯定忍不住要乱跑。
这种现实与秦律相违背,而秦律就是先皇的意志。”关真人道。
灰鹤真人也感慨道:“哪怕我不当皇帝,站在皇帝的角度,替皇帝想一想,也会汗流浃背、头昏脑涨、茫然无措。”
羽太师道:“君王将百姓当贼防着,百姓怎能不变成贼寇?
君王把百姓当栅栏里的牲畜,百姓自然也将君王视为仇寇。
陈胜有句话说的特别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修士都明白,贵人与普通人之间,不存在智力与天赋上的明显差距,差的只是运数。
君王拥有的情绪与欲望,老百姓也都有。
除非不把自己当成人,任何君王都没理由将百姓不当人。”
子婴喃喃道:“那商君的理论.”
羽太师道:“商君的思想,当然有其可取之处。
但商君本人的见识,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适合‘秦国’,不适合大秦。”
“大秦不是秦国吗?”子婴一脸懵懂。
羽太师道:“商君生于战国乱世。那个时代,礼崩乐坏,人心不古,每个国家周围,都有一群豺狼虎豹。
当务之急是求生存,尽可能地强大自己,然后去吞食别人。
商君的思想,特别适合这一时期。犹如在寒冬腊月里,送来一件厚厚的棉衣。
可等大秦统一天下,周围无一合之敌国,八方蛮夷皆顺服冬天过去,炎夏到来,还要穿棉衣吗?”
阳礼纠结道:“虽说时移世易,旧法的确不适应新时代。
但按照太师的做法,管理国家的难度,大到令人头皮发麻。
人心永不知足。
百姓耕完一百亩地,铁定想要更多。想要跟贵人一样,想要跟仙人一样。
朝廷给不了,连天庭都给不了。”
羽太师摇头道:“不需要朝廷给,也不需要仙人神灵施舍。
百姓想要什么,可以自己争取、自己创造。
人道创造的气运,能让道祖成为圣人,能让众多仙人证道大罗。
这是多么伟大的力量?
你们为何要怀疑,他们不能创造一个让自己活得像个人的世道?
从来都是皇帝适应新的世道。
不是皇帝强行要世道按照自己最舒适的方式运转。
人皇政适应不了,所以他被淘汰。
能适应新时代者,大概是东南天子气的主人。”
叶九天神色复杂看着她,道:“如太师这样的人,真该去辅佐真命天子,而不是留在已经失去天命的大秦。”
子婴急了,也怒了,道:“叶大仙,太师就是我大秦太师!
我大秦也愿意适应新时代。
太师说啥就是啥,什么商君书,什么祖宗家法.祖宗都在阴间福地支持太师呢!
看看我们二世皇帝,如黑牛一样为百姓耕田,如铁匠一样为民户打造铁犁。
嬴氏朝堂,从皇帝到臣子,都矢志不移地跟随太师创造‘每个百姓都活得像个人的新世界’。”
叶九天冷笑道:“嬴氏不是明白了道理,你们只是怕死想活。”
“行了,别扯淡了。我的想法,你们总算明白了。
现在去海外寻找墨门弟子。
找回来后,子婴你安排他们将墨门技术、玄门道法,转为民用。
让他们先把千丈大厦的铜精柱子融掉,锻造成铁犁,让二世皇帝拿去践行‘圣君之道’。”羽太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