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424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

第424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

“让太医院那边都过来进行救治,人手不够就从长安城内进行征召。”

“大明宫的匠人也调过来,修缮玄武门,让李德謇负责。”

“把东宫跟太极宫的院墙全拆了,自今日其,孤暂且住宿东宫。”

“给辽东传令,召皇长孙李象立即回长安,带十万精锐过来。”

“火炮都拉到太极宫内来,架在各城门上。”

“皇城交给侯君集负责。”

李承乾一项一项的交代着,这次大战伤残不少,首先平定军心。

有火炮架设城头,可以震慑宵小。

现在李承乾手里的兵还是太少,打完之后,剩下不到两万,足足打没了四万余。

虽说李世民那边已经认输,但其他人若是有复辟的希望,肯定不会犹豫。

这长安城里,忠于李世民的将领士卒太多了,调辽东精锐过来,就稳定多了。

拆除太极宫与东宫的院墙,是在政变后巩固权力、掌控核心区域的关键举措。

首先是打破权力空间的割裂,强化“权力统一”的象征。

太极宫是李世民的居所,象征着旧皇权,东宫是太子的居所,代表新的权力核心。

两者原本有明确的院墙分隔,形成“两个权力中心”的隐性对立。

拆除院墙,相当于从消除这种割裂,向朝野传递“权力已完全归属于太子”的信号。

旧皇权的象征太极宫与新权力的核心东宫不再有界限,暗示李世民的残余影响力被彻底整合,李承乾的统治具有唯一性。

此时李世民虽已“认输”,但被李承乾以“宿卫”名义软禁于太极宫,其旧部仍可能暗藏复辟之心。

拆除院墙后,东宫与太极宫的阻隔消失,李承乾的势力可更直接地监控太极宫动静,防止李世民或其党羽私下联络、策划异动。

同时,这种“无界”状态能压缩太极宫的独立空间,削弱其作为“反制据点”的可能性,从心理上强化对李世民的控制。

暂且住宿东宫是必须的,李承乾其实是没打算入主太极宫,新的宫廷早就确定在大明宫。

大明宫的地理优势及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太极宫能比拟的。

虽说大明宫也有玄武门,可这跟太极宫的玄武门完全不同。

太极宫的玄武门是弱点,大明宫那边就只是个称呼了。

暂住东宫,是为了更好的掌控整个皇城的防务与运作,拆除院墙可打破两处的通行限制,便于人员、物资的快速调度。

东宫的亲信可直接进入太极宫处理事务,无需绕行或受院墙阻碍,提升对核心区域的行政与军事掌控效率。

尤其在政变刚结束、长安局势未稳的背景下,能快速稳定核心区域的秩序。

再就是弱化“太子”与“皇帝”的身份对立。

在传统礼制中,东宫与太极宫的界限也是“太子”与“皇帝”身份等级的体现。

拆除院墙,间接淡化了“李承乾仍是太子”与“李世民仍是名义皇帝”的身份对立,模糊两者的等级差异,为后续李承乾正式登基,彻底掌控皇权进行铺垫。

暗示‘东宫即权力中心,太极宫只是附属区域’,进一步巩固其实际统治者的地位。

核心是为了快速巩固统治,确保权力过渡的稳定性。

交代完事情后,李承乾的目光终于投向了李泰跟李治。

“滚吧。”

就像是李世民说的那样,李泰跟李治,从来没放在眼里过。

杀了反而是阻碍名声。

至于处置,后面再说。

“谢大兄大恩。”

跪在地上的李泰连连磕头。

父皇都败了,他现在只想活命。

李治磕首:“谢大兄恩德。”

李承乾也不管两人,翻身上马,前往东宫。

另一边。

朱雀大街旁的临时囚牢,侯君集蜷缩在冰冷的铁笼里,破洞的战袍下,肋骨处的钝痛还在隐隐作祟。

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道声音响起。

“李靖、李勣接太子教令!”

杜荷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锐利。

他身披崭新的明光铠,甲片上的云纹在火把下流转着冷光,手里捧着的鎏金托盘上,赫然放着一卷明黄帛书。

李靖按着腰间的佩剑站在铁笼左侧,晨光落进他鬓角的白发里,像结了层霜。

李勣则背对着囚笼,玄甲上的血渍已经发黑,手里的长槊深深扎进泥土,槊尾的铜环被风吹得轻响,像是在呜咽。

铁笼里的侯君集先是一愣,而后疯狂大笑:“太子赢了,太子赢了,哈哈哈哈.”

“住口!”李勣的槊尖猛地指向铁笼,寒光擦着侯君集的鼻尖划过,“你不过是阶下囚!若非卫公留手,你昨夜就该被乱槊戳死!”

“够了。”李靖抬手按住李勣的槊杆,声音平静得像结了冰的湖面。他看向杜荷,白的眉毛微微蹙起:“杜郎请宣令吧。”

杜荷展开帛书:“太子教令,侯君集率部为前驱,镇守皇城有功,册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即刻统领原属李勣麾下金吾卫兵马。”

顿了顿,目光扫过李靖紧绷的侧脸:“另,李靖所部骑兵,即日起归东宫节制,由太子亲卫接管。”

“什么?!”

李勣的槊杆重重砸在地上,震得周围的士兵都踉跄了一下:“让这家伙统领我的兵马?杜荷你疯了!他当年在高昌私吞珍宝,在朝堂结党营私,陛下早就想办他!太子殿下怎会……”

“英国公是老糊涂了?”杜荷收起帛书,语气陡然严厉,“殿下说,天下是打下来的,不是论出来的!侯将军有破城之功,就该居此高位!倒是你.”

“毁了太子的火药工坊,引发大战.呵呵。”

铁笼里的侯君集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弯下腰,却在抬起头时露出一抹狰狞的笑:“李勣,听见了吗?老子是功臣!你以为陛下还能护着你?他现在就是大安宫的太上皇,连自己都保不住!”

李靖的手指在剑柄上慢慢收紧,指节泛白如霜。他望着侯君集囚服上的血污,那里面有他亲卫的刀痕,也有昨夜激战的痕迹。“殿下可知,侯君集反复无常,今日可叛陛下,明日亦可叛殿下?”

“卫公多虑了。”杜荷从怀中掏出一枚虎符,扔给侯君集,铁笼的栏杆挡住了虎符,发出沉闷的响声,“殿下用人,只看当下,不问既往。倒是卫公,你的骑兵留在手里也无用了,不如交出来,还能保个平安。”

侯君集被亲卫放出铁笼,踉跄着站稳,捡起地上的虎符,在火把下反复摩挲。那冰凉的金属触感像一剂猛药,让他瞬间忘了浑身的伤痛。

“李勣,把你的兵符交出来吧。”

他走到李勣面前,虎符在对方面前晃了晃,“当年你跟着陛下杀建成元吉时,不也靠着‘从龙之功’才爬到英国公的位置?现在轮到老子了。”

李勣猛地一拳砸在旁边的树干上,树皮簌簌落下,指骨渗出血珠,却也只能交出兵符。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侯君集穿上亲卫递来的锦袍,动作缓慢却带着说不出的得意。

李靖突然长叹一声,那声叹息里裹着半生沙场的风霜。他解下腰间的兵符,那枚鎏金虎符在月光下闪着冷光,上面的纹路还是当年李世民亲赐时亲手摩挲过的。

“老臣……遵令。”

李靖将兵符放在杜荷手中,指尖的温度让冰冷的金属都泛起一丝暖意,“告诉殿下,老臣老了,骑不动马了,只求能在府里了此残生。”

李勣望着侯君集转身离去的背影,锦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血污,像一朵盛开在泥沼里的毒。他突然低声对李靖说:“卫公,我们就这么认了?”

李靖没有回答,只是抬头望向大安宫的方向。

周围的士兵开始散去,侯君集的笑声远远传来,刺耳得像指甲刮过铁板。

有些东西,从玄武门的硝烟升起时,就已经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