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嫂。”
王铮快步跑过来,看向那热气腾腾的灶房:“我方才去看了,今晚的药膳很香,阿嫂一会儿多吃些。”
谢玉琰笑道:“好。”
王铮看向两个人牵在一起的手,就算有袍袖遮掩,但他也知晓是怎么回事,想到这里他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连忙别开了眼睛,不过片刻之后他又瞄了过去。
从前他以为阿兄永远不会成亲,他暗地里决定要陪着阿兄。在大名府遇到阿嫂之后,他惊奇地发现阿兄有了心上人,到现在他彻底确定,阿兄将来会成亲,有自己的孩儿。
他自然是为阿兄欢喜的,就是有点发愁……他该怎么办?
……
汴京。
林夫人和张氏坐在屋子里说话。
张氏惊讶地看着林夫人:“您让人在吃食里动了手脚?”她不敢相信,林夫人这样的人,为了撵走那些王氏族人,居然用这样的法子。
林夫人笑着:“没有。”
旁边的李妈妈接口:“是他们吃的多了,鱼酢、炒螺、醉蟹最容易滑肠,夫人让奴婢去提醒过,可他们管不住嘴,能怪谁?”
有些人,即便主人告诫,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还当不舍得这口吃食。
“吃过这些之后,还要吃鱼脍,往常夫人总让我们去阻拦,只不过这次我们没去理会罢了。”
张氏就笑道:“这样好。”说着她有些不好意思,立即住了嘴。
就算林夫人不说,她也听到了闲言碎语,知道王氏族人来汴京所为何事。不用猜就知晓,王氏会如何挑剔、诋毁阿琰。
张氏恨不得这些人吃些苦头,就是不该当着林夫人的面说。
林夫人道:“自然是好,我早就瞧着不顺眼,让他们去庄子上,府中总算得了清静。”
张氏忍不住又点了点头,她不该这样,林夫人这话偏偏说到了她的心坎上。
两个人正说着,管事进来道:“又有商贾来打听大娘子的消息了。还让人送来了拜帖,等大娘子回京之后,想要登门拜会。”
张氏颔首道:“将拜帖收起来。”
等到阿琰回来之后,她会一并交给阿琰。
林夫人道:“最近收到了许多拜帖?”
张氏不隐瞒:“有二十多张了。”
“都是聪明人,”林夫人道,“知晓要早些来与阿琰做买卖,迟了就错过了好时机。”
张氏也想到了:“这次在福建,阿琰帮着许多瓷窑卖出了好价钱,那些商贾应当是听到了这些消息,才会忙着找过来。”
林夫人道:“阿琰手里,往西北有商队,东南有大船,想要将瓷器买卖做得远一些,就得走这两条商路,能与阿琰做买卖,这些就不用发愁了,但凡看明白这些,必定是要着急的。”
张氏最喜欢听林夫人夸赞阿琰,只有真心喜欢阿琰,才能对阿琰好。
林夫人道:“路上走了这么久,明日总算能赶到了……”
说到这里,她忽然想到些什么,看向张氏:“若不然,我们出城去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