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知府有所预料,一个小商队敢这样杀人放火,背后必然有人支持。
“可查出些什么?”邱知府询问。
推官将县衙的文书拿出来摆在邱知府面前:“梁监押审讯商队的人,得知他们的东家是汴京瓷行的行老。”
邱知府之前收到邸报,知晓汴京瓷行出了事,从前的行老被关押,新行老是一个女子。
从未有女子做行老的先例,当时他就觉得奇怪,现在看来果然有问题。
推官道:“属下去城内的瓷器铺子,打听到一些那女子的消息。”他将谢玉琰的来历和夫家的情形说了一遍。
邱知府听着皱起眉头:“你是觉得那女子是替旁人做事?”
推官不敢直言,只是道:“一个妇人,如何能强于一众男子?事出反常必有妖……咱们不能不去捉拿犯人,却也得有所准备。”
邱知府点头:“拿到人之后,连夜审讯……”这样无论商队背后的是谁,他有证据在手,就不会轻易被反咬一口。
话说到这里,就有文吏来敲门。
“大人,有人递帖子来衙门,说要见您。”
邱知府面色一沉,推官见状回话道:“公事就让人递文书,私事就去府上送名帖,大人的规矩你不知晓?”
大人是有这个规矩,但这次不太一样。
文吏期期艾艾地道:“可是……那人……那人……送来的帖子……是僧录司的……可是……她手里又有……又有大人的私章名帖。”
“属下也不知晓……这是……私事还是公事。”
僧录司应该是公事,但能拿私章名帖来的人,都与大人有交情。
推官也觉得蹊跷,但一旁的邱知府已经站起身:“那人是男是女?”
文吏道:“女……是个比丘尼。”
邱知府听得这话,急着往前去,不小心撞到了桌案,上面的公文立即散落一地,看着面前的狼藉,邱知府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绪。
现在已经不是往昔,他用不着这样害怕,慈宁宫早就不问政事……
邱知府抿了抿嘴唇,也不怪他会如此,换成慈宁宫繁盛的时候,这人一出现,地面都恨不得跟着震三震,必定有大事发生。
咳嗽一声,邱知府看向文吏:“将人带去二堂。”兴许来的人,都不是他想的那个。
毕竟那个人藏身寺庙之中,许久不曾到外面走动了。
邱知府走到二堂,佯装无事般继续看手里的文书,直到外面传来脚步声。
紧接着门被推开,穿着僧袍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
邱知府下意识屏住呼吸,那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他面前。
上一次他见到,还是数年前,她吩咐他去做事。
与之前相比,她消瘦许多,身上多了浓重的佛香味儿,熟练地行佛礼,看起来很像一个僧人。
不过也仅此而已,她眼睛里更多的是一如从前的灼热。
里面就好像有簇永远也不会熄灭的火苗。
在寺中这么久,居然都没有压制住半点?
邱知府遣退身边的人,上前躬身道:“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