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李整破阵
诸部虽有惊疑,却依旧听令而行。
大约又过了一顿饭的功夫,援军抵达,与贺齐成功会师。
此时,贺齐脸上首度露出了笑意,而两里外的李整则是面容坚毅,神情凝重了起来。
因为这波援军的人数远超了两人所想。
这里不仅仅有贺齐所部韩宴和苑御两部人马,还有周瑜军的周宾所部,三部人马合计万人之众。
这样一来,贺齐手头的兵力一下子扩充到了一万五千余人,对李整那三、四千的部众形成了四、五倍的巨大优势。
简而言之,便是贺齐有了扛着曹军骑军的增援,硬吃李整的实力。
“全军着甲!”
贺齐当即下令,洪明、洪进两部山越士卒闻战则喜,登时欢声雷动。
很快,周宾、韩宴、苑御三将驰入军中,面见贺齐。
贺齐此时的地位已经不在周瑜之下,周宾不过是个中郎将,韩宴、苑御更是本部校尉,自然没有拿大的资格。
见到贺齐之后,周宾恭敬行礼,并将周瑜的安排告知了对方。
闻听周瑜欲以周宾所部增援己方,以牵制城北曹军,而他自己则不会来援,而是要趁机攻城,以期能够快速拿下涪城。
此时的涪城城中,仅剩下阎圃坐镇,兵力不过李整两千部曲,以及数千汉中郡兵和两千余教兵。
周瑜欲趁机攻城,若是能够破城,那自然再好不过,若是不能,也能逼得曹军南顾,分心涪城,以便给北面的贺齐制造战机。
这可比单纯的北援要来的高明的多了。
贺齐听闻之后,也是露出惊喜之色。
周瑜这样的安排实属意外之喜,也给贺齐扫清了后顾之忧。
于是,贺齐接下来开始下达起命令。
洪明、洪进兄弟俩的部曲已经休息了半个多时辰,士卒体力恢复了大半,士气高涨,正是用武之时,故而安排为先阵。
周宾等所部人马新到,尤其是周宾所部,更是从城南驰援而来,走的路途最远,被安排休息。
周宾等人虽自后方远道而来,一路上却并未有着甲,而是以车马运送,故而士卒虽然疲累,仍保持了相当的战力,实际上是可以直接投入战斗的。
不过有的休息,总比没有休息强,而且在座诸将都很领情,明白这是贺齐的好意,而且他们如今之所以能保持部分体力,其实也是托了贺齐的光。
这完全是因为前方有贺齐在牵制预警,给了他们从容跟进的机会,否则在面对曹军骑兵的威胁下,却不着甲行军,跟自杀又有什么区别。
故而周宾等人也没有,都没有半点不服,更没有怀疑贺齐贪功排挤他们的念头。
不提周宾等部人马原地休整,贺齐所部开始行动了起来。
有了友军的掩护,贺齐开始放手进攻,他从洪明和洪进两部中各自抽调了一曲五百人,配属到了中军,然后以洪明为左翼,洪进为右翼,自己为中路,开始朝着李整所部压了过去。
贺齐的这次进攻,并没有太多的技巧,双方都在大平原上,又是列阵而战,想要玩弄计谋实在是徒增笑料。
此时此刻,唯有血与铁的碰撞。
贺齐的目光扫过自己麾下的四千精锐。
先阵的山越勇士此刻身披全套皮甲,手中的武器却并非惯用的短兵短矛,而是改换成了长枪,在日光之下,如林海般耀眼夺目。他们身上的皮甲之上绘着诡异的图腾,这些图腾本应画在皮肤上,可自从入了左幕军后,装备军械,极为精良,人手一套全副皮甲,更是将他们包裹的严严实实。
无奈之下,这些山越儿郎们只能将图腾绘制在了皮甲之上,以震慑敌人,祈祷神祝。山越士卒们的脸上满是热切,眼中更是闪烁着嗜血的光芒,急不可耐的想要痛饮敌人之血。
而在两部山越军的中间,则是贺齐的中军亲卫和弩手。
此时此刻,三百张强弩已经上弦,另有六百山越弓箭手也张弓以待,只待贺齐一声令下,便要洒出夺命的箭雨。
“传令。”
贺齐沉声下令道:“中军弩手以及两翼弓手先发三轮齐射,然后向敌后阵自由抛射。洪明率左翼突击敌军右翼,洪进侧击敌左翼,本将亲率中军压上。”
战鼓骤然擂响,如雷霆般震撼大地。
曹军阵中,李整同样下达了命令。这位曹魏中有名的外姓战将此时面容沉毅,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武之气。
此时此刻,李整将其他所想尽数抛却,全力应对起贺齐的攻势。
“传令,盾牌手举盾防御箭矢,待敌进入五十步时,中军弓弩启发,务要摧其锋芒。”
李整对身旁的副将道:“再派人去告知子和、文烈将军,左幕军有增援新至,人数当在八千以上,请其务必小心。”
下一刻,左幕军阵中金鼓齐鸣。
第一轮箭雨从左幕军军阵中腾空而起,近千支箭矢遮蔽,带着死亡的呼啸向曹军倾泻而下。曹军盾牌手立刻举起大盾,箭矢钉在盾牌上发出密集的“笃笃“声,偶尔有惨叫声响起,那是箭矢穿过盾牌缝隙的结果。
“第二轮,放!”
贺齐高举佩剑,弩手们机械地装填、瞄准、发射。
弓手们装填很快,但为了保持齐射,并没有继续射击,而是等待着弩手们装填完毕后,再一起发射。
此时,战场上已经弥漫起淡淡的血腥味,李整所部虽有盾牌遮蔽,但也已经有二十多人伤亡。
李整部曲的士卒经验丰富,很快就将伤者拖进阵中救治,而新的士卒则填入了战线之中。
当第三轮箭雨落下时,洪进已经率领山越勇士发起了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