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本来就是一场“小小”的会诊
“唉。”
悠长的叹息声在伏牛山响起,医大一院介入科医生办里也有医生叹息。
值班医生直薅头发。
“怎么了小刘。”老孟笑眯眯的问道。
他的笑容里越来越多了一种叫做慈祥的感觉,可能是年纪大了吧,也可能是因为老孟的位置越来越稳,心不浮气不燥,所以多了几分从容。
“老孟,我真是佩服你,能在电脑前面一坐就是十个小时。”值班小刘医生叹气,“我现在看见小孟头都疼。”
“小孟”坐在一边正在审核病历,听值班医生小刘提到自己,转过头给他了一个微笑。
“嗐,你看你。”老孟笑道,“不至于。”
“我今天收了12个患者,12个!”值班医生差点没把鞋都脱下去,把脚指头伸出来比划个十二。
“刘医生,你可以用ds写病历。”“小孟”建议道,“2024年《电子病历应用规范允许使用智能辅助工具,但明确规定生成内容必须经主治医师审核签字。”
“……”值班医生怔了下。
“这样,我帮你把ds接入。”“小孟”笑呵呵的说道,很是热情。
孟良人微微颔首,并没阻止。
“小孟,你用的是ds么?”值班医生问道。
“不是,我用的是另一款ai智能工具,但都差不多,你可以试一下。到时候哪里需要修改,我跟你说。”
“算了。”值班医生拒绝,“现在是模板复制粘贴,我修改一下就可以。我听说ds可笨了,论文里都知道伪造引用论文,结果闹了挺多大笑话。”
“不说了么,要主治医生审核的。”“小孟”重复了一遍。
的确,需要主治医生审核,但老孟知道所谓的审核早已经名存实亡。
“妈的,开imp的时候不带我,治梅毒艾滋的时候想起我了。”值班医生牢骚了一句。
“啊?”老孟一愣。
“嗐,也不能这么说。万一现在是前半场呢?”“小孟”笑眯眯的说道。
“!!!”
老孟这才反应过来,他对开车的反应速度要比“小孟”慢了很多。
几秒钟后,老孟才想到这句话是在哪听的。
“小刘,发这种牢骚不好。”孟良人劝到。
“我也是听人说,最近不是不让出去吃饭了么,领导干部。”
“那是有人不喜欢,所以300%的执行。”“小孟”道,“所……”
老孟一个箭步冲上前,宽厚的手掌“啪“地捂住“小孟“的嘴,动作快得带起一阵风。他额头上瞬间沁出细密的汗珠,压低了声音道:“小祖宗诶,这话可不兴说啊!“
“小孟”的嘴唇在他掌心徒劳地开合了两下,发出闷闷的声音。
老孟的手又收紧了几分,手背上的青筋都绷了出来,活像捂着个即将爆炸的定时炸弹。
“小孟”最后还是点了点头,示意自己不说话。
“虽说屋里都是自己人。“孟良人环顾四周,连空调出风口都警惕地瞄了一眼,声音压得比蚊子哼哼还低,“可这年头,谁知道哪块墙皮后面藏着耳朵?“
值班医生分明看见老孟另一只手在背后疯狂打手势,示意庄嫣去检查门锁。窗外的知了声突然显得格外刺耳,仿佛真有什么在监听似的。
直到“小孟“的墨镜后开始闪烁着委屈的蓝光,老孟这才松开手,顺势用袖子擦了擦机器人嘴上并不存在的口水印。
“老孟,过分了啊。”值班医生笑道。
“天知道小孟之后想说什么,咱小心无大错。对了,最近一个孩子,五岁,直肠异物,家长发现后直接报警,最后查了一圈你猜怎么着?”
孟连人转话题转的极其生硬。
“孩子愿意看奥特曼,相信光,他爸爸给他买的奥特曼放电池能变身,他也想变身。”
“老孟,你这笑话一点都不好笑。”值班医生叹了口气,“不说了,不说了,小孟,明天修改我病历的时候,你手下留情?”
“刘医生,这个权限在沈主任手里。”“小孟”很温和的回答道。
孟良人看着“小孟”,仿佛看见年轻时候的那个自己——莽撞、冲动,没什么心机。
ai机器人难道没有屏蔽词么?还是说它们自己学会了怎么绕过屏蔽词。
孟良人想不懂,也懒得去想,今天这件事要跟罗教授汇报,要不然哪天“小孟”惹了大祸就晚了。
今年罗教授还要评审杰青,背地里盯着的眼睛不知道有多少。
“病历都可以练出来,用不用ds都可以。其实我觉得把his系统做的流畅不卡顿,不难用才是重点。”
“对!”庄嫣附和道,“很多家医院都相互参考电子病历系统,参考来参考去越来越慢,尤其是联想做的。”
“祖宗诶,你可少说两句吧。”孟良人可不敢去捂庄嫣的嘴。
“实话么,咱医院的系统改完之后可越来越卡了。”庄嫣一甩头,马尾飞扬。
但她没继续说下去,而是专心致志的迭初音未来。
“说点开心的。”孟良人看了一眼“小孟”,又看了一眼庄嫣,给“小孟”下命令。
“咱们医院的电子信息智能化比较慢,有的医院已经开始上‘扁鹊’系统了。”“小孟”不假思索,直接说道。
“扁鹊?”值班医生一怔。
“接入deepseek的大模型系统,能一边听口述病情,一边快速生成结构化的病历草稿,对于商业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各种要求都有注意。
其实病历撰写一直是医生很大的负担。”
“我艹!”值班医生顿时不困了。
这系统牛啊!不过该不会是“小孟”杜撰出来的吧。
“小孟,真的假的?”值班医生问道。
“真的,从前斯坦福的病历模型……我写病历的最初始的模版就是按照斯坦福的模型演化来的。”“小孟”一五一十的说道。
这回连老孟都睁大了眼,他没想到“小孟”竟然和美国斯坦福大学还有关系。
“但是吧,现在看还比较原始,扁鹊系统只在研究中,估计要至少五年才能在临床出现。”
“那也行啊。”值班医生道,“五年,等得起。”
“现在医院都在推行信息化,而信息化要依赖高精尖的系统。这个系统医院内部是开发不了的,只能与软件公司协作。”
“软件公司一般都安装了外接的ds系统,但是这个deepseek和大家用的不同,因为他要保证隐私,所以只能做成本地部署。”
“问题就是,太慢了。”
“小孟”很人性化的挠了挠头,示意这的确是个难题。
“啊?比咱们的系统还慢?”值班医生问道。
“嗯,用的人多,基本上一分钟一个字。”
“那还不如没有,没劲。”
“话不能这么说,以后慢慢升级就好了。像我,已经升级了12次。”
手机响起,打断了“小孟”的话。
“喂?”孟良人拿起手机。
“哦哦,好,我这就带小孟过去。”
老孟挂断电话,站起身。
“老孟,怎么了?”值班医生问。
“急诊科有个患者,收入院了,因为病情比较典型,急诊科医生让我带小孟去看一眼。”
这是,一线急诊要“小孟”去搜集现场资料!录入相关环境和患者的信息!
虽然病历里可以把相关信息录入,但一些罕见病或者比较典型的疾病肯定看见患者更好一些。
这是一线急诊对孟良人,或者说是对罗浩医疗组的示好。
值班医生“啧”了两声。
“那个,他们怎么这么上心?”值班医生问道。
“好像是陈医生帮着发了几篇论文……”老孟淡淡说道。
果然是这样。
孟良人走出医生办公室,深深的叹了口气。
“老孟,怎么了?”庄嫣有些奇怪,询问道。
“唉,是急诊科小护士打的电话。”
“哦?”庄嫣唇角上扬,原来刚刚老孟在哄值班医生。
急诊科小护士,肯定是因为陈勇才对罗教授医疗组好感倍增。
“我觉得是小苗在急诊科一段时间的关系。”庄嫣解释道。
孟良人微微摇了摇头,但也没多说什么。
颜值就是正义,搞个科研都比其他人要有更多的方便因素,这话说得,孟良人的心情有些古怪。
他总觉得有些不稳妥,但具体是哪,他说不好。
来到急诊科,迎面看见急诊的聂医生。
“老聂,忙呢。”孟良人招呼道。
“哦?你怎么来了?”
孟良人和聂医生解释了一下,聂医生也哭笑不得。这都是啥事儿呢?小护士办事的确有点不靠谱。
“是这样,一个15岁的女患,间断晕厥5年,再发加重1周。刚刚在上晚自习,又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就来医院了。”
“现在看应该是缺铁性贫血导致的,心电图也有点问题。”
“当时我就说了一句心电看着有点怪,没想到小孙她竟然给你打电话了。”
聂医生简明扼要的说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