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我在西游做神仙 > 第五章 法令风波

第五章 法令风波

大梵界,阿摩罗城,这里是因陀罗的道场。

在湿婆、毗湿奴、梵天三相神之下,因陀罗为婆罗门教众神之王。

此次在因陀罗道场阿摩罗城内,正在进行一场会议,这场会议由因陀罗主持,三相神坐镇旁听,所有婆罗门教的神灵都来参会。

只听因陀罗一开口便说道:“这次召唤大家来此,是有一件事需要通告大家,我们要修改《吠陀经》中的教义。”

“什么?”室建陀惊道:“为何突然要修改教义?”

杜尔迦道:“现在的教义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修改?”

迦梨起身说道:“众生都沐浴在种姓制度的光辉下幸福生活,为什么要修改教义?”

穆卢甘、艾亚纳尔、那伽、伐楼拿、乾闼婆等众神都表示了疑惑,不理解为何要修改教义。

因陀罗等众神都发问之后,才开口解释道:“最近一支大唐军队杀穿了吠陀国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

“知道。”阿耆尼说道:“但那是吠陀国的军队无能,和我们的教义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非常大。”因陀罗道:“种姓制度寄托于来世,此世受苦,化为来世福报,这样虽然能很好的治理生灵,但却削减了战争能力。”

那伽问道:“请问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什么因为这件事就要修改教义?唐国的军队不是都离去了吗?”

因陀罗回道:“难道你忘了我们要做的事吗?我们要与佛门争夺西牛贺洲,而要扩散婆罗门教的信仰,凡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吠陀国不断地扩张,才能把我们的信仰传播出去。”因陀罗说道。

这时毗湿奴开口了,他对众人说道:“无论我们神仙之间如何争斗,最终信仰的传播还是要落到人间生灵身上。”

听到毗湿奴说话,众神顿时沉默了下来。

随后室建陀问道:“那么教义要如何修改呢?”

因陀罗将目光看向了上方的萨拉斯瓦蒂,也就是梵天的妻子,只见因陀罗鞠躬道:“请萨拉斯瓦蒂主母向众神解惑。”

萨拉斯瓦蒂站起身来,众神的目光立刻集中到了萨拉斯瓦蒂的身上。

只听萨拉斯瓦蒂说道:“诸位,我不久前曾去南瞻部洲大唐国游历了一番,我发现这个国家的人很重视他们的历史,于是我便研究了一番,最后让我发现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众神静静地听着,萨拉斯瓦蒂继续说道:“在他们的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国家相互争霸,而其中有个边陲小国,本来国小民弱,但却在一次变法中迅速强大了起来,最后灭了其他所有国家,完成了统一。”

说到这里,萨拉斯瓦蒂从袖中取出一本书册,说道:“‘商鞅变法’,这是东方国家的真经,既然大唐的军队这么强,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学习他们呢?”

说罢,萨拉斯瓦蒂说道:“经过三相神决定,对我们的教义进行一项修改,那就是种姓不一定要来世才能提升,这一世就可以提升。”

说完,萨拉斯瓦蒂转身看向了梵天,而梵天抬手一指,那《吠陀经》立刻飞了出来,展开之后里面的文字开始变化起来。

里面对于种姓的解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得解释是:种姓是天生的,都因为上一世没有受苦积攒福报,所以这一世才成了低种姓甚至贱民。所以这一世要努力受苦积攒福报,下一世才能提升种姓。

现在的解释变成了:种姓是天生的,但后天可以改变,这一世就可以得到提升。只要能将婆罗门教传播出去,只要能在传播婆罗门教的过程中立下功勋,就可以直接提升种姓,享受富贵福报。

这里面直接借鉴了商鞅变法里的军功爵制度,想要对付佛门的世俗信仰,婆罗门教就需要更强大的世俗信仰。

所以修改教义是十分必要的,将吠陀国打造成一个传播婆罗门教的世俗战争巨兽也是极其必要的。

三相神都同意的事情,众神反对也没有意义,婆罗门教的教义修改迅速颁布执行了下去。

而在人间,吠陀国内的各大仙人、祭祀,也第一时间受到了教义修改的神谕。

于是在吠陀国内,被修改的新教义迅速在仙人、祭祀以及婆罗门的宣扬下传播开来。

吠陀国也开始根据新的教义,制定新的国家策略,效果也是十分明显。

原本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来世,这一世低种姓也好,贱民也罢,只要躺平受苦,等到下辈子得福报成为高种姓就行了。

可现在不同了,只要你能为婆罗门教的传播做出贡献,这一世就可以提升种姓,享受福报,那信徒便一扫颓废之风,个个都想要立功提升种姓。

吠陀国的战争潜力迅速被激发起来,不久之后,吠陀国的军队左手拿着婆罗门教经书,右手拿着刀剑向所有佛国发起进攻。

而婆罗门教与佛门在西牛贺洲的争斗也愈发激烈,密迹金刚的殒落就是最好的明证。

也就在婆罗门教修改教义的同时,不周山尘寰玉府也向阎浮大世界发布了一道法令。

这道法令规定了今后人间所有神祗的擢选条件,总的来说,今后凡是能被擢选为人间神祗的,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功德圆满的生灵,经过考核后被敕封为神祗。

第二,尘寰玉府会定期举行考试,凡通过考试的生灵,会被敕封为一方神祗。

因为是甲戌日发布的法令,所以又叫甲戌令。

当甲戌令发出之后,反对声自然不小,尤其是五岳神府以及各方五品以上的神府,更是上书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