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在洛阳城外下车时,女皇陛下掀开冕驾的帘子对他说:“别耽搁太久,快些来长安。我已让人去接你那两位小姐去长安了,到时也好叫你一家团聚。你没了后顾之忧,总不至于厚此薄彼对吧。”
“知道了,放心吧。”
目送车队离开,夏林转身就往洛阳走去。
再临洛阳,体验又有所不同,当年他一个穷小子与老张两人落魄出走,那会儿青春年少,只觉得天下尽归我手,而这一走便已经近二十年了。
好在洛阳城没有太多的变化,当年的国都如今虽谈不上破败,但也却多少有些陈旧了。
当然了,这里也是世家贵族最后的大本营,他们在长安和金陵都不受待见之后,逐渐聚集到了这个地方。
不过虽是聚集在了这里,这些人相比较过去也收敛了许多。而这一次夏林回洛阳自然也躲不开他们的眼线。
所以当夏林的双脚落定在洛阳的一瞬间就已经被无数双眼睛盯着了,他如果是只身行动等待他的肯定就是一波接一波的搏杀浪潮。
但他多怕死的一个人呢,在脱离了李唐队伍之后,洛阳城内的驻守军队第一时间就出动了,来到城门口等待夏林的抵达。
“大帅。”
这些士兵可不管夏林有没有官职,也不管现在新军是不是金陵直属,他们的忠诚永远都是给夏林的,即便是皇帝下了命令让他们调转矛头针对夏林,他们就算不当场把皇帝给办了也绝对不可能执行这条命令。
洛阳守军的将领名叫顾思唯,原名顾思靖,因避皇帝名讳而改名思唯。是浮梁书院第三期文科出身,六年前的皇榜探花,后投笔从戎任破虏军高级思想教官,后因为人事调动来到这里担任洛阳守备。
可以说是夏林嫡系中的嫡系。
“小子,你现在成熟多了。”夏林拍了拍他的肩膀颇为欣慰的笑道:“当年第一次见你,你还是个毛头小子呢。”
“如无大帅亦无思唯今日。”
这句话倒是没错,因为这个小子曾经家里穷困的连饭都吃不起,家里听说他被书院录取了,甚至打算把他唯一的妹妹给卖了换钱供他读书,后来夏林知道这件事冲到他家把他父母训斥了一顿,再加上这小子在书院品学兼优年年拿奖学金,节假日还会勤工俭学,读书的那几年不但没花钱甚至还能给家里补贴点家用。
要不怎么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呢,二十六岁就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员,这样的人其实在少年时就已经展现出他的坚韧不拔了。
夏林没比他大多少,但在他的心中早已将夏林当做父兄一般的存在,所以再次见到夏林时可谓激动异常。
为夏林备上了马,两人在士兵的护卫下走入洛阳城,在路上时夏林问道:“你妹还好?”
“妹妹去年也从书院毕业了,现在正在孙神仙名下学习医术。”
“挺好。”夏林笑道:“你之前那个青梅竹马呢?”
“大帅,我们成亲好些年了。不过当时她家里不同意,就没有办婚礼,就是在家中做了几道菜,也就没脸请您了……”
“你啊,不懂事。”夏林摇摇头道:“你要喊我过去这婚事不就成了么!”
顾思唯颇为腼腆的一笑,而夏林继续说道:“那现在呢?她爹妈还不同意?”
“早同意了。”说到这里顾思唯脸上倒满是骄傲:“如今他们逢人便说自家女儿好福气呢。”
当年他老婆家里是个地方上的商贾,是给糖宝儿家当供应商的,那也算是相当可以的家庭了,而那会儿的顾思唯还是个在书院勤工俭学的穷书生,除了长得好看之外可谓一无是处。
但谁知道十年不到,人家从一个穷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镇守一方的从四品大将军,这可是多少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对了,你怎的升的这么快?”
夏林好奇的问道:“你今年才二十六吧。”
“大帅,朝廷对书院有优待,若是三大书院出来的人,从军便是从七品起。而后我又中了探花,去了京中当两年政委,这期间我还写了一本书叫《论军队纪律与作战效率》,之后兵部将这本书收录了,我也调入了枢密院。在枢密院中我主持了十七次剿匪,二十二次抗灾,而后便是大帅发起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本来想说杀狗盛会但觉得这太不雅了,于是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发起了太平之变,我上头的十二位主官都受了牵连,我顺位就上去了,被破格提拔到了正五品的位置。而后南北官员互调,我便来到了洛阳。接替了原镇守之位,成了从四品镇守。”
“你小子真厉害。”
“大帅,我不过是沾了大帅的光和有些运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