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西方如来,贫僧释迦,见过孔施主。”
释迦摩尼盘坐丈高的金色莲台上,胸前双手合十,口中念诵着佛号,俯视站在地上的孔子。
面容慈悲,眼神却异常淡漠,隐隐有寒芒闪烁。
他是如来佛祖的善尸所化,名为释迦摩尼,是为传扬佛门教义而来。
今日来此,便是为了给孔子一个刻骨明细你的教训。
这数万年来,孔子游走九州各地,为九州人族阐述佛门教义。
如果佛门的教义没有问题,对洪荒众生有利,孔子此举,佛门自然是大为感激。
可问题在于,佛门的教义,都是为了让佛门大兴,至于信徒如何,洪荒众生如何,他们根本就不在意。
换言之,他们所做之事,就是在将信徒的一切,转化为了佛门的香火愿力,助长佛门气运。
如此行径,固然可以加快佛门大兴,但却会让佛门信徒失去上进心,成天只知道诵佛念经,祈求往生极乐。
长此以往下去,随着佛门信徒增加,佛门教义的影响区域,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未来可言。
九州人族本就不是什么愚昧无知的生灵,从孔子口中得知佛门教义的危害后,他们又怎么可能愿意看到佛门在九州传播呢?
即便还有人执迷不悟,佛门信徒的数量也会大幅下降,这些年下来,佛门在九州的传播难度,一直都在提升。
虽不至于寸步难行,但也比佛门预想中的差太多太多。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百家争鸣之事,以及……面前的这个孔子!
“佛法无边,普度众生,施主为何阻我佛教东传?”
释迦摩尼开口,梵音阵阵,声音如同黄吕大钟一般,在虚空中震出道道波纹。
很显然,他这是一开始,就已经动用神通。
这些年来,孔子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的修为虽然不太行。
但他对自身之道的理解,却是不比大罗金仙差到哪里去,曾一次击败多位大罗金仙,完善自身之道。
释迦摩尼今日来此,就是为了给孔子一个教训。
让他的道心受损,让他明白佛门是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让他不敢再与佛门为敌!
既然如此,那自然是要以力压人。
说到底,孔子就只是一个金仙罢了,对释迦摩尼而言,如果不是孔子身上有功德傍身,他一根手指就能碾死。
虽不好直接打杀,但动用一些盘外招,使一些小手段,让孔子绝望,留下阴影,却是不成问题。
至于此举是不是有些不守规矩,释迦摩尼却是毫不在意。
规矩?向来都是由强者来定义!
三皇比洪荒东方的生灵更强,他们可以定下百家争鸣的规矩。
释迦摩尼要比孔子强大,那么这里的规矩,就应该由他定下!
释迦摩尼乃是如来佛祖的善尸所化,其修为虽不及本体,但也要比大罗金仙更强。
一时间,恍若整片天塌一般的威势碾压过来,在这股浓厚的威势面前,孔子和他的一众弟子,仿若蝼蚁一般,不堪一击。
“哼!”
孔子闷哼一声,混身筋骨发出“咯吱咯吱”的爆响声,仿佛下一刻就要承受不住压力,肉身散架。
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在准圣善尸的恐怖威压下,哪怕是太乙金仙,也是就连站立都难以做到。
但孔子紧咬牙关,毫不屈服,甚至凭借惊人的意志,坚韧的道心,往前艰难走了一步。
在他身后,众弟子,口诵《春秋,周身散发乳白浩然之气,同样是不愿屈服,艰难抵抗。
但在准圣境界的释迦摩尼面前,即便只是受了些许余威,却也难以抵挡。
很快,前些年刚刚拜入孔子门下,连地仙都没有的弟子,便在这股蕴含着准圣意志的威压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们的脸颊苍白,神色惶恐,已然失了神志,源自生灵对生的本能,连连求饶着:
“佛祖饶命!佛祖饶命!”
那些修为最低的弟子,更是涕泗横流,在释迦摩尼的威压下,膝行向前,拉着孔子的衣袍,哭喊道:
“老师,是我们错了,人间有真佛,诵名可得极乐,莫要执迷不悟啊!”
听着这些师弟的哭喊,子夏紧咬牙关,他知道这是那释迦摩尼做的手脚,怒声呵斥: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西方佛门,欲要荼毒九州,何来真佛可言?皆是邪魔才是!”
话毕,原本一直看着孔子的释迦摩尼,分出一丝目光,漠然瞥了子夏一眼。
下一瞬,
子夏只觉面前有灵山虚影浮现,携带着无穷威压,朝着他碾压而来。
在这灵山之上,万千佛陀菩萨念诵佛经,欲要将他原地渡化,压弯他读书人的脊梁,让他成为佛教信徒!
梵音入耳,嘈杂不堪。
只是片刻功夫,子夏的心中便诵佛之声响起,竟对佛门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不应如此……不应如此!”
子夏目眦欲裂,看向莲台之上的释迦摩尼,目光绝望。
想起师尊的理念抱负,想起杨师的孜孜教诲,神色愈发狰狞,当即便要调动全身法力,震碎元神,杀身成仁。
就算是死,他也不想违背本心,成为佛门的信徒!
但就在这时,子夏突然发现,周围的阳光变得愈发明亮,但却并不刺眼,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让子夏更为惊讶的是,释迦摩尼那让人的绝望的威压,在这阳光之下,竟然如同春雪一般消融,彻底消失不见。
当他转头望去,便看到一个身穿大红道袍的熟悉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身旁。
“杨师!”
子夏一眼便看出来者是谁,心中兴奋,激过大喊一声。
子贡、颜回、子路这些在孔子学堂学习过的弟子,也在这时看见杨宣,顿时神色激动,笑容灿烂。
“贫道说过,若是你们遇到危险,贫道亦会出手相助,这回相信了吧。”
杨宣微微一笑,按在孔子的肩膀上,使其从释迦摩尼的威压下恢复过来。
孔子一个人,可是扛下释迦摩尼的大半威压,若非他的道心坚毅,乃是将来的儒家圣人。
否则换成其他金仙,甚至是太乙金仙,早就已经跪了。
“杨先生,你是……”
孔子看着身旁的杨宣,神色惊讶。
这些年周游洪荒,不仅让他的道更加完善、圆满,还让他的见识更加丰富,
对于大罗金仙的实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听过过释迦摩尼,知道这是如来佛祖的善尸,实力比大罗金仙还要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