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乸县 瓦县 歘县 垰县
在大明官场,朋党以乡聚,乡以朋党兴。
大家同朝为臣,初识之时“我是哪哪哪人”;“巧了我也是,都既罢老乡啊!”;“对对对,都既罢老乡。”
口音和籍贯天然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譬如疆臣党,大部分都是山西人。杨博的老家蒲州也跟着沾了光,蒲州人的钱庄生意做遍了大明。
亲不亲,籍贯分。
但是,老乡观念万万不可摆到明面上。
陈观政不愧是海瑞的学生,慧眼如炬。一眼看出了此番京察的问题。
一众京官闻言纷纷开始对着榜单指指点点。
“瞧,郭器霖是山西乸na县人,四格皆一等,八法不沾!”
“你们看,阎鹤翔是山西瓦县人。这厮除了整日在值房撇着个大嘴吹牛打屁,还有别的本事嘛?也弄个四格一等,八法不沾!”
“我焯!高枫刚办错了一件叔嫂勾搭成奸,为图家产嫂子又去跟老公公爬灰、小叔子勾引姨娘的案子,受了我们刑部堂官的训斥。怎么也四格一等,八法不沾?”
“这高枫是山西歘chua县人呐!跟吏部的正堂、右堂是老乡!”
“啊呀!我手下的侯贞竟然也是四格一等,八法不沾!他是个读书读傻了的,不通算学。身为户部的主事,十以内的数目加减都要掰着手指头算!我刚禀报堂官要降他去看仓场防鼠患。这样的人也四格一等,八法不沾?”
“这厮是山西垰县人!”
孙越自言道:“这山西怎么有这么多别致的县名。”
林十三头上冒出了冷汗。怎么回事,他见过的十几名庸碌的山西籍官员,也全都是四格一等,八法不沾。
质疑变成了愤怒。冲天的愤怒!
你们吏部不公,要摘我们的官帽。与你们正堂、右堂同在晋籍的官员却都京察优等,前程光明?
没天理啦!
欺天啦!
愤怒的洪流在吏部门前翻滚。
“到大堂去!找杨博、刘进、张四维讨个说法!”
“林十三,你若拦我们,就是包庇京察大弊!”
“弟兄们!为了纲纪!为了公道!跟我冲啊!冲进吏部大堂,活捉三堂官!”
林十三本来想命锦衣卫阻拦。
转念一想,阻拦什么呢?
京察出现了如此明晃晃的弊案。难道吏部的三位堂官不该负责?
我若阻拦,岂不正应了刚才那人的话,成了包庇京察大弊?
林十三高声道:“诸位,我不拦着你们进吏部大堂。但求你们有事说事,不要打砸,更不要对堂官动手!”
“需知,君子动口不动手啊!动口又动手的,那是桂香楼的女表子!”
刚才还如丧考妣的王郎中来了精神:“放心!我们只说理,绝不动手。除非他们不讲理!”
大明的朝堂,多次发生过同僚斗殴事件。
这些两榜进士疯起来,跟市井无赖其实别无二致。也是互抡王八拳,抱着在地上滚屎蛋儿。
成化朝甚至出现过大学士袖里揣着杀猪刀,站在皇宫的宫道上意图捅了内阁首辅的事。
好在,老杨博是久经沙场的文官,镇得住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