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不同?”
倚情天知晓的部分是,君轩辕当时因为某一件事烦躁,在历练游历的过程中,遇到正在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剑而忧心的长日锟铻。
相逢,打了一架,然后就算相识。
当时的长日锟铻虽然年少,但在剑道已经有了极深的领悟。
“他从渴望得到认同、关注的弱者,一变而为追求自我剑道的剑者。”
剑灵神回忆着当年之事,陈述着事实:
“当时他能轻而易举驾驭窟内任何一口剑,赢得族民看重,但他一眼便明白,万剑窟的剑无从匹配自己,断然舍弃这份殊荣。”
倚情天好奇的则是:“他未与你提及过那段时间做了什么?”
“无。”剑灵神回忆道:“但观其剑上修为与应世态度,也可猜想。他的心志必然经历巨大的折磨,方能得到那般蜕变。”
“由外求至内求。”倚情天笃定道:“未参加锋选代表他未与你学习。”
也明白方才对方为何会发笑。
“你既了解他的剑,那我便不做解答。”剑灵神语气肃然道:
“至神一剑,乃入世涉尘之剑,穷究天地,通彻古今,包揽宇宙,而以一人一身一心贯之。”
“老头舍弃族人,舍弃亲人,舍弃善恶是非,舍弃名利权势,将将生命去芜存菁,舍剑之外再无他物。”
听自家老头少时的八卦,不代表倚情天会与外人一同做那些事,再来的话语中带着傲然:
“后来他面对一名强大的敌人,舍弃生命成就至极一剑,后又舍弃了剑。”
“在舍弃剑后,老头他得到了所有。”
君轩辕曾经戏称「剑宗」为「面宗」,以失为得的长日锟铻,大舍成就大得,在倚情天看来已经超越了至神之剑的境界。
大舍,大得,长日锟铻的道路已走到尽头。
他整个人已经圆满。
“至神之剑既是入世之剑,你自封于此如何能修得此道?”倚情天继而追问道。
剑灵神为他解答:“此乃天山锋脉世代传承之剑。”
他继续说道:“你应当能够明白,锋脉之人为何没有人能够悟得这一剑。当年长日锟铻曾回来过一次,以「怆天若失」对「至神一剑」。”
“我不如他,战败后便自封万剑窟,连带着万剑窟也被封闭多年。”
“自那之后天山锋脉便不再进行锋选仪式。”
“我本在等他再次回来,没想到,却等到了代他前来的你。”
“而今,经过这么长时间沉淀,天山锋脉之锋选可以重新开启。而他也真正超越了天山剑族历代先祖,达到了前人未曾抵达的境界。”
也就是说长日锟铻未对剑族传承弃若敝履。
但他也确实看不上锋脉族人。
剑族空有传承,族人舍本逐末,注定无人能够在剑道走到那一步。
反正他在锋脉不受待见,干脆直接一不做二不休,击败万剑本宗,叫停锋选,让天山锋脉沉淀一些年看看,看能不能有好苗子悟出来。
结果一直到倚情天前来万剑窟,都没人能领悟到这一步。
“至神之剑我自己悟,你给我讲一下即可。”
倚情天还是选择了常规的传承方式,杜绝了对方给自己灌顶。
学一学,不一定要以此为道,灌顶存在其固有缺点,即所得皆是别人的领悟而非自己,只有属于自己的领悟才属于自己。
剑凤对至神之剑确实产生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