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日报》的这篇大文章表扬的不只是他们一家单位。
也就不可能大篇幅的讲到沼气池,极有可能寥寥几笔带过,注意沼气池内容的人可能不多。
这就会有些偏离他原先想大力推广沼气池的目的了,没人关注等于白上了一次报纸。
但是,注意的人太多了也会坏事。
全国各地气候迥异,推广太快了反而把事情搞砸了是很可能的,之前那一波沼气池就是如此。
李子敬他原先的计划是先在京城推广,然后是华北,一边改进一边往外继续推广。
稳扎稳打,这样不会搞出不切实际的工程而坑人。
他只是想获得功德,可不是想祸害别人。
孟茂生那里出了岔子,李子敬准备启用更早之前的第一套方案。
第二天。
早上。
从昨天午后到现在,许三妹这些知情的小组干部忍了快一天时间了。
心情抑制不住的激动,急等想着看最新一期《RM日报》,也就逗留在大门口等邮递员送报纸来。
前台小姐娄晓娥奇怪道:“三妹姐,小兰,你们今天怎么没进去忙工作?”
兰杏子笑嘻嘻道:“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许三妹又看了一眼手表,“今天的报纸怎么来得这么慢?”
“原来是在等报纸呀!待会报纸来了,我给你们送去办公室。”娄晓娥随口说道。
兰杏子还是想第一眼看到,“我们现在也没什么事,就在这等了。”
事情太反常了,娄晓娥探问道:“今天的报纸有什么特别的内容么?”
兰杏子还是那句话,“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娄晓娥不傻,转念一想就猜到了,“是不是报纸又来夸五星食品了?”
“你们不是第一次上报纸了,之前也没见你们这么激动。”
许三妹忍不住说道:“这次的级别不一样。”
五星食品之前上过了京城日报,这么激动肯定是更高级别的。
太好猜了,娄晓娥惊讶道:“你们上《RM日报》啦?”
“嘘!”许三妹连忙压着声音说道:“还没有确定,等报纸来了再说。”
兰杏子小声说道:“昨天下午得到的消息,怕会空欢喜一场,我们就没有告诉大伙。”
娄晓娥猜测道:“李大组长的主意吧?”
“他那人最喜欢把肉吃进肚子里了才讲有肉吃。”
许三妹顺嘴夸道:“你对李组长真了解。昨天下午就是他让我们不要说出来的。”
娄晓娥觉得这话有些歧义,稍稍解释说道:“我对他了解的也不多,跟你们差不多。”
罗少纯骑着自行车到了门口,“今天的报纸出来了,有咱们!”
许三妹追问道:“罗大哥你在哪看到的?”
“我特意去了邮局。”罗少纯从包里拿出了一份报纸。
兰杏子右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懊恼道:“我怎么就没想到来上班的路上先去一趟邮局!”
许三妹一边接过报纸一边问道:“咱们在哪个版面?”
“在头版的最底下,前面几家单位都是国营大厂,咱们是最后一个,也有四五百个字。”罗少纯说完话去停自行车了。
连娄晓娥都凑过来了,三个女的也不嫌热,挤在一起看报纸。
‘这家企业做到了人人讲核算,处处讲效果,哪里有生产,哪里就有核算。’
‘在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消耗等几个方面苦下真功夫。’
‘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专业核算与群众核算密切结合的制度,使经济核算工作围绕着生产活动全面开展起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通篇都是表扬的用词,娄晓娥三人喜笑颜开。
兰杏子目测了一下,“写咱们小组的字是第二多的。”
“是嘛!”高二红也认真的重新数。
娄晓娥可惜道:“最前面的襄樊棉织厂一家单位就占了这篇文章一半的版面。”
兰杏子有自知之明,“咱们是小单位,他们是国营大厂,随便一个月的利润都够咱们一整年忙活的。”
高二红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减,“咱们以后也会是一家大厂!”
罗少纯已经锁好自行车走回来了,“你们赶紧拿进去给大伙报喜呀!”
兰杏子笑着应道:“知道啦!”
听到自家单位上了《RM日报》的消息,整个五星食品的职工一片欢腾是必然的。
这比去市里面领奖状更让人开心。
今天这份报纸必须装裱起来,还得拍成照片。
李子敬也挺开心的,有了这份荣誉,以后想要争取一些紧缺物资更容易了。
比如味精项目的电动机,改在这之后需要,就不需要娄晓娥借用娄家的关系。
至于沼气池的推广,他昨天已经决定了,印刷小册子送给那些生产大队。
微生物所去申请印刷用纸,李子敬自己私人出资金,京城的每一个生产大队送一份,总花费也就是二三十块钱。
路程近,那些生产大队肯定会派人来实地学习的,到时候招待学习人员还得安排人手。
这个问题不大,他们五星食品现在要忙活的是应对各级领导,比如直接领导,交道口街道办。
上报纸的事情,李子敬等人昨天没有对外透露,还好这次不会被批评没有及时汇报。
这种事五星食品的人没法提前知道才正常。
异常热闹忙碌的一周过去了。
这一天恰好是星期天。
上午。
五星食品第五进院。
组长、副组长办公室。
李子敬和邓长玉俩人刚刚从外面回来。
许三妹给俩人倒了茶水,“今天的会开得怎么样?”
邓长玉蹙眉道:“形势有些严峻啊!”
李子敬一句话没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揉着太阳穴。
此时无声胜有声。
许三妹面露忧愁问道:“比咱们报纸上说的还更严重么?”
邓长玉详细说道:“苏国不愿意在他们国家发我们的文章,对我们进行了抹黑和污蔑。”
“捷勀斯洛伐勀、葆加利亚、东徳这些国家的...,意达利、珐国这些国家的...报纸。”
“全都对我们进行了攻击。”
“罗马泥亚只能算是比较中立,‘日供’算是中立稍微偏向我们。”
“现在就剩北朝藓、啊尔巴尼亚、南越国的...是对我们比较友好的了。”
许三妹伸出了三根手指,“就剩三个了啊。”
这就是李组长脑壳疼的原因,为了拉拢这些歪瓜裂枣,我们要花好多真金白银。
不拉拢的话,群众会觉得我们连一个好朋友也没有。
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士气,自信心这玩意很重要,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做事情、搞建设都需要。
而且我们一直在想办法恢复联合国的席位。
60年,票数已经是34:42,票数只差8张了。
61年,本来很有希望了,镁国玩弄程序上的花招,把我们恢复席位的问题上升为‘重要问题’,这样就必须三分之二的国家同意才行。
连续10年,都在争取这个三分之二。
即使71年10月25日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实际不是按三分之二通过的。
因为镁国佬每年都提案‘我们恢复席位问题是重要问题’,这一次的票数是55:59,弃权的15。
这个提案没被通过,我们就不需要三分之二了,只需要简单多数就可以恢复席位。
我们自己是比较矜持的,坦桑泥亚的朋友直接跑到台上跳舞庆祝了。
这一年我们建交61个国家,‘西边国家’即使投反对,我们都能稳进了。
几十年后有些不清楚内情的人只见瓯洲国家一致的赞成,认为是瓯洲的功劳。
还是71年的海峡东岸的人更懂,为保存不被驱赶的颜面,没等投票开始就先溜了。
不用投也知道输定了!
即使是锦上添花,我们也感谢这些国家的支持,但是要论起功劳,主要还是帮我们提案的那些国家。
像啊尔巴尼亚这样的,连续多年带头提案让联大讨论,我们肯定是要给人家一些好处。
国际社会的关系其实很像乡下村子里的关系,很讲究人情来往的。
除了道义方面,大部分是你支持我,我支持你;支持你对我自己有利,我才支持你。
与国际关系的坏消息不同,我们国内好消息不断。
不管工业还是农业生产,今年比去年好了很多,都是普通人肉眼可见的。
这些好消息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内因,相比国际关系的外因,更能增强大伙自力更生搞建设的自信心。
像是上嗨的副食品供应量是去年的两倍,广洲等城市也是如此。
当然最大的好消息,是传言了很久的涨工资终于来真的了。
劳动部门已经通知了各单位,8月份开始提工资等级。
95号四合院。
中院门的边上,晒不着太阳,还有穿堂风,是个纳凉的好地方。
很是安逸,一群邻居坐在这里闲聊天。
黄金球手里夹着一根烟,“这次提工资,咱们这么多人,估摸就我和甘德明有些希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