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反应比对手慢了那么0.1秒,或者零点零几秒就输了。
除此之外,还有战术安排、大局观的抉择、个人发挥。
既有团队配合,又可以充分发挥个人英雄主义。
是电竞的不二之选。
如果星作发展电竞,让《星际争霸》扛大头,那《CS:GO》肯定是稳坐第二把交椅。
星际的门槛还是太高。
《CS:GO》可以让更多的玩家参与到电子竞技里面。
说到竞技。
林书晗发现了最近友商开发出了一款竞速类型的游戏,主打的也是一个竞技。
“我觉得《极速飞车》做的就没有我们好。”
“嗯?《极速飞车》?你也玩了吗?”
林书晗:??
也?
苏晟也玩了?
那苏晟的闭关倒也不是没干正事儿啊。
作为一个一线的游戏开发人员,肯定要多接触常接触市面上的游戏。
哪怕成绩不如他们,也要分析一下优缺点。
“我倒也不是玩吧,就是体验了一下。”
“那你说说你的看法呗?”
林书晗暂时还没研究的那么深刻,但问题他发现了不少。
首先就是这个氪金的问题。
她最担心的情况,没在CS里面发生,但是却发生在了《极限竞速》里面。
玩家可以通过氪金在商城购买各式各样的赛车。
而且游戏还有一个相当致命的大毛病,那就是这个氪金是没有上限的改装系统。
玩家可以花钱买改装卡,然后把自己的车辆各项性能都拉得很高很高。
这样就带来一个情况。
普通玩家基本上没有游戏体验,因为氪金车辆和普通车辆是断档的差距。
这个差距是无法用技术来填补起来的。
这样的设计当做普通的网游还可以玩,但如果是以“电竞”为核心来做推广,甚至后面还要做电竞俱乐部的话,那指定是不行。
因为竞速这个竞技的概念太强了,比SC的指挥官对决、CS的阵营对决还要强。
只有第一名是胜者,第二名都只能算输家。
竞技和盈利原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冲突,无法解决,只能通过艰难的努力找一个微妙的点,或者加一些规则进行调和。
像是《星际争霸》的战役以及1V1那样的区别。
又或者是《CS:GO》的卖皮肤。
竞技的核心就是公平啊!
苏晟倒是也没研究多长时间,这种游戏对于他来说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研究。
只需要体验几个小时,就能把整个游戏给吃透了。
他大概发现了几点问题。
首先是竞技性不够强。
竞速的竞技性很强,但是《极速飞车》做的并不强,甚至加了许多花里胡哨的设定,弱化了“竞技”这个概念。
因为游戏的玩法是固定的。
《极限竞速》比不上《CS》,因为后者是与人斗,有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
计算对方的经济,能买什么枪,有没有道具。
提前布置自己的人手,重点防A包点还是B包点。
地图上有不同的点位博弈。
枪法、道具甚至运气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都会占相应的一部分。
可玩性其实很高。
“竞速”这个概念,有一个谁第一名谁是赢家的设定
单看《极限竞速》的竞技设计,不考虑氪金之类的都完全不够看。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在大家都拉满的情况下,每一张地图都会有一个最优解路线。
这个弯道怎么飘,飘多少,都是有一个最快值的。
只要按照这个路线跑,那就是最快。
不需要多少技巧。
按“围棋”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背板。
《星际争霸》就更比不上了。
纳什均衡直接拉满,不是一张复杂地图就能做到的。
这都不是《CS》田字数学模型的问题,模型就摆在玩家的面前。
哪怕再复杂的地图模型,随着玩家的开发,也有最优解路线。
这个东西不能根治,可持续性低,只能通过不断地出新地图来对抗这个最优解。
《CS》和《SC》就不需要这么强的更新。
哪怕《CS》像V社一样不更新都行。
但是《飞车》这游戏就得不断的花人力去做更复杂的冲突。
可这样也无法彻底解决,因为需要玩家付出额外的学习成本。
《CS》的基本功是枪法。
《SC》的基本功是运营。
《飞车》的基本功应该是车感。
游戏每出一张新地图,就需要去重新学习每一个弯道,成本实际上是很高的。
CS出新地图,也得学道具,但是枪法这个基本盘在,慢慢学就是了。
飞车就得从头去学。
不是所有玩家都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学,上班就已经很累了。
这种前提下,哪怕花大力气去维护新鲜感,也会一点点滑向时间的尽头。
因为玩家总会厌倦,不想学习新东西,能一张张学的地图会随着更新的次数减少的。
这才是《飞车》最大的问题。
氪金什么的都得排在第二位。
苏晟不需要林书晗提醒,当然知道这个核心冲突,哪怕《农药》都不敢这么做。
“有点像强推出来的游戏。”
苏晟体验之后觉得《qq飞车》既视感很重,也有点《跑跑卡丁车》的影子。
飞车抄的跑跑,但跑跑抄的也是任天堂的马里奥赛车。
就算是《跑跑卡丁车》最巅峰时期也就80万在线。
九州这个环境,再给个环境Buff,苏晟估计这种类型的最高也就120万在线。
但是《极速飞车》现在连80的一半都没达到,也就三四十左右。
其实没必要盯着竞技这一块。
尤其是这类游戏。
跑跑是竞速竞技的开创者,但只要卖车就影响竞技,怎么样都无法避免。
苏晟没有针对《劲舞团》大肆做竞技就是这样的。
最后大家都能闭着眼睛跳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要是做比赛,你是让选手们全都拉满呢,还是都用平板车?
拉满不够亲民,因为没有几个玩家能都拉满。
平板车?
谁tm用平板车啊?
职业选手用平板跑了个2分钟,但普通玩家玩的时候起码都是一辆还可以的车,随便跑一分半。
没有概念,也没有对比性。
但如果抛开竞技,单论游戏性,能做到这种程度,苏晟觉得已经够可以了。
“我也觉得是强推出来的,殷晓龙这次没做好。”
哈?
谁?
殷晓龙?
这游戏是殷晓龙做的?
苏晟没去看开发团队名单。
没想到竟然是他的“外门大弟子”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