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圆方台
圆方台的歷史要追溯,大概要追溯到数百年前的大明皇帝北征蒙古归来。
史书里是这样写的一一这位被后世称为“武宗”的皇帝站在顺天府城墙上眺望星河,忽然看见天狼星与紫微星之间炸开一团青焰。
次日早朝,他当著文武百官的面说:“昨夜紫气东来,星君託梦要朕在陪都建一座通天台。”
文武百官皆允。
於是这座通天台就开始兴建它明明不高,即便举国之力兴建,却也建了整整十二年才建好。
第三年的进度稍微慢了些,工部尚书就因贪墨被剐了三千刀,从此谁也不敢在这项工程上刮油水,就是最能干的功臣能臣也不敢。
当然,这是正史所记载的片段,有些神话片段看看就完事了。
在克格勃和中情局的眼里,他们猜测这座阁楼与前不久发生的北征蒙古有关。
大明皇帝前不久发起了针对蒙古国的战爭,战爭的名义是“十世之仇,犹可报也”,意思是元人之前在中原肆虐过,现在我要来报復了。
这理由说合適也合適,但说奇怪更奇怪,最后他们的情报部门经过一番印证后得到结论,大明皇帝不惜劳民伤財也要支持这场北征大概率是为了哲人王系统的初代架构。
不然没办法解释当时已经是如日中天的大明帝国为什么三天打服了蒙古以后,还把那些游牧民族突突了个乾净,也没办法解释十多年后,哲人王系统横空出世。
这个猜测颇有道理,所以所有人公认哲人王系统最重要的根伺服器之一或许就架设在应天府圆方台下。
也正因此,应天府在美苏的燃素之打击名单上,甚至比顺天府的威胁级更高。
而每年皇位更叠,皇嗣们都要来应天府加冕登基,更是从侧面佐证了这一点。
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这是大明故意针对流言放出的烟雾弹。
谁也说不清楚—.但是能肯定的是,这座阁楼对大明非常重要,
阁楼通体漆黑,檐角飞翘,远看像柄斜插向天的剑。
儘管是耗费无数人力財力兴建的奇观,但其本身在应天府並不显眼。
楼名“九五”,高九层,取“九五至尊”之意。
每层外廊都刻满日月星辰、山河社稷的浮雕,但经年风雨剥蚀,纹路早已模糊不清。
倒是有人尝试修过,但是那是一笔天文数字,最后也还是作罢了。
而阁楼顶层的祭台才是真正的“圆方台”。
第九层的祭台仅有一个入口,上头的祭台以青玉铺就成方形,中央嵌著块巨大的圆石,象徵“天圆地方”。
圆方台除了皇帝登基外基本不对外开放,平日里,阁楼由一队哑仆看守,他们世代居於此,不识字,不说话,只按祖训每日清扫台阶,確保祭台纤尘不染。
但每逢新皇登基,这里便是天下焦点。
如果是正常决出胜负,那仪式就比较繁杂了。
仪式前夜,礼部官员会带人点燃长明灯,文武百官再按官职大小捧著灯跪在楼层台阶前,左文右武,从底层一路跪到顶层。
灯火豌蜓而上,如水的龙流著光,如龙的人捧著灯,映得阁楼通明如昼。
登基当日,皇帝独自攀爬九层阶梯,从文武百官身边走过接受百官叩拜,再在顶楼宣念祭文与继位詔书,最后完成封禪登基,颁布第一道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