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成了一方,那也无所谓,至少排除了一方威胁,
这倒是会留下些隱患,比如朱钦堇这边如果成功了,那无论刺杀者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其对手必然意识到真正出手的人是谁如果能抓到暗杀者的尾巴,拿这个大做文章是一个不错的攻击把柄。
所以无论他是谁,应该会也安排一次针对自己的刺杀,用以堵悠悠眾口。
如果都失败了,呵呵,那你们就猜吧一一究竟是谁要杀你?
三方博弈谁都不可信,谁都有动机。
黎诚淡淡道:“我一回到偏殿,就发现了那两个隱藏著的傢伙,一个藏在阴影里,一个偽装成小廝,那时候我就有些警觉了。”
“只不过我起初还以为是针对我的刺杀,因为我这段时间风头太盛,他们想要除去我,我並不意外。”
“毕竟无论是认为是我杀了五皇子的那位遗,还是对於大皇子和二皇子来说,我都是肉中刺眼中钉,不得不除掉的一枚棋子。”
黎诚的声音平淡,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半响才道:“后来整个行宫断电,我才发现他们的目標是你。”
朱钦堇嘆了口气,道:“隨著五弟蹊蹺的死,现在所有人已经撕破了表面上的温和,开始用最极端的方式爭夺那个位置了。”
“我其实很好奇一点。”黎诚手里捏著茶杯,忽然问:“如果皇位交叠最终都会成为拳头的纷爭,那二皇子所求的东林政治口舌又有什么意义。”
“—”朱钦堇道:“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一一因为大皇子和二皇子实际上走的都是同一条路子。”
黎诚稍微有些困惑,以他的视角来看,二人所走的路子截然不同,所掌握的东西也截然不同。
“无论是大哥还是二哥,实际上最后的目標都是找队友一一找一个最强的队友,就像先王找到云贺一样。”
恍若一道惊雷惊醒了黎诚。
黎诚何等聪明,几乎是一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自己一直搞错了一点!
这方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政治完全不同,这方世界可是能真正做到伟力归於一身的!
一个传统封建王朝要稳固,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权和军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是传统,是王权的象徵,其关键代表一一也就是背后站著哲人王的天子。
朱家皇嗣的身份以及哲人王系统足够保证“祀”的合理合法性,接下来继承人只需要考虑“戎”这一个选项。
戎为何物?
此字始见於商代甲骨文,其字由用於进攻的“戈”和用於防御的“甲”构成,本义是兵器的总称,引申指兵器的使用者一一兵土、军人。
也就是拳头、暴力、枪桿子。
天然的法理性与拳头合一,才是“国”。
晋末五胡乱华,未有一个王朝能真正大统,便是缺了“祀”。
而楚王问鼎、三家分晋、汉末分三国,便是缺了“戎”。
拿汉末来说,儘管有“国恆以弱灭,独汉以强亡”这句话让人觉得大汉亡国的原因不在“戎”,但实际上,这句话不能与它的前半部分分开理解。
这句话出自《读通鑑论:卷八桓帝。
云:“於是天下知唯此为功名之径而祸之所及者鲜也,士大夫乐习之,凡民亦竞尚之,於是而盗日起,兵日兴,究且瓜分鼎峙,以成乎袁、曹、孙、刘之世。故国恆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什么意思?天下人都知道打仗能得到好处,全都去打仗了,最终天下人瓜分鼎峙,“以成乎袁、曹、孙、刘之世”。
简单来说,就是“穷兵默武”,导致了“祀”的分裂,大家表面都尊大汉天子,实际全都不把皇帝放眼里了。
最终“祀”的分裂导致了“戎”的崩塌,大汉自然也就群雄割据逐鹿天下了。
那为何大明皇嗣代代內斗,却还能绵延至今呢?
有请重量级存在一一“哲人王。”
没错,还是它。
它確保了一点一一在天子没有登基之前,整个国家的大军势並不发生剧烈变动,最多也就是部分调动—
五皇子调用蜀中的兵力就已经用了浑身解数,难道他不想调用整个大明的军力围剿黎诚?当然想了,只是他没这个能力,没这个权利!
哲人王系统与皇嗣之间是互相均衡的!
唯有宣告登基,那才是真正的皇帝,真正的哲人王。
而这份被默许的內部竞爭,实际上也是为了充盈“戎”。
拿这一代举例,大皇子的基本盘是六郡良家子,是官兵体系中的后代,他迫切要在贵族军官中找到最大的拳头,用“从龙之功”这份殊荣把他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而二皇子则是走的招贤纳士,东林书院的路子,黎诚出身穷苦,如果他没有银鐺入狱,大概率会被这边发掘,成为二皇子帐下一员。
两者一江湖一庙堂,所为的都是一个目標一一找到一个拳头最大,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存在,他是贵族,就让他升迁,他是穷人,就让他暮登天子堂。
简而言之,皇位的爭锋,其实只是在找人一一找一个最强者,找一个能顛覆规则的人。
他支持谁,谁就有绝对的优势,如果他死了一一死了就证明他不是要找的人。
黎诚缓缓吐出口气,是的,他一直陷入了严重的思维惯性之中,以现代政治中集团政治的思维来套用赛博大明的政治。
实际上赛博大明並不需要考虑集团政治需要考虑的东西一一它是强人政治。
如何能把强人拉拢,如何培养强人,如果能让强人发自內心地维护大明的规则,维持大明的统治,这才是他们需要做的。
皇嗣夺嫡的戏码与其说是皇子们在爭夺皇位,不如说是他们所找到的强人在彼此搏命。
所以五皇子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算法世界能批量生產大成,可在真正的强人面前那都是土鸡瓦狗。
一百个大成也不够云贺一刀!
想到这里,黎诚看向朱钦堇,缓声道:“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你还能战吗?”朱钦堇也看著黎诚的眼睛,轻声道:“夺嫡致使大明乱得够久了,已不再容许它继续乱下去。”
“今晚,便是终结它乱象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