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695章 就好这一口!!!

第695章 就好这一口!!!

第5章 就好这一口!!!

秋天来了。

这对于刘家庄人们来说,是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日子。

燕京的秋天,美不胜收,无论是郊外的素秋风光,还是城市里的文化韵味,都有一番风情。

到了十月,京西刘家庄地区的秋色便越来越浓了。

繁似锦的春天、热情奔放的夏天都已经过去,刘家庄呈现出一派凉爽恬静的景象。

这里的行道树两旁,枫树的叶片已然飘浮一片独特的颜色——灿烂的金黄。

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刘勇开车回老宅路过河西家老羊肉汤店时,就闻到飘来的羊肉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刘勇缓缓将车停靠在路边,推门走进那家远近闻名的老字号卤味店。

店里飘散着浓郁的卤香,勾人食欲。

他精心挑选了一只现宰的本地山羊,又让老板称了几只卤得金黄透亮的羊头和羊腿。

这家店是刘家庄的老字号,历经三代人经营,卤味手艺堪称一绝。

特别是那秘制卤汁,据说用了二十多种香料,慢火熬制三天三夜才成。

刘勇的大伯刘之野最爱吃这家的卤味,几十年了怎么吃也没吃够。

听说大伯刚完成一项重要工作,正在家休养,刘勇特意前来探望。

大伯这些年着实不容易,肩负重任,三个子女虽然事业有成,却都在外地,很少能回家陪伴。

作为家族里唯一还在京城工作的二代子弟,刘勇深感自己有责任替兄弟姐妹们多照顾这些长辈。

刘勇拎着沉甸甸的卤味礼盒,心里盘算着待会要好好陪大伯喝两盅,聊聊家常。

刘勇走出卤味店时,夕阳的余晖正洒在青石板路上。他小心翼翼地抱着礼盒,生怕颠簸会破坏卤味的完美形态。礼盒上印着老店的金字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车子驶过熟悉的街巷,刘勇想起小时候大伯常带他来这家店的情景。

那时大伯总会多买一些,让刘勇带回家给父母尝尝。

如今角色对调,他不禁莞尔。

转过最后一个路口,大伯家的四合院已映入眼帘。

院门口那棵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记得大伯说过,这是老太爷当年亲手栽下的。

刘勇停好车,整了整衣领,突然听到院内传来悠扬的京胡声——是二叔公最爱的《夜深沉。

看来他老人家今天心情不错,这让刘勇也松了口气。

他轻轻叩响朱红色的大门,京胡声戛然而止,随即传来二叔公洪亮的声音:“来了来了!”脚步声由远及近,刘勇仿佛已经闻到了院里飘来的茉莉茶香。

刘竟斋已年逾八旬,这些年来养尊处优,不仅耳聪目明,身子骨也颇为硬朗。

当他推开四合院那扇朱漆斑驳的厚重大门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哟,这不是小勇回来了吗!”

“呵呵,二叔公,我回来看您来了,您老近来身体可好啊?”刘勇将手里的东西放下,赶紧去搀扶刘竟斋。

刘竟斋笑着摆摆手,示意不用搀扶,自己拄着拐杖稳稳地迈过门槛。

阳光透过院中的老槐树,斑驳地洒在青石板上,映出几分岁月的痕迹。

“你这孩子,回来就回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刘竟斋指了指地上的礼物,眼中满是慈爱。

刘勇挠了挠头,笑道:“都是些补品,听说对老人家身体好。

另外,那些吃食是我大伯爱吃的,晚上我不走了,陪长辈们喝几杯。”

刘竟斋哈哈一笑,拍了拍刘勇的肩膀:“我这把老骨头,硬朗着呢!倒是你,听说在市局干得不错?”

刘勇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自豪:“还成吧,负责刑侦处工作,总算没给您跟我大伯丢脸。”

两人边说边往院里走,刘竟斋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墙角的一株兰:“瞧,你小时候差点弄死的那株,今年开得特别好。”

刘勇尴尬的一笑:“嘿嘿,叔公,您老记性可真好!”他小时最为调皮,闯下的祸着实不少。

屋内,刘之野正沉浸在书页间,忽闻院中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人上了年纪,总爱追忆往昔,更盼着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的温馨时刻。

“是小勇来了吧?快进屋坐!”他放下手中的书卷,声音里透着掩不住的欢喜。

“叔公,大伯唤我呢,我先去给他老人家请安,您在这儿歇会儿。”刘勇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刘竟斋,将他安顿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

斑驳的阳光透过绿叶间隙洒落,在老人身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去吧去吧!”刘竟斋眯着眼笑道,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你大伯昨儿还念叨着,说你们兄弟几个都忙,也没空回来看他呢!”

刘勇应了一声,转身朝正屋走去。

刘竟斋望着他的背影,目光中满是慈爱。

他伸手抚摸着藤椅扶手上斑驳的漆痕,这椅子还是老爷子当年亲手做的,如今传到了刘竟斋手上,已陪伴他度过了大半辈子。

葡萄架上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刘竟斋抬头望去,只见几只麻雀在枝叶间欢快地跳跃。

他想起刘勇小时候和刘武、刘文这些兄长们一起在这个院子里追逐打闹的情景。

那时的阳光也是这样温暖,葡萄架下总是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

……

夕阳西下,葡萄架下摆开了晚餐的阵势。

初秋的晚风轻拂,带着几分凉意却不失温暖,正是最宜人的时节。

葡萄藤蔓间漏下斑驳的月光,为这场家宴平添了几分诗意。

刘勇特意带来的那只肥羊,此刻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俨然成了今晚餐桌上的主角。

刘之野望着眼前热气腾腾的铜锅,思绪万千。

他这一生尝遍珍馐美味,山珍海味早已不足为奇。

可说来也怪,越是上了年纪,反倒越是怀念那些简单质朴的味道。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忆苦思甜“吧。

刘之野打小最喜欢这个季节,在燕京,秋风一起,不但气候风物是一年的最佳时刻,就是普通家门口的零食小吃,也丰富多彩。

可口消闲之物,随季上市,品多质美,加上那婉转多姿的吆喝叫卖的声音,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活享受。

一到秋天,刘之野就不免引起对当年儿时的怀念。

早秋,不过中元前后,晨间,有叫卖羊头肉的首唱;

晚秋,在暮云庭院,瑟瑟西风中,有灯下剥“半空儿”的乐趣;

入冬以后,新寒乍袭,晚间卖水萝卜的吆喝声,断断续续在北风中传来的情味,都是一种感受。

虽然这几种食物,都是极平常的市井之物,但它引起平凡生活中一种家居的恬然乐趣,则是无穷的,不能以价值观念衡量。

就比如说,刘之野最爱吃的这个羊头肉。

记得小的时候和如今不太一样。

那会儿羊头肉是早点范围中的铺助食品,和烧饼油条豆腐浆等主食不同,在季节上表现极为突出。

立秋这天,一定要上市叫卖。

尽管天气还热,也不失时。

反之,天气已凉但未到立秋,也不见上市。

燕京老住户,到立秋这天,都注意听着这第一声的叫卖:“啊,羊……头肉喂!”

意味着秋深已在眼前,给人以极亲切的季节感。

羊头肉,一律白切,但不宜佐酒,也不能下饭,只配合早晨的烧饼油炸果最相宜。

如果能同时吃到后门邬家的“焦圈、小螺丝转儿”,配上一碗杏仁儿茶,那真可说是味美绝伦了。

入秋,是吃羊肉的最佳时刻,夏天风靡一时的烧羊肉已下市了。

羊肉的头、脚没有销路,羊肉铺子就把多余的头、脚批给小贩,上街叫卖“羊头肉”。

刘之野记得他上小学的时候,燕京城里有许多这样的卖羊头肉的小贩。

小贩肩挑一担,一边是一只扁圆箩筐,另一面的筐只贮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