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要是累的话,中午吃了饭去休息一会。”刘菲叮嘱他。
陆国良也没再说别的,继续和刘同强聊天去了。
最近中午很闷热,出来吃饭的人更不多。
这时候三五桌人,忙活完后,陆国良他们也开始吃饭,休息。
看到鑫宝去睡觉时,陆国良并没有睡觉,利用这个难得的时间继续写稿。
对他来说,写小说并不单纯是为了挣稿费,还是一种享受。
从以前的看小说到现在自己写故事,陆国良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或者身边朋友家的事情,浓缩成一个又一个的情节贯穿在整本书里,甚至把自己代入主角的生活里,随着主角一起从小到大慢慢成功,他觉得这个过程很爽。
在陆国良沉浸在他编织的故事中,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而陆国良没有什么感觉。
……
一辆从济城过来的长途大巴在宝山镇停下了,陆国栋,陆青山,周翠珍他们先后拿着东西抱着孩子下车。
把东西放下后,陆青山又回来扶他老父亲陆吉庆下车。
等着文荣芳最后抱着在车上睡着的闺女陆欣然下车后,司机也帮他们打开地下的行李舱,把里边的行李拿出来,大巴车这才继续上路。
陆青山给他们说:“你们先在这里等着,我去站上把三轮车骑过来。”
他晚上还要来供电站这边值班,供电站本身有辆摩托三轮车,骑走晚上再回来正好。
走着到供电站那边没多久,陆青山就骑着三轮车过来了。
所有人一一坐在三轮车的车斗里,老父亲跟着他一块坐在前边的长排座位上,骑着往陆家庄走。
来到村里后,这个点儿有不少人在路边上的阴凉地里凉快着。
看到陆青山他们回来,都和他们打招呼。
这个时候陆青山总会把三轮车停下,和乡亲们聊天。
都是一个村里的,很多人都沾亲带故。
看到车上拉的东西,再加上一家人刚回来,有知道消息的还问他们是不是去博城老二家那边玩儿了。
“叔,刚从我兄弟家回来,这都是老二给买的东西,说不要吧,他非得给买,让拿回来的。”陆国栋指着车上的东西说。
看到下边有孩子,陆国栋从散装的零食里拿出一把糖块递给小孩:“快吃吧,挺甜的。”
小孩看看身边的长辈,得到允许后,这才接过来。
喜滋滋的拿着就要往嘴里塞,但被身边的大人制止了:“还没扒皮呢,就知道吃,吃下去拉肚子吧。”
“山哥,外边太热,你们快点回家吧,等晚上一块喝点。”有人说道。
他刚说完,陆青山接着摆手:“今天不行,我晚上还得去值班。”
但是刚才邀请的人接着说道:“你值班就是过去点个名,再回来喝酒,吃完饭再去值班室睡一觉,不挺好的吗?”
这就是农村‘电老虎’的值班老套路。
听到他这么说,陆青山瞪眼:“这像什么话,我晚上还得去干活呢,喝了酒怎么去爬电杆呀。”
一帮人哈哈大笑起来。
陆青山骑着三轮车走了。
他们刚走,刚才说话的这群人又叽叽喳喳的聊起来,说的最多的还是在博城混的老二陆国良。
“你们刚才都看到了吧?那车里的东西可真不少,光成箱的我数着都有五六个,啧啧,看来人家是真混好了。”
“可我怎么听说他们家老二的媳妇身体不太好,这两年一直在治病啊?”
“你这不废话,好像谁没得过病一样,只要不是得癌症,其他的什么病哪有治不好的呀,再说人家在城里还能找不到好医生?”
“说的也是,你看人家现在把他爷爷和爸妈,还有国栋他们都接到那边玩了几天,拿着一大堆东西回来了,我家那小子要是有这么争气,我再累也高兴。”
“那就别说了,慢慢混呗。”几个人越聊越偏。
但是还都特别喜欢讨论这种话题。
尤其是谁在外边混得好,他们更喜欢讨论。
陆青山骑着三轮车往家走,这段只有几百米的路,愣是停下三回。
陆国栋看到有小孩时,都会拿出他兄弟买的散装糖果给小孩分分,其他的东西没分。
但是有不少人都看到了。
也都知道他们这几天全家去博城老二家玩的事情,听着他们说老二陆国良两口子这两天带他们去动物园玩、去公园玩,还去过其他地方,也带他们吃过什么好东西,尤其听说老二在城里开了个烧烤店,生意还不错,一时间各种恭维的话层出不穷,也显得更加热情了。
陆吉庆在三轮车上坐着,一直笑呵呵的,他觉得孙子争气,给他长脸。
路青山在门口停下三轮车,陆国栋这才说道:“爸,我给国良打个电话说一声咱们到家了。”
“对对,快点给你兄弟说一声,别让他一直惦记着。”陆青山还没说话,周翠珍先说道。
此时周翠珍也笑得合不拢嘴。
从村口到他们家这段路上,碰到左邻右舍就停下来聊聊,说着老二陆国良在博城的事,自然也听到别人对他们家老二的认同。
现在她有种让老伴儿陆青山再骑着三轮车带他们在全村走一圈的冲动。
最后到底也没这么干。
……
陆国良接到他哥的电话,就知道他们应该到家了。
果然是如此,听到大哥在电话里说让他多休息,陆国良也叮嘱他们回去后多休息,还叮嘱他们把香肠和其他的真空包装肉食品放到冰箱里,慢慢吃就行。
挂断电话后,陆国良看着他这一下午写的稿子,已经有17000多字,平均每小时8000,这个速度可以。
但是他也保持不住,只能偶尔超常发挥。
可即便是如此,陆国良也很开心,存稿越多,他才越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