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势力为了一己私利,连结在一起,不择手段地操控舆论,哄抬房价!”
“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为了揭露、抨击这一场不顾民生大众的恶劣行为!”
关祖声音洪亮,语气中满是愤慨。
“首先,《南华日报,看看你们做了什么!《港岛土地资源枯竭:未来10年新房供应将暴跌50%!,这个所谓的50%,是哪里来的?华新社?还是什么地方?”
“昨日,我跟华新社的领导通电话,他们已经明确答复土地供应不会减少。所以《南华日报用这种耸人听闻的标题,配上虚假的数据,妄图制造恐慌,为房价疯涨造势。你们的居心何在?”
“我希望新闻署能够重视这一个问题,依照《出版管理条例《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法例法规度,对《南华日报进行惩罚。”
“同时,我号召港岛市民,对这种哄抬房价,没有企业良心的报纸,坚决抵制!”
关祖义愤填膺。
他当然不会仅仅在口头上批评《南华日报,所以,直接号召市民进行抵制。
你不顾市民的利益,那我号召市民抵制,顺理成章。
台下,
众多记者纷纷看向某个区域,那里正是《南华日报记者的位置。
南华日报的记者:“…………”
感受周围的目光,这一刻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而且,
如果市民真的抵制,那《南华日报的销量岂不是雪崩?
“还有《亚洲华尔街日报的《97之后,将有大量内地富豪涌入港岛购房,豪宅价格年内或翻倍!的文章,毫无根据,信口胡诌,就为了让市民们陷入焦虑,盲目跟风买房。”
“还有其他报纸,我就不一一点名了……”
关祖目光扫视全场,
“你们对得起香港的市民吗?对得起你们扎根的这片土地吗?”
“除了报纸之外,”
“我这里要点名批评银行方面!”
“汇丰、渣打,还有那些所谓的资产管理公司,你们更是狼狈为奸!用专业术语包装虚假数据,欺骗大众,误导市场,其心可诛!”
“此外,更过分的是,汇丰、渣打等银行,推出所谓的‘超低首付计划’,诱导市民高杠杆贷款买房。却忘记了这样做的弊端,一旦房地产市场波动,香港的金融体系将面临灭顶之灾!”
“这些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为,严重扰乱金融秩序,这里,我以立法局席主的身份,要求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能够迅速介入调查,该罚款罚款,该吊销牌照就吊销牌照,绝不姑息!”
众多记者一个个兴奋起来了。
什么《南华日报,都是小瘪三!
汇丰、渣打,这才够劲啊!
关祖最近一年‘修身养性’,再也没有搞什么大动作,这次终于来了!
港岛要热闹了!
以前汇丰过于巨无霸,可能记者不太敢过于报道。现在汇丰就是被关先生揉圆搓扁的货色,只要自己站在关先生这一边,汇丰算个毛。
这时候,关祖又加了一句:“此外,对于汇丰、渣打这些银行的无良行为,我希望市民能够认清他们的真面目,抗议,或者抵制这些银行。”
单单政府惩罚怎么够?
关祖就是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抵制,抗议,让你们失去民众基础。
“除了银行之外,还有一个公司……”
“那就是索罗斯基金公司。”
关祖他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
“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整个炒房计划,都是他们一手推动,联合各方势力,收买所谓的经济专家,跟房地产企业勾结,跟银行勾结,甚至不断制造假交易,人制造房价暴涨的假象。”
“短短的一个月,香港的房价已经涨了13%,再这样炒下去,普通市民还买得起房吗?”
台下的记者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不少年轻的记者,更是内心疯狂点赞,因为他们还没买房,房价高了他们还怎么买?
“此外……”
“我以立法局席主的身份,点名批评几个房地产公司,包括新世界地产、兆业地产、嘉里地产、九龙仓地产、长江实业……”
关祖目光冷峻,一连点了七八个房地产商。
“这些房地产商,我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联合一起,捂盘惜售,推高房价……虽然从商业上、法律上,他们并无不妥。”
“但是结合银行、索罗斯基金公司、媒体的联动合作,他们显然有参与恶意操控房地产市场,制造恐慌氛围,从中谋取暴利的嫌疑!”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是对香港社会公平正义的公然践踏!”
声音铿锵有力。
这些房地产想要牟取暴利,以为打个电话通知一声,关祖就不会记小本本。
简直天真!
曝光他们,谴责他们,让市民抵制他们。
身为商人,如果声誉受损,他们还能像以前那样吹嘘企业文化‘为市民住房问题谋福祉’这种大话吗?市民买他们的房子、产品,估计都要思考再三。
很快到了采访环节,
tvb的记者迫不及待地提问:“关先生,你认为未来的房价,会持续上涨吗?”
关祖:“随着经济上升,房价上涨是必然的,但是!我希望这个房价能够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
《明报记者:“但是目前房屋紧缺,大量市民有购房需求,这次更是有‘尽快上车’的恐慌性购房,关先生有什么策略可以解决这个局面吗?”
关祖认真严肃:“这一点,原本应该是这次新闻发布会第二个议题,不过这里既然采访到了这一个,我就先跟各位媒体宣布一下接下来我的计划。”
什么?
还有第二个议题?
所有记者精神二振。
关祖目光扫视全场,面容肃穆:
“目前,我准备了3个计划……”
“首先……”
“我接下来,会以立法局席主的身份,召集发展局、地政总署、房屋局的负责人开会,一起商谈加大对廉租房、廉价房的建设计划。”
“其次……”
“我已经和华新社的领导谈过,他们已经明确表态,在1997之后,会加大廉租房、廉价房的土地审批,推进‘市民有房住’计划。”
所有记者纷纷点头。
这确实是可以缓解一下市民的焦虑。
但是,还不够!
远水解不了近渴!
“但是,这还不够!”
“这些廉租房、廉价房,因为建设周期过长,等建好第一批之后,最快也要一年多,就算是10年也无法解决市民的根本问题。所以我将推动另外一个计划。”
所有记者精神再振。
“这个计划,叫——旧楼改造计划!”
————————
ps:第二章,晚一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