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第1327章 1314朝生暮死,生生不息

第1327章 1314朝生暮死,生生不息

第1327章 1314.朝生暮死,生生不息

“这就是最先观测到沙尘暴的地方。”

老支书引领著人来到草原边缘一处地方。

这里原本有支架和摄像机,进行过监工直播的。

但现在已经没有了丝毫痕跡,只有老支书还记得位置。

户外直播,再结实的设备没人维护也坚持不了几个月,更何况这边即便有了草原,环境还是很恶劣。

“这块地很有意义,咱们就选这里吧。”骆一航提了一句,翻身下马。

包楚熙点点头,没有反对。

她不反对,其他人就更没有异议了。

骆一航他们今天出来不仅是为了让王绍鹏练骑马,还有別的事情呢。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要由骆一航亲手挖出一株超级马兰草,交给包楚熙带回去做成標本。

它將作为十月六日原子弹爆炸纪念活动的一环。

在十月六日当天,永久收藏在马兰基地纪念馆並展出。

这也是包楚熙这趟过来的主要目的。

本来这活应该是文英来做,但文英嘛,手里有研究项目就什么都顾不上了,恨不得吃住都在实验室。

让她放下研究工作大老远来趟內蒙?

又不是收集样本,她才不愿意跑嘞。

所以这活就只能骆一航代劳。

包楚熙去挑选合適的草。

其他人就在草原上隨意的溜达。

蹲下身子扒开草叶,入手处潮乎乎的,超级马兰草保水能力很强啊。

而在草叶下面,一个小小的新世界正在慢慢显露。

有几根矮矮的,小小的青草,不知道什么品种,正躲在马兰草宽密的叶子下遮挡烈日,小心翼翼摘取著水汽。

它们是跟著这片草原所吸引来的各种野生动物,从远方而来。

或者隨著风一起飘来。

或者依附在牧民衣服上,放牧的羊群毛髮上的种子。

隨意落在这草原上。

马兰草从空气中凝结出露水,滴落在地。

落在这些小小的种子上。

一天、两天、三天……

种子探出嫩芽,伸展根须,依附著沙粒。

贪婪的捕获著空气中的水分,追逐透过草叶散落的已经並不爆裂的阳光,努力的生长著。

水分经过小小的草叶一层层传达,传到地表,紧贴著沙地又出现了一层细细密密的结皮,它们是苔蘚、地衣或者藻类组成。

这层结皮向著四处扩散,甚至脱离了超级马兰草的覆盖范围,蔓延进沙漠里。

即便这点点绿色最远也只走出不到一米。

即便它们越来越矮,越来越稀疏,最后消失在黄沙中。

即便她们脱离了超级马兰草的保护,暴露在戈壁沙漠恶劣的环境下,朝生暮死,隨时可能来一阵风就能把它们吹散。

但它们却生生不息,一直走向远方。

模糊了草原与沙漠的分界……

——

这层结皮可是好东西啊。

它是生態修復的一个积极信號,说明沙漠已从无生命裸地向有生命系统迈出第一步。

生物结皮可减少土面蒸发30%40%,降低暴雨径流50%,防风蚀时长可达30分钟以上。

结皮的孔隙结构可截留降水,同时微生物分泌的有机质能吸附少量养分,打破沙漠贫水贫养”的恶性循环。

可以说,它就是土壤的雏形,只要再有持续的有机质输入马兰草入冬后叶子枯萎返还大地,野生动物和放养的羊群的粪便排泄物,稳定的水分供给超级马兰草冷凝空气中的水分,从地下含水层吸收的水分通过呼吸作用和细胞代谢释放出水分,以及避免破坏。

经过几年,十几年,即便几十年,这里就会变成真正的土壤。

哪怕贫瘠,哪怕脆弱,那也是土壤,不再是沙漠……

当然,还有人工的干预。

老支书巴图朝鲁见骆一航和王绍鹏蹲在地上研究这层结皮。

开口询介绍道。

“前些日子有林业局还有啥科学部门的人过来,在社区里选了一片地方,挖了好多浅浅的池子,可大了,一百多米长,说是要养啥藻,不是吃的那个枣,是水里头的,就为了沙子上长得这个皮子吧?”

“蓝藻。”王绍鹏笑道,“就是为了长这个的,叫土壤生物结皮。蓝藻可是好东西。它在生长过程中会持续分泌多,能將鬆散的沙粒粘成片。”

“而且沙漠中最核心的问题除了缺水,还缺氮,氮就是养分,即便超级马兰草也要氮才能长的快,蓝藻具备生物固氮能力,它能將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利用的氨態氮,提供基础肥力。”

“最主要的是这东西抗造,乾旱的时候脱水休眠,遇水快速復甦,跟三体人似的,不用驯化就能適应沙漠条件。”

“繁殖也快,长得也快,只需要少量的水,少量的营养物质,就能培养,便宜又简单。”

“一个10到15公分深,1500平米的大池子,每天能收一到两吨,注意是每天。”

“施放也省事,晒乾了揉碎了隨便撒就对了,一两个月就能形成结皮,比自然条件下快二十倍。”

王绍鹏聊起来就来劲了,噹噹当滔滔不绝。

骆一航扭头看著他,“呦,可以啊,没少做功课。”

王绍鹏回望著骆一航,骄傲道:“再怎么说我也是杜教授的学生,虽然学的不咋样吧,连亲传……外门弟子都没混上,顶多算记名弟子。但老爷子研究了一辈子土壤,这点基础东西我必须知道啊。”

对咯,他也是杜景教授的学生,管齐若木叫二师兄,管文英叫大师姐的,混的时间长了都忘了。

杜教授也是可怜,桃李满天下,传他衣钵的没有几个。

大弟子搞育种了,名气比杜教授还大。

二弟子搞肥料了,即便现在在弄盐碱地改良,但那也属於综合学科,根子在蚯蚓粪上,还是肥料。

小徒弟原本是最有希望继承衣钵的,但被师兄师姐支使著到处跑,知识都快学杂了。

就连王绍鹏这个学的不咋样的,现在也改行当了商人。

也不知道杜教授是高兴呢,高兴呢,还是高兴呢。

回头他再被人介绍的时候,是介绍说“这位是育种4.0技术开创者文英院士的老师。”

还是“这位是上覆下改控盐培肥技术发明人齐若木院士的老师。”

或者“这位是市值超千亿农盛集团总经理王绍鹏的老师。”

文英和齐若木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能评院士,农盛集团也肯定能超千亿。

一门三院士,杜教授出门得横著走。

但如果,学生比杜教授先评了院士,那就有意思了……

很有可能,文英在入职清音农业的时候就已经是杰青,併入选了万人计划,35岁以下“青年拔尖人才”,距离院士只差一步。

杜教授现在也不过是候补院士。

听听,用的“不过”,脸得多大。

也没多久了,八月份就会公布候选名单。

——

一番打岔之后,骆一航又问道:“蓝藻这么强,怎么之前没有用上?”

他是真不知道,藻类微生物这些不熟。

王绍鹏耸耸肩,“一直在试验阶段,蓝藻虽然抗造,但也不是没有极限,播撒下去半个月如果没有水补充,也会死的。在沙漠里补水难度可就太大了。而且这东西太轻,一阵风就不知道吹到哪儿去了。”

“不过这次是要大规模应用了。”王绍鹏说著,向著身边草原一指,“现在就不一样了,超级马兰草已经扎根,有冷凝的露水补充,而且还能挡风,依託於此,条件终於满足咯。”

是啊,有了这片依託,什么都好东西都能试试了。

超级马兰草的诞生,解决了从零到一的问题,剩下的从一到一百,一千、乃至一万,都可以交给其他科研工作者,以及大自然的伟力。

自从这片草原生长起来以后。

中科院的环境所,农科院的沙漠研究所,西北大学等等多所科研机构都设置了研究站点,研究生態保护和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