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 第492~493章 兄弟生产队挺坏

第492~493章 兄弟生产队挺坏

眼看着这些失去了所有亲人,失去了所有财产,所有家当的可怜受灾群众?

说实话。

天性淳良的陕北乡亲们,又怎么不想伸手拉他们一把呢?

要知道。

自古陕北就是一个苦寒之地,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地方。

生活在这边的人们。

祖祖辈辈历经了太多太多的苦难,世世代代,这边的父老乡亲们都是靠着你帮我,我帮你...就这么相互扶持着。

才好不容易活下来的。

爱相互扶持,相互帮衬着一起苦熬日子,这是刻在陕北乡亲们骨子里的东西。

但又因为多年以来大家伙日子艰难,物资奇缺。

所以三十里铺的乡亲,他们时时刻刻又会算小账:

到底帮不帮?到底该帮谁?

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逼的他们通常只限于帮自己的亲人,而不是去搞什么‘博爱’...

这就使得三十里铺的人,身上有一种互相矛盾、共生共存的奇特特性:

在面对外人的时候,会玩弄一些农m式的狡黠。

但他们对于自家的亲人,对于自家的儿女们,却又会毫不犹豫无怨无悔的、倾尽全力的付出...

众目睽睽,万众期待中。

叶小川身后的人群之中,有人开口了,“请问一下,这是三十里铺大队的地界吗?”

古含珠点点头,“是哩,老乡,你什么有事吗?”

那人虚弱不堪的又问,“大妹子,我向你打问一下,请问这里是不是有位叶小川,叶知青同志?”

赵小蕊正要开口否认。

却见叶小川摆摆手,“我就是。老乡,你们这是准备来投奔三十里铺大队吗?”

“嗯呢。”

那汉子明明才30岁出头,身高体壮的正值壮年,此时却虚弱的需要借助手中的木棍才能走路。

只听他开口道,“昨天晚上,我们半夜被恩公们救起,这才侥幸捡了条命回来。”

“唉——”

汉子重重地叹口气,“只可惜,救我们的那个庄子,也穷...实在是养不起咱。所以...”

赵小蕊眉头一皱!

抢先开口打断了对方,“所以?所以那个庄子里的生产队干部,就对你们说三十里铺富裕,那边的粮食多,然后让你到我们这里来...对吧?”

“额...是!”

汉子老老实实回答,“这位同志,您千万别怪救我们的那些好人。他们,他们庄子已经断粮有半个多月了...唉!”

赵小蕊还准备说点什么。

但被叶小川用眼神制止了,“现在啥也别说了,咱三十里铺大队,到底要不要收留你们?

这得等召开社员代表大会,与会者经过充分沟通,协商之后,才能做出最终决定。”

看一眼这群衣衫褴褛,面色蜡黄的,可怜人儿们脸上露出来的失望之色。

叶小川微微一笑。

“不过,乡亲们呐你们先别担心,也别想那么多。

别的事,咱暂且不说...但既然你们已经来了,那咱们三十里铺给你们管上几顿小米粥、杂面馍馍,还是做得到的!”

朝着河畔对岸招招手。

叶小川提高音量喊,“还愣着干啥?大家伙还不赶紧过来帮忙?帮忙把这些客人,都给扶回去?”

有叶小川的命令!

站在河对岸的那些三十里铺乡亲们,无论心里乐意还是不乐意?

那也得赶紧过来帮忙才行,要不然的话,一旦谁被叶小川给记到了小本本上。

那后果...哼哼!!

等到社员们过来,七手八脚帮忙把这些精疲力尽,疲惫不堪的受灾群众领到三十里铺庄子。

随后。

由熊英、黄敏带领一帮子老弱妇孺,在以前的大队部院子里开始埋锅造饭。

由于这些受灾群众身体太过于虚弱,所以今天招待他们的第一餐饭,不敢来的太硬。

只是简单的熬了2大锅小米粥,蒸了100来个杂面馍馍。

再配一些老酸菜,大葱炖豆腐。

清清淡淡的,先让他们垫垫肚子。

饭菜清淡不说。

数量也控制的很少,熊英只敢让他们吃个7分饱,不敢吃的太多。

要不然的话,饿得很了的他们,有可能会被活活撑死!

吃饭的问题好解决...阿姿负责的粮食精加工厂库房里面,有的是筛选出来的残次小米。

随便匀一点出来,都够这些受灾群众暂时应付应付了。

吃饭问题暂时得以解决。

而给他们安排住处,其实也并不困难:这个时候,由那位石家庄子的秦大佬,赠送的军用帐篷,便派上了大用场!

已经废弃的大队部院子,面积大。

在院子里随便支起几座帐篷,也够他们暂时栖身了。

熊英、黄敏在忙着安置这些可怜人。

而与此同时。

叶小川则带着古含珠、赵小蕊这两位社员代表。

以及王硕、妇女队长,还有大队长老赵、贫农组长孙富贵等一行人。

来到三十里铺大队、与白家沟大队合办的那所村办小学,让学校师生动手帮忙,赶紧腾出一间教室。

准备召开社员代表大会,以决定那些人的去留...

趁社员代表们,正陆陆续续赶来的间隙。

叶小川吩咐赵小蕊去村里那个‘代销店’,花7毛2分钱,买来一瓶52°的‘老榆林’酒。

以及一个8分钱的芝麻饼。

随后笑嘻嘻的递给浑身酸臭、手指甲缝里布满泥垢的‘贫农组长’孙富贵,“叔,这阵子我一直都在那里瞎忙。

也没顾得上去慰问慰问,你这位受尽旧社会的苦、也没享受到啥新社会的甜的贫农代表。”

“喏,这瓶酒,算是我孝敬给您的。”

把酒递过去。

喜的孙富贵一脸的褶皱顿时舒展开来,叶小川开口道,“我知道你爱喝酒,收下吧,甭客气。”

客气?

哈哈哈!

孙富贵这辈子,恐怕真还不知道那三个字是怎么写的!

想当年。

分地主家的房、分地主家的地,分主家的床,连同分地主家的婆娘...这种事儿。

三十里铺全村1000多号人,就数这孙富贵跳的最欢!!

欢欢收下叶小川的酒。

嗜酒如命、三天喝九顿的他‘咕咚’咽下一口口水。

赶紧道谢一声。

随后便使劲拧开酒瓶盖,‘咕噜噜’就是一大口白酒落肚!

憋了老半天的气。

这才恋恋不舍、又万分舒坦的呼出一股酒气,“唉呀,还是这好酒顺喉啊!”

不理孙富贵这个喜欢白吃白喝、白拿了一辈子的懒汉。

叶小川随后找来一个崭新的作文本,随后便刷唰的在上面写下了几篇内容。

等写好之后。

分头交给王硕、妇女队长,以便待会召开大会的时候,让他们照着稿子发言。

等到36位社员代表,以及几位插队知青代表聚齐。

三十里铺大队干部社员、插队知青们,便开始集体商议,究竟该如何安排这些受灾群众?

这次大会。

注定争议将会很大,矛盾冲突必然会很激烈!

而冲突的焦点。

主要是因为三十里铺大队的老社员,他们肯定不愿意收留那些受灾群众,肯定不愿有人来分走他们的既得利益!

但...叶小川却想留下这些受灾群众。

只不过他不能、也不方便明说...

其实。

在场的王硕、冉婷冉苗,以及妇女队长心里清楚:

叶小川确实是非常愿意让这些人留下来,让他们成为本大队的新社员。

从而扩充三十里铺的整体实力。

只是,碍于社员们的反对意见很大。

所以。

叶小川才会托词开个什么社员代表会,以便假借“这是大家共同商议出来的结果”。

以便达到叶小川他的个人目的...

而叶小川想把这些人留下来?

对于他此举的动机,冉婷冉苗,以及王硕等人。

其实是能理解的...无非也就两个主要原因:三十里铺大队的集体企业越来越多、所涉及到的行业也越来越复杂。

到时候。

需要招募的精兵强将,必然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那座,已经被提上了近期日程的化妆品厂。

在叶小川的规划中,这座化妆品厂生产车间倒还简单,需要的人手不是很多。

而需要的销售人才,那可真还不是个小数目!

如果。

仅仅只靠现在三十里铺庄子里的这些年轻女子?

想从中挑选出模样栓正,仪容得体,口齿伶俐。

而且还得落落大方、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强的姑娘。

从而组建起一支,预计人员规模高达80来号人的女性销售团队?

那是不可能的!

哪有那么多的合适人选?

这是其一。

其二。

三十里铺那5条沟壑里所开垦出来的土地,也严重缺乏劳动力。

虽说三十里铺,已经变相的从杜家庄子留下了100多号男女社员,常住在这些沟壑中的土窑洞里。

有建筑工程的时候,叶小川会让他们去干活赚钱,平常就留在那边帮忙种地。

但仅仅一条沟壑之中,新增的土地都有4、500亩。

5条沟壑开垦出来的地,光靠这100多号人,哪能种得过来?

更何况。

在叶小川的规划里,每一条沟壑中,还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养猪场、养鸡场。

那也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才能弄得成啊!

因此。

叶小川特地才瞄上了这些受灾群众,想把他(她)们落户在三十里铺大队。

相信有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三十里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要知道。

那些能在滔滔洪流之中存活下来的人,无一不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哪有什么老弱病残之辈?

以聪慧无比的冉婷估计:

叶小川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收留这些受灾群众?

应该还有一个不能明说、但确确实实存在的考量...那就是:这些受灾群众,他们普遍都很年轻,而且没任何家庭负担!

多好的牛马啊...

不是。

这是一群不需要供奉老人、也不需要抚养小孩的壮劳力,而且与三十里铺的老社员之间,没有任何瓜葛。

一旦把他们收留在三十里铺大队之后...

这些人肯定只会以叶小川马首是瞻,他们只会听叶小川一个人的话!

——妥妥的轻装上阵,又还言听计从,用起来绝对好使啊!

相信有了他们,连同来自杜家庄子的那100多号年轻女子、后生们的制肘。

试问...以后三十里铺的那些老社员,谁还敢在叶小川面前蹦跶?!

真要有谁敢蹦?

只怕叶小川还没发话,这些人都会自发的跳出来收拾他!

冉婷冉苗、王硕和妇女队长他们,对叶小川的小算盘心知肚明。

只不过。

他们很好奇:既然三十里铺的老社员,他们的反对意见这么大。

叶小川又会怎么做,才能得偿所愿呢?

要知道。

三十里铺的乡亲,让他们给这些受灾群众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由大队出面,拿点粮食出来暂时招待这些受灾群众几顿饭?

对于这些,大家伙是没有什么大的意见的。

毕竟那只是短期行为,只是偶尔为之。

真正矛盾的焦点在于。

社员们肯定不愿意,让这些受灾群众落户在三十里铺,从而影响到他们自身的既得利益啊!

这...又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