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管是电驱、电池还是电控,这些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杨振占据了太多先发性的优势。
因此,虽然有些欺负人,但为什么不呢?
这会儿的特斯拉,还在摸索着前进,而且走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第一代车型,也不过才刚刚交付了几辆而已。
真正能实现量产化交付,估计还得半年时间,而且会不会因为造价过高不得不提高售价,进而再次引发围攻,或许照样不可避免。
至于第二代车型,就更是遥遥无期了。
所以对于天行者科技而言,特斯拉的先发优势,其实毫无优势可言。
说吊打对方,其实一点儿都不算夸张。
因此,这注定又是天行者科技手里,掌握住的又一张王牌……
“上个月我在那边,试了下拉里佩奇的那辆Tesla Roadster,说实话,也就那样,所以,你确定搞这个真的有前景?”
钟诚现在杨振面前,说话直来直去的多了。
不过也是,换做谁被贴脸输出的次数多了,都愿意尝试换种说话方式的。
比如杨振最习惯的简单明了……
“就是特斯拉在路特斯莲花跑车Elise基础上,所开发出来的那款车型?呵呵,马斯克除了能玩一下车身材料、车灯、门锁、座椅,其它的,也就是把电池和动力系统给搬进去罢了……这种大杂烩的产品,能有什么更好的体验?”
真心不是贬低,但第一代的特斯拉,属实没有太多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充其量,也就是个整合能力还算过得去罢了。
它是在莲花跑车Elise平台上开发出来的,最大的改动,就是地盘高度做了升级。
其它的,电驱动系统技术是AC Propulsion公司的,电池是松下的18650,电机是宝岛的富田电机。
特斯拉贡献了什么?
答案是配套的冷却液和电池管理技术,以及空气动力学设计和碳纤维套件。
其它的呢?
不好意思,没了!
所以,马斯克的前瞻性足够,但相较于杨振用后世的眼光去审视,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杨振不是觉得换做从前的自己,就一定会比马斯克做的好。
但这会儿做这种比较,在他看来是毫无意义的。
他不会因此而小觑天下英雄,但也同样不会妄自菲薄,该吊打的,他不会心慈手软,该碾压的,他也不会心存顾忌。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更不要说,他还远远没有拿到足够多的筹码和行业话语权了。
所以这会儿的退缩让步,带给他的,一定不会是善意的回报,很可能,反而是激烈的回击。
但这番话听进钟诚的耳朵里,却又是另一种感受了,“你在这方面竟然也有研究?”
杨振很装逼的耸了耸肩。
范儿立马抖起来了,“习惯了就好,要不然,我会轻易让你涉足这一领域?那当然是已经有所依仗了。”
钟诚眼睛放光,“那不如展开来详细说一下嘛。”
杨振却冲他鄙夷一笑,“说出来你听得懂吗?”
钟诚脖子一梗,“你别管我听不听得懂,就算是听个新鲜,那也是我自个儿乐意,至于其它的,我管那么多干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