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报上去,京航果然很快就完成了审批。
老路感觉自己好像没这么大的面子,应该又是杨振的身份在无形中助推了,但他却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所以心安理得的接受!
我蹭点儿自家学生的光,能叫蹭吗?
肯定不能这么形容的……对吧!
但对于京航的几个领导来说,却是不约而同的闪过一个念头:果然,这小子又跨界了……虽然这次看上去,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
当然了,这次的项目就不能只算是京航的了,昆仑也是出了钱的同时,还出了3个人的。
其中之一,就是王文杰。
材院这边也不含糊,老路发了狠,也是够拼的,直接组成了一个14人的项目组。
他亲自挂帅,配备最强的人手,甚至几乎没有招进来几个硕士,而是基本由教授和博士生组成。
不过即使如此,关键力量还是昆仑这边的。
毕竟,一个杨振就差不多顶一个团队了!
然后场地是现成的,资金也随之很快到位。
杨振也挽起袖子,正儿八经的又客串起了总指挥,先从石墨烯讲起,讲它的氧化性优势,讲它的独特性质,讲它的可调谐孔径对多类型离子的过滤,讲它的薄膜制备猜测……
一讲就是一天,虽然讲的口干舌燥的,但还好在座的没有一个弱鸡。
所以,消化起来也就足够的快。
杨振对此还是挺满意的。
然后,整个项目就很顺滑的进入了筹备阶段,但杨振肯定不会把全部精力放在这边的,所以,王文杰就再次成为了他的代言人。
至于老路,则被杨振直接摁在了图书室里,啃起了凝聚态物理。
不求你研究多么深,但最起码,你得吃透该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知识。
底子打不好,以后出去交流搞研讨,那不是送上门找虐丢人嘛!
老路倒是任劳任怨的,没有表现出抗拒的意思……前面一个诺贝尔奖吊着呢,啃点儿凝聚态物理又算得了什么?
不得不说,诺贝尔的诱惑,还是无比巨大的,所以老路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也就没资格再去抱怨被支配的劳苦了。
杨振甚至都没有多浪费什么口舌。
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需要做的就是几个简单的重复试验,然后,就可以直接准备论文了,这是第一步;
“然后,就是石墨烯的各种制备探索,这个我会给出相应的实验设计,一个月的时间,估计也就足够了。
“最后则是集中搞氧化石墨烯薄膜,并解决有效控制孔径扩张,实现更小层间距的精准系统控制……
“这个有点儿难度,估计还需要搞点儿环氧树脂啥的引入……但顺利的话,应该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
“所以,您老人家的学习时间,可不是很多哦,学生祝您好运哈……”
每每想起来这句话,老路都跟屁股后面随时有个隐形人,在拿着鞭子督促着自己似的。
总觉得像是回到了当年的学生时代,几乎啥也顾不上了,那是真的拼了老命。
沈萍都差点儿被吓了一跳,在了解过原因之后,才哭笑不得的不再管他了。
毕竟想一想之后,觉得拿个诺贝尔奖,顺便捞个院士当当……
呵呵,也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