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老笑着点头,虽然没有开口说话,目光却紧紧的盯着他。
有期待、有担忧,十分的复杂。
杨振却笑了笑,“不瞒您老,我还真研究过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利用原子跃迁频率稳定的特性,来获取精准时间频率信号的设备嘛!”
孙老也在盯着他看,“哦?你竟然还研究过这种东西?”
对于他来说,还真就有些意外了。
杨振就解释道,“您也知道,天行者手机,就是我们昆仑研制出来的,所以,在未来的设想中,是有过对于类似摩罗当初那个铱星计划那样的设想的,自然就离不开星载原子钟了。”
梅老恍然。
很合理,虽然铱星计划失败了,还败得很惨。
但其实谁都知道,摩罗这个想法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罢了……
换句话说,就是过于超前了。
超前,就意味着在各种技术条件上的不成熟,以及在方方面面上,那无形堆高的成本投入。
自然,可能最终面临的,就是入不敷出的窘迫境地。
而很显然,铱星计划后来也一如所料那样,差点儿拖垮了摩罗,最后只能宣布破产。
但铱星计划之前有些超前,放在现在呢?
在梅老看来,应该还是有些不怎么现实的,可这个和他无关,相反的,倒是对于研发出了天行者智能机的昆仑,又会在原子钟上有什么突破,隐隐很有些期待……
于是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你们昆仑,研究的又是哪一种?”
他之所以这样问,也是因为原子钟也是分很多种的,比如老三样的铯原子钟、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
前者实用化最早,精度也最高,但质量也最重;
后者在精度上和前者差不多,重量也介于铯原子钟与铷原子钟之间,但因为结构和原理更为复杂,所以制造难度也是最大的。
至于铷原子钟,虽然精度最低,但重量却是最轻的,而且功耗和成本也最低,最适合用于星载原子钟。
第一代GPS,用的就是铯原子钟与铷原子钟,不过从第二代开始,包括后来的伽利略和北斗,用的就都是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了。
杨振挠挠头,终于露出了一丝属于他这个年龄该有的局促,“呵呵,其实三种都有过涉猎,但主要方向,暂时还是放在了铷和氢上。”
梅老就再次和孙老对了下眼神,方向还是挺相符的。
然后又紧跟着又问,“那可曾有什么成果出来……你放心,真有必要的话,我们也不可能白要。”
杨振就笑了笑,“那倒不用,毕竟我们投入也不大,而且只是理论设计成果,和预期也有些差距,所以并没有接着研究,如果你们能用得上,直接拿去好了。”
听到这话,梅老心里多少有些失望。
这一听,就不是什么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嘛。
所以看来,估计和自己这边谁研究的更深都不一定呢。
看来想捡现成的,肯定是不能指望了,还是得看杨振本人,在材料和设计这一块,会不会带来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