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白峰告诉吴林,下午一点半到两点之间,他会到水泥厂大门外找他,给他捎点土特产。
“马上过年了,送点土特产,有猪肘子,猪头,猪下水,还有干鱼干虾什么的,你也别嫌少。”
“这好吗?”
“这有啥不好的?乡下来的亲戚送点土特产,谁也说不出毛病来。”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但吴林看到白峰拿下来鼓溜溜一个编织袋,有些头疼。
袋子里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但是这东西怎么弄家去?
白峰自然也看出了吴林的窘境。
“干脆!你请半个小时假,给我们领个道儿,把这东西送回家,在单位放着不是事儿。”
吴林想想也是,就回去请了十几分钟假,然后领着汽车到了他家。
他家里水泥厂大概有四五里的距离,几分钟汽车就到了。
八十年代企业标准的家属院,三间小房带个小院。
东西卸下地,白峰就挥手和吴林告别。
现在不是扯东扯西的时候,先把东西送来,有什么话以后再说。
“你就不怕他把东西吃了,过后不办事儿?”汽车发动后,叶波笑呵呵地来了这么一句。
“不会!我和他打过交道,虽然咱不是相面先生,但看人还是差不多的,这个人可不是那种翻脸不认账的人,明年你就知道了。”
因为和吴林相约耽误了一些时间,因此车回到崖城的时候就五点了。
这么晚,也就不到马道口去了,把货钱给刘志杰吧,他还提心吊胆的,就先放到服装厂的保险柜里放着。
编织袋厂从七号开工到今天,历时九天的时间送了三次货出去。
两次货款是两万四,一次货款是两万八。
两万八的货款里有人家的分成三千五,剩下来的是两万四千五。
这样,一共卖了七万两千五百块钱。
前后两次进的原材料是四万块钱,现在还剩三万多块钱。
二月九号是春节,还有二十三天的时间。
企业四号下午放假,再减去四天。
这样编织袋还能干十八九天活儿,按照三天送一趟货的情况还能送六车货出去。
省城三车,三河县三车。
这样还有十二三万的收入,加上前期的七万多销售额,这就有二十万的毛收入了。
除去一半儿的原材料成本,给员工开饷两万多,电费和其他的费用大概也得一万多。
这样还能剩七万多块钱,这就是他们三连襟的利润。
一人能分两万来块钱。
他们每人投资五万,开业一个月,就赚了一半儿本钱回来?
感觉有点不真实,这么快就能收回成本了?
某女人现在一心扑在服装厂上,家里的事儿不到放假基本是不操心过问的。
家里的事情就得某人操心,原本一个大老爷们,生生整成了一个家庭妇男。
从吃到穿到用。
可惜今年冬天也没进山打过猎,野味是别想了,想吃就只有到市场上去买了。
算计了半天好像除鞭炮没置办外,其它的不缺什么了。
鞭炮倒是不急,腊月二十四五去买也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