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
“你一泡牛粪糊墙上了。”
这扯哪儿去了。
“不过去广播站这个主意不错,我马上到广播站去。”
刘志杰从柜台里拿了两盒普通烟就来到了公社广播站。
八十年代农村广播站通常一天广播三次,早晨五点到七点,中午十一点到一点,下午五点到七点。
此时广播员刚刚上班,准备中午的广播。
原来公社是个老广播员,但入秋的时候得病了,也就借着这个机会退休了。
现在广播站的广播员是个小年轻的,不知道是公社哪位领导的亲戚。
刘志杰对这个小年轻的广播员并不太熟悉,但这好办。
这两年他跟着二连襟好的没学会,乱七八糟的东西可是学了不少。
进门打过招呼,那两盒烟往桌子上一扔,什么事儿都好办了。
“马道口公社广播站!马道口公社广播站!现在播送一条招工启事,咱们马道口公社成立了一个包装制品厂,现在呢要招收五十名工人,男女都要,各要二十五名,年龄要求十八到二十岁的未婚青年。注意啊!是未婚的,那些结婚的有老婆有男人的就别跟着凑热闹了,来了人家也不要。二十号这天,想来的带着你们家的户口簿,记住了!一定要带着户口簿,否则你来了也是白来,到老拖拉机站来,你们都知道老拖拉机站吧?不知道的问问村里的大人,最后提醒一句,二十号,带着户口簿来。”
这个通知就通过电话线,送到了马道口千家万户。
刘志杰想了想不对,这没说多少钱呀。
“小兄弟!你忘了说多少钱了。”
小年轻的想了想,又打开送话器,进行了补充。
“刚才招工的事儿!忘了说一点了,现在补充一下,这个企业的工资厂方承诺是二百到三百,保底是二百元,大家听清楚没有?再重复一遍,工资保底是二百元。”
这回算是完整了。
关闭送话器,小青年播放了一张唱片,然后问刘志杰。
“一个月二百元,我都想去干了。”
“你这活儿多好,风吹不着日晒不着。”
“挣钱少啊,二百元都顶我五个月的工资了。”
“挣钱少你们这可是铁饭碗,我们这只是泥饭碗。”
刘志杰此时还没想到这个招工启事会引发什么样的热潮,还以为是件平常的事情,还没当回事儿。
第二天上午,白峰用叶波的客车把那些水暖工带到了马道口。
这些水暖工一共来了八个人,准备用两天时间就把这活儿干完。
白峰这边所有的备件和辅助材料全都准备好了,连锅炉房到车间地下的管道沟都挖出来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水暖工们到达后就开始工作,分成两帮人,一帮安装锅炉,一帮在安装管道。
刘志杰就把招工的事情向白峰说了一遍。
“啊!你用广播站全公社广播了?”
“是啊!这样知道的人不多吗!”
“哎呀我说姐夫,我大姨姐怎么就给你了呢?你这一广播,那天最低也能来二百人,我看你怎么消化。”
刘志杰傻眼,能来那么多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