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没有像你们拖拉机站这么合适的地方。”
“能不能说说你要办个什么企业?”
“生产一种生活用品,就是编织袋,民间也有叫蛇皮袋的。”
“生产编织袋?这玩意儿也有市场吗?说说你若是在马道口办企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北方的官员这期间对于招商引资还缺乏概念,对一个企业能落户本地能带来的好处也是比较模糊。
毕竟这种事情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北方还非常少见。
“那好处可就多了,咱们先从小的说起,首先我租用你们的场地,得交场租吧,这是最直接的能看得见的效益。”
杨社长点头,这个确实是最直接的,但效益并不大。
以现在的价值观来衡量,一个场地能租几个钱?一年有个万八千的撑死了。
“第二个效益就是既然在你们这里办企业了,那么交税自然就是在马道口公社的名义上,一年怎么也有个十几万的税收吧?”
杨社长的眼神出现了变化。
这个也是真的。
“第三个效益就是可以给马道口解决一部分的就业,一个企业多少是会用一些人的,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这样这些人就有了收入,对马道口的经济有一定的拉抬。”
“对!对!”
“最后一个就是有个企业,对周边的经济搞活也有益处,马道口的零售业,餐饮业都会受益。”
杨社长的眼睛已经开始放光了。
一个企业有这么多的好处是他没想到的。
“走!咱们去看看你要租的拖拉机站。”
杨社长很积极地和白峰刘志杰又回到了拖拉机站,牛站长一看社长都来了,象棋也不下了,也跑出来陪同。
“你要租多大的地方?”
“这里整个院子我都要租。”
“那么预计能解决多少人员的就业。”
“初期大概也就三四十个吧,将来再发展就没准了,过百不成问题。”
“小白呀!你到我们公社来办企业,这是个好事儿,但就是好事儿我们也要开会研究一下,这么的吧,我们下午就召开一个紧急会议,方方面面研究一下,明天给你个准信怎么样?”
“没问题!”
“那我回去就下通知。”
杨社长匆匆地离去了。
白峰也和刘志杰回到了刘志杰的店里。
“你们俩跑哪里去了这么半天?”
“小白要在咱们这里租个场地办什么编织袋企业,我陪他跑跑。”
“啊!到马道口这里办企业?你们那里没地方了?”
“可以这么说,六仗沟附近还真没有合适的地方,再说我们那里出了些问题,我也不想在雾岛办这个企业。”
白峰就把自己和大队编织袋厂的矛盾说了一回。
“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们大队新换的班子可太不是东西了。”
“本来给人家出的点子,我自己是没有染指的想法的,但他们做得太过份了,我就准备自己干,让他们喝西北风去,反正编织袋的要货单位都掌握在我的手里,我要是干了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那地方看好了?”
“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那你们先聊,我去给你们做饭。”韩美丽去做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