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来电话了?都是省城哪些单位?”
按时间推算也该来电话了,不过今天来还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按理说明后天来电话正常。
“最大头的是省城第一水泥厂,还有第三化工厂,还有一个化肥厂。”
握草水泥厂和化肥厂来了!
有这两个厂子,其它的就完全可以靠边站了。
“水泥厂一天要多少条?”
“水泥厂一天要一万六千条。”
这是个大数目了,一条袋子赚两毛,一万六千条就是三千二百元的利润。
他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单这一票,他一天就捡六百四十元。
只是一吨水泥需要二十条袋子,这一万六千条就是八百吨水泥的产量。
这么大个水泥厂一天才生产八百吨水泥?
这好像产量不高啊!
他记得十几年后,崖城金海岸水泥厂,一个规模不算太大的个人水泥厂,一天简简单单还生产好几千吨。
八十年代水泥的生产技术都大大落后,是一个原因,可能需求不是那么高也有原因。
那像十几年后,建筑到处都是,水泥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才会有高产量的水泥厂出现。
不过对于大队编织袋厂来说,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水泥厂的吴林按理说他应该来一趟才对呀!
“第三化工厂要多少?”
“他们就没啥意思了,一个月才要一万五千条。”
这个确实没意思,一天才要五百条,这化工厂都生产啥要这么点。
袁成山那边才这么点产量,聊胜于无。
“那化肥厂呢?”
化肥厂能要编织袋有点出乎白峰的预料,化肥厂采购科长姓什么来着?
好像那天双方谈得并不是很融洽,白峰也没指望化肥厂能采购他们的编织袋。
这还出现了惊喜。
“化肥厂属于季节性的,他们秋冬两季一天需要一万两千条,春夏一天只能需要三千两千条。”
这个正常,秋冬是化肥厂生产的旺季,主要是备货,到时候满足第二年春夏的使用,春天和夏天就属于淡季了。
“这样吧!我马上过去,咱们布置分配一下。”
这样他就有必要到大队去说说一些细节了。
放下电话,白峰就骑着摩托车去大队。
在经过小吃部的时候,李成武和刘德军这两个货正在收拾白峰要来的鱼,大号的铝盆装了满满一盆。
这两个废材,你那到西边桥下,或者是海边去收拾呀,这弄得小吃部门口腥了吧唧的。
白峰掏出五十块钱扔给李成武。
“给张浪的手工钱,还能让人家白做呀!”
人家又搭功夫,又搭油和调料什么的,当然要给人家手工钱。
“张浪不能要!”
“告诉他,哥差钱吗?他要是不要就扔大道上。”
说完,一拧油门呜一声就奔着大队来了。
来到大队队部,大队的四个干部都在这里,挣眼巴巴地等白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