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太医附身,我成了国医大师 > 第391章:消渴症

第391章:消渴症

用今天的眼光看,如果盐食用较多,首先会影响胰岛素,破坏胰岛素的平衡能力,导致血糖升高;第二是盐吃得多会影响肾功能,容易引起的并发问题;第三,多吃盐会升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非常危险的,并且会引起心血管等方面的并发。

至于孙思邈说到面,可不单单是面,而应该解释成五谷。

因为孙思邈出生于陕西,他的主要活动范围也集中在北方,当时的北方主食就是面食,米饭是基本看不到的。

而且古人一般用具体事物指代一类事物,这是用词习惯。孙思邈也没有碳水化合物的概念,所以他所说的面,就是代表了全部高碳水化合物的粮食。

他强调说:“安身之本,必资以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养身也”。也就是说,饮食是身体健康的本源,如果吃得不对,就算找到再好的医生也没有用。

除此之外,诸如其他名人,也是死于糖尿病。

首推曹丕,曹丕超级爱吃糖,简直嗜糖如命。

他是典型的糖尿病去的。

曹家有糖尿病遗传史,曹丕的表弟卞兰死于“苦酒消渴”。曹彰、曹植均有“嗜糖”的喜好,而且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

根据历史记载来看,曹丕是嗜糖如命,常吃的有橘子、石蜜、甘蔗、葡萄。

还有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也是明显的糖尿病患者,腰腹过大;腿部溃烂且有异臭,视力明显退化,死前几乎瞎了,喜怒无常精神不稳,

这些都是典型的晚期糖尿病并发症。

《旧唐书》: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以疾加躁急,动用斧钺。严庄亦被捶挞,庄乃日夜谋之。立庆绪于户外,庄持刀领竖李猪儿同入禄山帐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床头常有一刀,及觉难作,扪床头不得,但撼幄帐大呼曰:“是我家贼!”腹肠已数斗流在床上,言讫气绝。

历史上不少名人都被记录有这种类似糖尿病的而早死。

但是,大多数要么是皇帝,名人,要么是权贵,地主。

这真正说明了,古代得了这种高血糖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富贵病。

普通人,甚至农民根本就没有机会得这种病。

因为在古代来说,糖也好,甚至盐也好,都是属于富人经常用得起的。

可不像现在,普通人想用就用。

那为什么古代有名医,像这些帝皇,名人还是无法治疗呢?

并不是那么简单。

糖尿病对于中医来讲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就是治好了病而由于病人的我行我素在中医范畴里糖尿病是可治的,但糖尿病患者也就是糖友们的生活习惯大多是不可“治”的,此类患者多属于“九不治”之人。

中医里有“九不治”一说,就是对九种病人的病“不予治”,其中第二条就是“不遵医嘱者不治”,就是患者不能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的,对这类患者的病不予治,不是不能治(这种病),而是不能治(这种人),治好了还会再犯,因而大多数是治不好。

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与饮食、睡眠、情绪及生活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疗效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药物,有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诱发或加重疾病,所以,有些禁忌必须遵守。

比如:咳喘患者忌烟尘,肝病患者忌酗酒,肾虚患者忌劳累等等。

再比如,精气已大亏,但服药期间,却依然忍不住三天两头去排精,一边筑堤蓄水,一边开闸泄洪,蓄得慢泄得快,如此这般怎能愈乎?治这种人的病,如逆水行舟,何其难也!所以中医将此类病人列入“九不治”之列。

糖尿病忌贪食,然而大多数糖友们都管不住嘴,他们既管不住自己的嘴,也迈不开自己的腿,所以这类病人也属于“九不治”之列,我将此病称为“久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