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同学方便说说是什么历史问题吗?刚好我对历史有些研究。”
“差点忘了赵同学是文学系的,都说文史不分家,那就请赵同学多多指教了!快坐,别站着了。”
杨兴武说着挪了一下位置,给赵晓雅留了很大一片地方。
赵晓雅见此坐在一旁,听着杨兴武的问题。
“今天我在图书馆看到一个问题,是对盛世的思考,纵览我国的历史,各种盛世,真的是盛世吗?”
杨兴武给赵晓雅腾出位置后,等她坐下后,这才说出了自己的问题。
赵晓雅听到这个问题,有些意外,这种问题能钻牛角尖,那只能说明他代入的立场问题。
稍微想了一下,赵晓雅就明白了杨兴武的问题所在。
“这个很简单,首先要看盛世如何定义?”
“哦,愿闻其详!”
杨兴武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
“从秦朝建立到清朝结束,一共有两千多年,出现过494位皇帝,出名的盛世也就那几个:
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这六个。”
杨兴武听到这话点点头。
赵晓雅又继续说道:
“史书中记载的盛世,在汉朝的盛世当中,文景之治是与民休养生息,为后来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汉武盛世中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史称凿空之旅,开辟丝绸之路。
怎么样厉害吧?”
“厉害!”
“那咱们再说说贞观之治,这个你熟悉吧?”
“熟悉!”
“这位经常念叨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皇帝,知人善用,广开言路,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社会安定;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杨兴武听到这里,很是激动,毕竟盛唐可是多少人向往的朝代,甚至老外喊他们唐人就是因为唐朝的强大与国力雄厚!
赵晓雅看着神情激动的杨兴武,并没有觉得意外,唐朝可以说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朝代。
“而且据史书记,在贞观年间,米价一斗只要四钱银子,这个价格放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也算是最低的,人民安居乐业,百姓生活富足,这应该就是人们心目中最好的盛世了吧?”
“对!”
赵晓雅说到这里,突然话题一转。
“米价这么便宜,百姓安居乐业,但你可曾知谷贱伤农?”
杨兴武听到这话先是一愣,而后恍然大悟,仿佛这一切都说通了。
“你的意思是?”
“要么史书在说谎,要么农民在当权者眼里不是百姓,即便汉武盛世造成的后果你也知道吧?
穷步黩武,十室九空!
如此看来,历史上的王朝的盛世与普通百姓无关,甚至是建立在剥削普通人身上的产物。
盛世,从来都只是士大夫阶层的盛宴,与底层的百姓无关。
和百姓有关的,只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好一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原来历史从未变过!”
杨兴武听到这里,顿时如遭雷击。
他坐在这里,想了好久的问题,如今终于有了答案。
赵晓雅不明白杨兴武的反应为何这么巨大?现在看来,可能是信念崩塌的缘故。
毕竟一直所坚信的东西,发现是假的,心里怎会好受?
看到这个的情况,赵晓雅当即下了一剂猛药。
“是的,历史从未变过,读史使人明智,翻开历史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有迹可循,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
可笑的是人们常说要吸取历史的教训,但他们大多数时候只是说说而已。”
杨兴武听到这话,又想到另一个流传甚广的名言。
历史终究只是是历史,历史会从重演,但人们从来不会从历史当中吸取教训,或许吸取了,依旧改变不了什么。
听完赵晓雅的讲古,一切都有了的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是他想要的。
但终归是一个答案不是?
“赵同学,多谢解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杨同学过奖了,互相学习而已!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图书馆了。”
“刚好我也要回图书馆,一起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