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决战法兰西下
巴黎西南一百公里处,小镇沙特尔。
战事已经接近尾声,拿破仑阻止了威灵顿的前进脚步,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他从梅斯南锡一线带来的七万法军精锐已经折损超过两成,兵将疲惫不堪。
很多的师和半旅的官兵别说继续进攻,就连在沙特尔坚守岗位都不愿意,要求就地休整。
仗打到这时候,连拿破仑自己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因为这是他第一次面对英国陆军时,也感觉到了无能为力。
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绝对是英格兰历史上出现的最关键,也是最离奇的天才统帅。
甚至可以说,这个时间段的英格兰可以没有纳尔逊,但不能没有威灵顿。
英格兰海军人才辈出,没有纳尔逊最多也就是不会那么快就把法兰西海军给干翻,但最终的胜利者,依然会是英格兰海军。
可要是陆军少了威灵顿公爵,那就很难说了。
这真是法兰西人和拿破仑命中注定的灾劫,在一向只有小陆军,万人以下短小精悍,超过万人就要出尽洋相的英格兰陆军中,竟然离奇的出现了威灵顿公爵这样的大兵团统帅。
他狡诈如狐,狠如豺狼,治军严整,拥有极高的人格魅力,非常善于将地理条件转化为自身优势。
历史上滑铁卢时期,威灵顿公爵一人身兼七国陆军元帅,能把一群各怀鬼胎的联军捏合成了一个整体,能力可见一斑。
看见法军上下已经有了避战之意,拿破仑不得不亲自到第一线鼓舞士气,并命令炮兵进行了最后一轮炮击。
但效果并不好,因为威灵顿公爵发明一种反斜面避炮的战术,也就是将军队布置在山坡上斜面的背后,等敌军火炮覆盖过后再进入阵地。
别看这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对于指挥员能否充分、准确利用地利有很大的关系,同样对于军队的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
特别是后一点尤其重要,要在猛烈炮火中指挥几千上万军队避炮,没有严苛的军律,足够的训练和指挥官强大的威望,根本不可能做到。
否则一旦军队开始机动,那就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士兵很大程度上会在剧烈的爆炸中迷失心智主动跑路当逃兵,或者炮击结束后拖拖拉拉的不愿意上前,导致阵地丢失。
到了那种时候,就不是反斜面避炮而是直接溃败了。
这套战术由威灵顿公爵首先使用,历史上的集大成者就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
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把这套战法用到了极致,至今无人能超越。
威灵顿公爵的第二招,就是对于骑兵的使用。
此时所有国家的骑兵,特别是欧洲骑兵有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骑兵冲起来后会很快失去控制。
指挥官控制不了骑兵将领,骑兵将领控制不了基层军官,基层军官则大部分时候已经跟士兵一样上头了。
这往往导致追击时超出必要,一头撞进敌军步兵的齐射范围,或者被敌军反包围,很快由胜转败。
所以威灵顿公爵对骑兵的最大要求,就是他们要控制追击范围,严禁超过一英里,也就是1.6公里左右。
而这个距离,其实非常适用目前的战场,因为现在的步兵都是非常有层次感的方阵,追击超过一英里,就容易进入下一个步兵方阵的齐射范围。
拿破仑举着望远镜,眼睁睁的看着他的军队在威灵顿的骑兵面前狼奔豕突。
英军步兵抵近齐射,击退一支法军后,骑兵就上前列阵猛冲,冲到一英里就停下退回护卫步兵两翼,等待步兵下一次迫使法军后提时再进行追击。
就这么齐射骑兵,齐射骑兵的来回短促而凶猛的进攻,法军被打的晕头转向,始终无法找出行之有效的破解方法,伤害在一次次的混乱中,逐渐加大。
看到这一切,不管是拿破仑本人,还是他麾下的将领,甚至是基层军官都感觉到了一股浓浓的帝国末日气息。
无法击退东面的联军就算了,现在竟然连英格兰陆军也打不过了。
拿破仑被逼无奈,只能放弃了主动进攻,来之前制定的半个月内将英军打垮的计划彻底破产。
但随后,拿破仑很快根据现实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利用本地优势切断英军补给线的补充作战计划。
这是很有效的,随着法军在正面对峙,后方进行骚扰的战术开始实施,威灵顿公爵的压力陡然增大。
不过威灵顿公爵却不慌,因为他很清楚,他在这里多抗一天,梅斯南锡一线的反法同盟军就能顺利一天。
他现在的军粮还可以撑一个月,而如果拿破仑在这一个月,巴黎肯定会失守。
时间站在威灵顿公爵这边,所以他压根不在乎法军的断后,拿破仑必定会提前跑路。
“我错怪了约瑟夫,错怪了马塞纳,威灵顿公爵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打败的对手。”
拿破仑这会明白马塞纳在西班牙过的是什么日子了,难怪会损失那么多人。
此时的法兰西皇帝内心焦急无比,他把圣西尔元帅找了过来,“元帅,我必须要返回洛林大区挡住那些该死的敌军,这里我就要交给你了。
不要去主动进攻英格兰人,拖住他们,等到东线胜利后,我自然会来解决他的。”
圣西尔震惊的看着拿破仑,但很快反应过来低下了头,此时的拿破仑已经如同一条快要上天台的赌狗,完全急红眼了。
不但盲目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运气,还碰到什么就把什么当做救命稻草。
你说你到西线来,不就是为了解决英格兰军队,好专注对付东线的嘛。
现在西线打不动,又想着回到东线快速解决兵力更多的反法联军,你搁着反复横跳把下面的兵将当傻小子一样累呢?
拿破仑可能也知道他这安排有点离谱,因此也没继续再说什么,带着一种赶紧逃避的心态,让圣西尔元帅赶紧下去准备的。
第二天傍晚,拿破仑秘密带着老近卫军三个掷弹兵团和青年近卫军两个骑兵团,以及一部分法军,总计两万余人离开了西线,马不停蹄的往东线跑去。
但拿破仑压根就想不到,在他离开东线以后,梅斯南锡这条防线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此时的法兰西经历了处死路易十六之后长达二十一年不间断的战争,其中很多战争都是烈度非常高,动辄要动员几十万军队的大战。
这给法兰西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每年大部分的财富都用到了战场上,连在大革命时期获得土地的良家子中农家庭都开始出现破产潮。
是以此时的法兰西帝国,不但军队处在崩溃的前夜,国家财政和民心,也处在崩溃的前夜。
这种情况下,瘸子塔列朗伯爵等这一派提出的放弃对外战争,放弃大陆封锁,与各国搞好关系休养生息的理论,就变得特别有吸引力。
拿破仑在东线的时候,他还能压住这种情绪,他一走,就靠路易.达武和马尔蒙,根本无法稳住军心,况且他们两个,也不是那么可靠。
更严重的是,军队内部有大量人在谋求后路,他们与塔列朗伯爵勾结到了一起,将拿破仑离开的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了反法联军。
是以拿破仑刚离开,梅斯南锡一线的战斗,就迅速朝着对法兰西极度不利方向前进。
普鲁士布吕歇尔元帅,奥地利的卡尔大公以及李兴泰趁着拿破仑带了七万主力离开的机会,发动了超过二十万人同时进攻的超大规模战役。
三天内法军就损失了超过两万人,丢失重要据点十余个,军心、战心都不稳的他们,直接被压缩了回去。
战场从拿破仑走之前梅斯南锡两城作为法军后方支援基地,变成了梅斯南锡孤城凸在前面成为堡垒。
好好的梅斯南锡会战,一下子就成了梅斯南锡保卫战。
而更大的噩耗来自比利时地区。
覃三覃定洋终于找回了被拿破仑击碎的自信,这个来自广西贵县贵港,穷的荡气回肠的壮家郎十六岁就下了南洋。
他一路刀口舔血,打遍了整个南洋使司,还去过羌塘高原平叛,从一个社会最底层,在四十岁的时候越过最关键的校官到将官的关口,成为了大虞朝的一员少将。
覃三覃定洋领兵打仗的能力如果放到三国体系中来评价,可能也就接近廖化、王平这种档次,但他有个非常大的优点。
那就是他自从军起,一直都是打杂牌军,带杂牌军,管理过南洋各族兵、印度大陆东北的傣、景颇兵,羌塘高原的吐蕃兵和恒河流域的阿三兵,以及葡萄牙志愿兵。
对于如何把一群甚至连语言都沟通困难的乌合之众整合起来,他的经验极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