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倚虎之狐
头戴玉冠身着碧蓝色长袍的夏若云眼下十分兴奋,因为张子真的没骗他。
所有的事情,全部都在朝着对他极有利的方向发展。
而且刚刚他还特意跟自己娘亲说了一声。
娘亲闻言后,也是满心欢喜。
主要是没想到典君明这就动手了!
而且细想之下,此事甚好啊!
因为他可是对那个姚元载动的手。
姚元载什么人,天下一等一的老夫子,多少学生弟子在朝为官或是在野著学。
而且姚元载什么人请来的.
夏听雨!
平日里与姚元载走的最近的又是谁!
夏听雨!!
典君明这就是没把夏听雨放眼里了,平日里一口一个听雨丫头,典叔叔的互相叫着,真到了这种时候,什么都不是!
而且张先生也说了,典君明所为,加快了蜀地崩溃,也让蜀地大乱。
正是行事时!
夏若云反复思量,确实如此,外边大乱,父王手下官员绝大多数本就人心惶惶都害怕被大夏清算想着做点什么,这可不就是机会?
就是王莽
夏若云对这个人实在看不透!
王弗唯闹成那样,但就是不将女儿嫁给自己。
而这行为,在夏若云看来就是完全不打算跟自己站在一起,哪怕张先生说只要天天去找王莽即可。
但是
夏若云捏了捏拳头,想到今日王莽那般不敬自己说自己蠢材之类的话语,不由心生怒气。
抬眼望向大堂内聚集而来官员。
这些人全是支持自己的!
便是张子都跟着自己,你王莽若非手握兵权,你算什么东西!
夏若云反复思量手中眼下拿到的势力,谨慎小心衡量的同时,思虑着典君明攻打过来,到底该做什么的事情。
有一名老臣,也是郭符手下,名叫齐泰,“殿下,郭大人与沈大人怕是来不了了,他二位一直未从王府出来。”
看向齐泰,夏若云稍稍思量后点头:“开始吧。”
齐泰闻言,立马作揖,而后看向众人朗声开口:“诸位。”
闻言,大堂内众人纷纷肃穆,跟各自站好,齐刷刷看向夏若云所在。
夏若云摆了下手:“诸位请坐。”
说着,夏若云开口:“今日请诸位来,大家应该知道是为何。”
一名与齐泰前后的矮个子中年人站起身,看着夏若云:“殿下,典君明的消息可是真的?”
齐泰看向这人:“黄大人,自然是真的!”
名为黄子澄的中年人才要开口。
只见一名儒生站起身:“殿下,臣认为,当下宜静不宜动,遵王爷之令即可。”
那黄子澄闻言,立马说道:“李大人说的这什么话!莫要忘了我们为何在此处!而今那典君明弄什么讨贼檄文,摆明了就是要反王爷,我等怎能什么也不做。”
说罢,看向夏若云:“殿下,眼下当派人去与典君明商谈才是!”
齐泰连忙摆手:“不妥不妥,现在要清楚的一点是,那讨贼檄文,哪个贼,我思来想去,典君明不可能反的是王爷!”
“齐大人的意思是,大郡主?”
有人站起身看向齐泰。
齐泰故作深沉:“典君明此举,在我看来,无非两点,一个是为了自保,毕竟朝廷对我们蜀地官员颇有意见,这一点大家也知道,但苦于我等无法上京,无法自证清白,只能默默受着。而军队那边,典君明应该也与我们一样。再来一点就是,典君明想要对我蜀地拨乱反正!抓了她夏听雨!让蜀王知道,我等才是忠臣,而非她夏听雨!一个害得自己弟弟妹妹烙下残疾的人,如何能继承王位,而且王爷如今这般模样,她夏听雨是主要缘由!”
齐泰扫了眼大堂内众人:“我想,诸位,应当也与我想的一样。”
黄子澄捋了捋胡须:“齐大人说的在理,但是在我看来,还缺了一点,那就是典君明对姚元载跟李子玉下手,恰恰就是证明了他的目标是夏听雨!若是这样,我等更要去接触典君明,互漏心声。届时将夏听雨等祸首一同送给朱晃,我等大功一件啊!”
可这时候,有人皱眉开口:“若是典君明,真就是要造反呢?他挡得住朱晃大军?莫要忘了,漠北几十万大军,西域诸国联军,都挡不住那奇特武器啊。而这样我们在与他接触,朝廷本就对我等有偏见,这.不是更无法说清了?”
齐泰笑道:“若他真是造反,那我等就是阻拦他之人,何来与他接洽了!诸位,可莫要忘了,二殿下在这儿,殿下乃是王位正统继承人,大夏皇族血脉,更为男子!我们所谋划一事,从根本上就是想要向朝廷证明,我们只是被偏见了,因为那么一些人,从而连累了我们。”
黄子澄说道:“自证一事,迫在眉睫!但若是祸首被灭,我等自证更有条件,所以无论典君明是否真要造反,我等皆有应对之法。而且,在我看来,王爷应当也十分意外典君明此举,并且我让人去看了,尧之恩与严颜老将军都已经入王府.”
说到这儿,黄子澄看向夏若云:“殿下,那王莽.”
夏若云看着黄子澄与齐泰,“我之前想不通,但是听了你们两人的话,王莽原来也是这个打算,难怪他调集部队,不加入守军,而只是要那些人藏匿起来,看来,他其实也不确定典君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