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1001章 趁你病,要你命。

第1001章 趁你病,要你命。

檀锦程来了点兴趣,前世他是比较喜欢用高德地图的,但是对于那些花里胡哨的界面是非常不喜的,因此现在高德在他的手上,虽然依旧还是会有广告等等业务,但是界面上却是更加的简洁明了。

高德虽然归于橙子集团旗下,但是在檀锦程的要求下独立性相当之高,实际运营也就是橙子最高层的几名高管能够有一定的干涉,并且在重大决策变化之前还需要经过檀锦程的同意。

说是独立的公司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为了这事儿檀锦程没少被橙子集团的投资者责难,每次开股东电话会议,都有那么几名股东吐槽高德占用着橙子的资源,但是橙子对于高德的运营却无法干涉。

尤其是腾迅,腾迅的地图始终搞不起来,哪怕各种导流都不行,作为橙子集团的大股东,有着一定投票权的小马哥,没少说起这事儿。

不过檀锦程并不理会这些,随便你怎么说,我就听着。

开什么玩笑,这种核心技术怎么可能会给你们,跟着赚赚钱就行了。

简而言之,高德实际还是在檀锦程与成武的控制之下,成武在做什么决定之时,也是直接跟檀锦程对接,陆齐对于这点倒也不在意,他就一门心思搞他的人工智能。

对于子公司的权利,陆齐并没有什么兴趣,这就是技术型高管带来的好处,相比起用财务官当ceo,技术型ceo对于财务数据不会过分的在意,自然也就少了一些非必要的权利斗争。

“哈哈,我们确实是对扩张很谨慎,但是碰上这样的机会肯定不会放过。”

所谓的趁你病,要你命,作为网约车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旗下app全面下架这种机遇,成武哪怕再是谨慎,也不可能放过这个天大的机遇。

虽然知道动不了嘀嘀的基本盘,但能多吃下一点总是好的。

“高德需要的是稳定盈利,并不是盲目的占有网约车市场,我们会在网约车领域做一些投入,但是争取的是细分市场,所以不会用补贴的方式来争取市场。”

“依旧是聚焦于聚合模式,用一定优惠力度吸引一些小平台的加入,另外我们会在高端出行市场做出一些投入,争取在这一块儿抢一抢嘀嘀的业务。”

“老板你看看,我带你去感受一下。”

成武对于檀锦程的支持还是心生感激的,拒绝了阿狸的高德,在整体估值方面肯定是要低一些的,也没有了阿狸系那种超级入口的平台,业务推广要难一些。

但是对于成武来说,这才是他想要的,当初拒绝阿狸接受檀锦程的收购也是基于这一点。

“有新技术推出吗?”

“是的,我们推出了预约导航与出行的一站式服务,另外还在测试ar实景打车模式,这样在用户体验上能够跟嘀嘀区分开来。”

“想法不错,新的互联网生态其实拼的是服务,完全拼价格其实已经很困难了。”

第一代版本的抢市场,是补贴战,xx大战一大堆,但彼时的市场与现在的市场完全不一样,消费者心智也完全不同,如今这个模式确实不行。

各大平台都有了自己的基本盘,很难真正意义的抢下他们的客户,尤其是下沉市场,补贴只要一停就都跑了,没有了资本加持,很难有持续性。

用产品创新的方式,来吸引新的用户才是最终模式。

当然,必要的补贴肯定是不能少的,这两者并不冲突。

“是啊,我们确实是制定了一些补贴政策,来吸引小平台以及司机的加盟,但是并不会开启全面的价格战,像是当年那种打车之争肯定是没有的。”

成武制定的补贴政策主要是面向于司机群体的,用减免佣金的方式来吸引司机的加盟。

“我们无法知道嘀嘀app下架会持续多久,但是既然下架了,那短时间之内就不可能再上架,按照我们的评估,嘀嘀至少半年之内应该是不会上架的,所以我们制定的政策是以半年为基础。”

虽然下架了,也无法注册新的用户,但是用户手里的app依旧还是能用的,一个非常现实的数据就是,哪怕高德已经是除了嘀嘀之外第二大的网约车平台,但截止嘀嘀出事之前市占率也只有5%。

嘀嘀一家占据着90%的市场份额,相当的强势。

资本吧,你说他有战略眼光确实如此,但有些时候也是非常短视的,以嘀嘀目前高达90%的市占率,哪怕是什么都不做,也不可能出现问题的。

结果偏偏要整这么一出。

“以半年时间为例,我们预期的是嘀嘀会至少让出20%至30%左右的市场份额,我们要争取的就是这部分市场份额。”

檀锦程点了点头,嘀嘀目前的日订单大致维持在2500万单以上,覆盖全品类,而高德的日订单量只有200万,算是艰难运行,根本就不赚钱。

之所以还做这个,无非就是收集数据,200万订单对于网约车业务确实是赚不到钱,但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却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也就是说你们计划把日订单量提升到500万左右?”

让出20%至30%左右的市场份额,也就是差不多1000万左右的日订单量,这1000万的日订单高德了没有那个能力全部吃下去。

t3以及某团,对于打车业务也一直虎视眈眈。

说起来王新跟陈维出算是好朋友,但是这两个家伙在对方核心业务上的“背刺”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王新前一天还在跟陈维喝酒,转头第二天就上线打车业务。

陈维也不含糊,立马就上线了外卖业务,一度还搞得有声有色,这一次嘀嘀的上市,募资到的资金其实有一部分就是打算用于以外卖为主的本地服务业务。

“是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日订单量吧,虽然依旧还是不赚钱,但是能够收集到更多的数据用以训练,这点投资还是值得的。”

檀锦程点了点头,确实,这点投入确实是值得的,也符合他的大尉来战略。

在大尉来战略当中,高德地图也是其中重要一环,高德目前执行的是技术领先,稳定盈利的战略,在打车业务方面有限参与,在数据安全方面主动规避风险,独立审查。

在自动驾驶方面重点投入,与车企深度绑定,最终的目标是成为技术服务商与小众出行服务商,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网约车服务平台。

在车企的合作当中,除了尉来,高德目前与宝马,奥迪,奔驰,小朋,闻界以及byd,吉利等等车企都有合作,最终的目标是将这方面的营收提升至50%以上。

一个明显的数据就是高德在营销方面的费用只占营收的10%,而在技术研发投入方面的费用则要占到20%左右,这部分费用与车企合作分摊。

“可以,你的这些方案暂时来说没什么问题,先去做吧,缺钱的话跟我说一声。”

“哈哈,暂时来说我们的资金还是足以支撑这个计划的,说起来还要感谢老板当时的提醒。”

巨量引擎以及檀锦程在嘀嘀身上的股份,主要来自于当初快车与嘀嘀合并之时的残值,而高德地图同样在嘀嘀身上拥有一定的股份,这些都是来自于当初的直接投资。

“这么说来也算是拿着嘀嘀的钱来打嘀嘀了。”

让成林峰上市当日抛掉嘀嘀股权的同时,檀锦程也通知了成武,高德这边也同步都抛掉了,如今高德手握在嘀嘀身上的股权投资现金,用来执行这个计划的前期投入是没有问题的。

“可不是嘛,这种感觉还真是够奇妙的。”

在互联网企业当中,技术派创始人与资本巨头的路线选择,本质上是长期技术价值与短期规模扩张的权衡,成武这样的技术派创始人,与檀锦程这样的资本巨头的合作,要远比阿狸更好。

并非是阿狸的短视,阿狸在投资方面也很有耐心,高德如果并入阿狸旗下同样也能受到重视,但阿狸再怎么重视也不可能如檀锦程这边。

阿狸所有的投资并购,其核心都是为了淘宝以及支付宝而生,檀锦程的投资并购则是基于尉来汽车布局,地图服务商之于车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百度的自动驾驶整了这么多年,最终还是跟吉利成立一家车企,而高德就不存在这种烦恼。

成武很庆幸当初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