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敬民运气好,一回不作数,还是本本分分上班来的踏实。”张桂芳不认同儿子的说法,言语之间就带了些警告意味。
“瞧您说的,我上班很本分,不跟您说了,我得抓紧炒,要不来不及待客了。”母亲固执,唐植桐有心理准备,也不着急,打算后面慢慢劝。
“炒好别忘了给文文妈送些过去。”看着儿子出门,张桂芳在后面叮嘱道。
“好嘞!”唐植桐从谏如流,这几天忙活着搬家、钓鱼,没往椿树胡同那边跑,也不知道叶主任最近有没有按时吃饭,这事最好让小王同学去跟进。
唐植桐在家里一边炒松子,一边将气味薅进空间,颜雄飞那边已经顺着中轴线来到了大石作胡同南口。
“敬民叔!”坐在自行车后座的颜宁宁一眼就看到了胡同口的冰棍箱子,再往后看,赫然是王敬民和一个小姑娘,还有两个姐姐。
“嗯?”敬民先是一愣,待看清是颜宁宁后,喜笑颜开,非常豪气的掀开冰棍箱子,从里面摸出四根小豆冰棍迎了上去:“大哥,大嫂好。请你们吃冰棍!”
静莹在摊位后面看的一愣一愣的,敬民什么时候多了对哥哥嫂子?
“敬民很敞亮嘛,我们不吃,你吃吧。”颜雄飞停下车,从自行车上下来,乐呵呵的跟敬民打招呼,对敬民的印象又好上一分,人不大,但礼貌很到位。
“拿着,叔请你吃!”大人不吃,敬民也不强求,不止塞给颜宁宁一根,还要递给坐在王慧茹自行车前的颜家老二一根。
颜家老二叫颜致远,此刻正坐在初代儿童座椅上看着小豆冰棍流口水,但母亲不发话,他也不好接。
“小远,快谢谢叔叔。”面对王敬民的好意,王慧茹选择接受,帮儿子接过来,让颜致远喊叔叔。
“谢谢酥酥。”颜致远小朋友口齿没有那么清晰,但说的很认真。
“没事,都是长辈该做的!”敬民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逗得颜雄飞和王慧茹哈哈大笑。
虽然气氛很融洽,但静莹身为姐姐还是有些不放心,虽然姐夫说今天有朋友过来温锅,但没说敬民认识,于是一边让凤珍回去报信,一边迎了上去:“敬民,这两位是?”
“哦,我们是唐植桐同志的朋友。你是敬民的姐姐吧?”王慧茹笑着打量一下静莹,看她长相与敬民有三分相似,猜测的问道。
“嗯,我叫王静莹,大嫂好、大哥好。”王静莹一听是姐夫的朋友,遂放下心来,学着敬民的叫法打招呼。
“好,好,真是个好姑娘。宁宁,来,叫姑姑。”王慧茹朝正在吃冰棍的大儿子招招手。
“宁宁?”静莹猛然想起前阵子弟弟回家炫耀自己认了个侄子,可惜要各论各的,结果从叔叔又跌落成了弟弟,于是赶忙摆手:“嫂子,这不合适,我听敬民说过,不是各论各的吗?”
“辈份不能乱。”王慧茹说的很坚定。
各论各的是唐植桐提出的,人家那是出于对宁宁的体谅,可自家为了体现对唐植桐尊重,也不能乱了称呼。
唐植桐从妹妹那得了信儿,放下手中的活迎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了颜雄飞车把上挂的罐头和白酒:“颜哥、嫂子,欢迎欢迎。来就来吧,还带东西,太见外了。”
“第一次上门,总不好空着手。没打扰你们吧?”颜雄飞跟唐植桐握握手,推着自行车就要往唐家走。
“不打扰,您能来,寒舍蓬荜生辉啊!”唐植桐客气的给颜雄飞夫妇指路。
一旁的颜宁宁眼神纠结,迈出去两步,又停下,跟父亲提要求道:“爸,我想在这和敬民叔玩。”
“玩,玩!”坐在初代儿童座椅上的颜致远也不甘示弱,挥动着小胳膊抬头仰望王慧茹。
“凤珍,看好小远。”看王慧茹有些意动,唐植桐主动把照顾孩子的工作交给了大妹,也不忘跟王慧茹解释道:“这是我大妹妹,从小没少带老二,是看孩子的一把好手,把小远放这,嫂子就放心吧。”
“放心,放心。凤珍,小远就麻烦你了。”王慧茹没啥不放心的,老二从小就去托儿所,那里面孩子多老师少,老二能在里面待习惯,更甭这边有好几个半大孩子照顾小远了。
这边刚把颜致远放下,敬民就已经跟颜宁宁打成一片,跟他炫耀昨晚钓鱼的成绩:“大侄子,我昨晚在筒子河钓了四条大鱼,我姐夫厨艺很好,你今天有口福了。”
几个大人笑笑,嘱咐几个孩子不要打架,跟着唐植桐进了唐家的大门。
由于是第一次来唐家,张桂芳与小王同学是第一次见颜雄飞夫妇,几人少不得一番寒暄。
张桂芳也就比颜雄飞大十来岁,却被颜雄飞夫妇一口一个婶子叫着。
唐植桐在一边看着,有些感慨,这种情况在眼下还是比较常见的,穷的人混个辈份高,别说大一辈,很多三岁的小奶娃都能当爷爷。
不过,再下去若干年,同龄人在这方面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同样是80后,有人40岁当爷爷奶奶,有人40岁时孩子才读幼儿园。
客套过后,唐植桐引着颜雄飞夫妇去东厢房落座,两人首次见小两口的两份合影,跟其他人一样震惊,好大一会才缓过来。
两人喝着茶水,吃着炒松子、椰枣、炸桃,听小两口讲着光辉往事,就听见外面传来爽朗的笑声:“小唐在家吧?”
“化工原料公司的孟庆丰经理。”唐植桐从音色上听出是孟庆丰,起身出门之前跟颜雄飞夫妇通报了对方身份。
从东厢房迎出来,唐植桐就看到了手里拎着一挂肉的孟庆丰。
孟庆丰不由分说的将那一挂肉塞到唐植桐手里:“朋友给了一套牛欢喜,听说你厨艺不错,今天正好尝尝你的手艺。”
“哎呀,孟大哥太客气了!”唐植桐跟孟庆丰握了握手,给他介绍起跟自己出来的颜雄飞夫妇。
虽然脸上笑嘻嘻,但唐植桐心里有些犯嘀咕。
孟庆丰带来的牛欢喜很正宗,是母牛身上的一个器官,也是两广老表的最爱,网友亲昵的称其为公牛插座。
在两广的乡间,牛欢喜的地位很高,只有地位高的人才有资格享用,况且眼下的四九城已经极少有鲜肉供应,孟庆丰能带新鲜牛欢喜过来,估计没少费功夫。
怎么着都是孟庆丰的一片好心,唐植桐不反感,只是有一个问题摆在他的面前。
以前只听说过这玩意的名字,真没上手做过,这玩意可咋吃?总不能让敬民吹着玩吧?